行巧的近義詞
[mark_b]
行巧的相關詞: 行包、行風、行款、行都、行紀、行在、行用、行爐、行權、行成
[/mark_b]
行巧的意思:取巧。
行巧的拼音:[ xíng qiǎo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行獵:xínglièㄒㄧㄥˊㄌㄧㄝˋ行獵[hunt;gohunting]游獵;打獵
【第2句】:行都:行都,在首都之外另設的一個都城,以備必要時政府暫駐。舊時皇帝(出行時)所在處(非法定首都),皇帝必定在此。南宋建炎三年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為行都,稱“東都”。紹興元年(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今杭州市)作為“行在”,紹興八年正式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
【第3句】:行風:【第1句】:指采用某種措施來教育感化。
【第4句】:行爐:高鳳琴,女,漢族,1972年9月出生,湖北蘄春人,1996年10月參加工作,200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1996年7月畢業于塔里木農墾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現任輪臺縣精神文明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主任科員。
【第5句】:行參:行參,拼音是xíngcān,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行參見問候之禮。
【第6句】:行劫:進行搶劫:攔路~。
【第7句】:行成:商議求和。
【第8句】:行權:【第1句】:改變常規,權宜行事。《公羊傳·桓公十一年》:“權者,反於經然后有善者也……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唐 李翱《帝王所尚問》:“是文與忠、敬,皆非帝王之所尚,乃帝王之所以合變而行權者也。”清 蔣士銓《桂枝霜·完忠》:“保骨肉,行權可矣!”
【第9句】:行行:【第1句】: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宋 張孝祥《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陳毅《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迢迢赴 延安。”
【第10句】:行殿:【拼音】:xíngdiàn【注音】:ㄒㄧㄥˊㄉㄧㄢˋ(1).可以移動的宮殿。指一種安穩的大車。晉法顯《佛國記》:“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馀,狀如行殿。”《北史·宇文愷傳》:“造觀風行殿,上容衛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2).猶行宮。唐李昂《戚夫人楚舞歌》:“風花菡萏落轅門,云雨徘徊入行殿。”元馮子振《鸚鵡曲·松林》:“山圍行殿周遭住,萬里客看牧羊父。”
【第11句】:行紀:猶行程。唐 司空圖《江行》詩之一:“行紀添新夢,羇愁甚往年;何時 京洛 路,馬上見人煙。”
【第12句】:行吧:行,xíng,háng,hàng,héng,hèng,從彳(chi)從亍(chu),人之步趨也。本義:路。彳,小步也;亍,步止也。象形字,本義:道路。同本義〖road〗行,道也。——《說文》行有死人。——《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豳風·七月》又如:行葦(路旁蘆葦);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直排為行,橫排為列〖line;row〗左右陳行,戒我師旅。——《詩·大雅·常武》
【第13句】:行在:讀音:xíngzài,也稱行在所。詳細釋義(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3)走在。
【第14句】:行步:行步指行走。《禮記·經解》:“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
【第15句】:行用:動用;使用。《管子·地圖》:“不敢蔽賢有私,行用貨財,供給軍之求索。”郭沫若 等集校:“'行用’猶動用或移用。”《宋史·律歷志一》:“昭素(吳昭素)、瑩(徐瑩)二歷,以 建隆 癸亥以來二十四年氣朔驗之,頗為切準。復對驗二歷,惟 昭素 歷氣朔稍均,可以行用。”鄒魯《中國同盟會》:“惟軍需浩繁,軍事用票,只能行用于軍隊權力所及之地,其與外國交涉,仍須用實銀。”
行巧造句:
【第1句】:奧巴馬中東行巧逢伊戰十周年。
【第2句】:如發現面板有黑色斑點時,業主應要求施工人員進行巧妙套裁避開斑點,使飾面美觀。
【第3句】:白隼捕食獵物時雄鳥和雌鳥可以進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鳥突然飛進巖鴿棲息的洞穴中,將它們驅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
行巧的詩句:
【第1句】:上國新行巧樣花《贈建寧妓唐玉》
【第2句】:不禁橫行巧擠排《交韻秦會之題墨梅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