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恨的近義詞
[mark_b]
愧恨的相關詞: 愧荷、愧赧、愧對、愧心、愧悔、愧惕、愧怍、愧為、愧疚、愧殺
[/mark_b]
愧恨的意思:愧恨,指因羞愧而自恨。如:內心深自愧恨。
愧恨的拼音:[ kuì hè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愧惶:羞慚不安。
【第2句】:愧惕:羞慚而知所戒懼。
【第3句】:愧心:羞慚之心。《左傳·昭公二十年》:“其祝史薦信,無愧心矣。”
【第4句】:愧赧:愧赧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kuìnǎn,基本意思是因羞愧而臉紅。
【第5句】:愧荷:愧荷,是謂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拼音kuìhé,注音ㄎㄨㄟˋㄏㄜˊ。
【第6句】:愧疚:愧疚,指感覺對不起他人,很歉疚;很慚愧。慚愧不安
【第7句】:愧殺:拼音:kuìShā詞性:形容詞表示慚愧.多出現于明清話本小說中.一作"愧煞".同'愧煞’,意為很慚愧。老舍《想北平》一文中有“美國包著紙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第8句】:愧悔:羞愧悔恨:~不及。提起這些事,~難言。
【第9句】:愧怍:愧怍,拼音是kuìzuò,指慚愧;羞愧。引申為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
【第10句】:愧恨:愧恨,指因羞愧而自恨。如:內心深自愧恨。
【第11句】:愧痛:詞目:愧痛拼音:kuìtòng注音:ㄎㄨㄟˋㄊㄨㄙˋ解釋:慚愧而痛心。例句: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曾文清:(步到老人面前,愧痛地連叫著)爹,爹!我錯了,我錯了。”
【第12句】:愧汗:愧汗,指羞愧得冒出了汗,形容羞愧至極。語出袁桷《絡馬圖》:“愧汗絕足追奔塵。”
【第13句】:愧色:愧色,漢語詞匯。拼音:kuìsè釋義:指羞愧的臉色。如:毫不愧色。
【第14句】:愧灼:謂因羞慚而臉上發燙。極言慚愧之意。
【第15句】:愧謝:謂對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并示感謝。
愧恨造句:
【第1句】:李三思又是愧恨又是憤怒,自己真的是圖樣圖森破了,居然指望這種惡霸無賴講信用?昨日挨了打的那三位仆人對李三思不住踢打。
【第2句】:葉亦凡伸出手來,在何倩兒的粉頰上擦著濕潤的淚水,現在他已然知曉了自己是真的想多了對不住美女,心中那是極為的愧恨的。
【第3句】:此節未及呈于殿下,而為元熙窺察,愧恨何及。
【第4句】:從此以后,三春愧恨難當,整天唉聲嘆氣,自怨自恨,隱身于虎穴瀑之后,再也沒有臉面見人。
【第5句】:眼里都是數不盡的愧恨和內疚啊。
【第6句】:然而因種種你們所認為的正當理由分別,到再一次重復是的后悔乃至于愧恨。
【第7句】:徐明輝心中愧恨,但是手機已經被大媽藏了起來,要是要不回來了,在一想因為六餅事件的原因,沈琳又開始冷戰了,估計留言也沒用,徐明輝只好遺憾的離開。
【第8句】:如凡此時又開始愧恨了,暗想:每次禍是自己闖的,麻煩卻總是爹爹擔著。
【第9句】: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愧恨的詩句:
【第1句】:愧恨去不睹《送劉郎中知廣德軍》
【第2句】:愧恨當初錯《點絳唇·秀色氤氳》
【第3句】:愧恨無能徙《考試當涂次池陽崎嶇山行石多可愛因用袁席之》
【第4句】:重見秋風愧恨多《感秋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