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生的近義詞
[mark_b]
禮生的相關詞: 禮貌、禮帽、禮賢、禮至、禮券、禮律、禮教、禮讓、禮金、禮臺
[/mark_b]
禮生的意思:司禮者。舊時常以稱祭祀時在旁提唱起、跪、叩首之儀者。
禮生的拼音:[ lǐ shē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禮數:基本信息詞目:禮數讀音:lǐshù基本解釋【第1句】:禮節;禮貌的等級污了禮數,怕人笑話。——曹雪芹《紅樓夢》【第2句】:禮義的等級。
【第2句】:禮錢:是作為禮物致獻的意思。
【第3句】:禮檢:指合乎禮儀的品行
【第4句】:禮貌:禮貌,是指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意念和行為,是言談舉止對別人尊重與友好的體現。
【第5句】:禮園:指修習禮儀之處。
【第6句】:禮至:lǐzhìㄌㄧˇㄓㄧˋ禮至(禮至)古樂章名。漢荀悅《漢紀·惠帝紀》:“皇帝入廟門,奏《禮至》,以為行步之節,猶古《采薺》、《肆夏》也。”按,《漢書·禮樂志》、《宋書·樂志一》、《北史·儒林傳下·何妥》“禮至”均作“永至”。朱起鳳認為“永至”之“永”為“禮”之形訛。參閱《辭通》卷十六。
【第7句】:禮堂:禮堂,指舉行典禮或集會的廳堂。
【第8句】:禮金:作為禮物的現金。
【第9句】:禮律:謂禮法與刑律。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以君經緯禮律,為民規儀。”晉葛洪《抱樸子·仁明》:“制禮律以肅風教。”《南史·梁紀上·武帝》:“以公禮律兼修,刑德備舉。哀矜折獄,罔不用情。”宋蘇轍《代張公安道乞致仕表》:“敢緣禮律之舊,力丐筋骸之馀。”《清史稿·禮志一》:“若《皇朝三通》、《大清會典》,其經緯禮律,尤見本原。”
【第10句】:禮券:禮券,lǐquàn,詞語,是用以代物所使用的一種促銷手段。
【第11句】:禮花:在盛大節日的晚上為表示慶祝而放的焰火。
【第12句】:禮讓:禮貌地謙讓:互相~。在人行橫道處,機動車應~行人。
【第13句】:禮帽:跟禮服相配的帽子。
【第14句】:禮賢:禮賢,漢語詞匯。拼音:lǐxián釋義:【第1句】:禮遇賢者。【第2句】:北京大興區禮賢鎮
【第15句】:禮餼:禮餼(禮餼)清魏源《圣武記》卷六:“我使臣過境時,邊臣以察罕汗命,厚致禮餼,以兵護行。”
禮生造句:
【第1句】:過程中,你可以看見身穿暗紫色的禪衣禮生,陪引主祭正獻官等虔敬行禮。
【第2句】:原來那人是宛平縣學從南冒考落第的一個秀才,只因北京城地廣人稠,館地難找,便學了這樁儐相禮生的生意糊口。
【第3句】:請再給我們送兩禮生啤酒來。
【第4句】:議長禮生已經同意,也按照下議院決議賦予他的權力,采取了必要的步驟。
【第5句】:學童由舞生習起,之后可升為樂生、禮生。
【第6句】:研究結果除了顯示受禮生及導師對此次成*禮活動的肯定外,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本校明年再次舉辦成*禮活動及他校之參考。
【第7句】:造句網-造句大全,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哦!
【第8句】:活動現場,眾禮生按歷史記載,行傳統三獻禮,帛醴敬獻,恭頌祝文。
【第9句】:接著是一齊跪下聽祭文,祭文由禮生誦讀。
【第10句】:每次都出庭聽證的趙霞父親趙禮生,得知本案順利進入審訊后,感激流淚,更多番代趙霞及其兒子與控方律師Welch握手道謝。
【第11句】:祭典上的禮生通常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是小學童們的最高目標。
【第12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禮生出席并致辭,市級老同志鞏志鈞、王本年出席儀式。
【第13句】:萬紫千紅更新氣象,希望猶然重生,清風細雨沐浴時節,夢想在心底重生,勤勤懇懇努力工作,成功在眼前重生,洗禮生活的憂傷,幸福在瞬間重生,復活節,愿好運與你相聚,快樂享受美好。
禮生的詩句:
【第1句】:禮生不昧《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第2句】:見客禮生疎《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