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布”的成語大全(86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布袋里老鴉、斗米尺布、興云布雨等含“布”的成語86個,其中“布”開頭的19個,“布”結尾的20個,“布”在中間的4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布”開頭的成語
【第1句】:布袋里老鴉[bù dài lǐ lǎo yā]
【解釋】比喻雖然活著,但象死了一樣。
【出處】清·瞿灝《通俗編·禽魚》:“欽山邃曰:'布袋里老鴉,雖活如死。”
【第2句】:布帛菽粟[bù bó shū sù]
【解釋】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出處】漢·晁錯《論貴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長于時,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薄端问贰こ填U傳》:“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示例】對于勝利了的人民,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樣地不可以須臾離開的東西。 ——毛澤東《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
【第3句】:布德施恩[bù dé shī ēn]
【解釋】布、施:給與。把恩德給與別人。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則為你積功累行隊功厚,布德施恩神天祐?!?/p>
【第4句】:布衣芒屩[bù yī máng juē]
【解釋】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出處】元·無名氏《范張雞黍》第四折:“多謝你荊州太守漢循良,舉薦我布衣芒屩到朝堂?!?/p>
【第5句】:布衣蔬食[bù yī shū shí]
【解釋】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漢書·王吉傳》:“吉儉家居,亦布衣蔬食?!?/p>
【示例】家君在此數年,布衣蔬食,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第6句】:布被瓦器[bù bèi wǎ qì]
【解釋】布縫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檢樸。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良傳》:“(王良)在位恭儉,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p>
【示例】上幸其府,見秉布被瓦器,食則魚餐,嘆曰:'雖楚之二龔不能過也。’ ——晉·袁宏《后漢記·光武帝紀六》
【第7句】:布衣糲食[bù yī lì shí]
【解釋】形容生活清苦。同“布衣蔬食”。
【出處】唐·房魯《上節度使書》:“其愧非愧,布衣糲食,僮饑蹇驢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p>
【示例】[鄭介夫]以剛直名天下。晚居福清,自號一指居士,布衣糲食,而雜植華木于舍傍,觴詠自適。 ——宋·陸游《書二公事》
【第8句】:布衣之交[bù yī zhī jiāo]
【解釋】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出處】《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君游。”
【示例】寡人聞君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交。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
【第9句】:布衣雄世[bù yī xióng shì]
【解釋】布衣:平民。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人世間的英雄。
【出處】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敏慧》:“袁紹稱鄭玄以布衣雄世。”
【第10句】:布裙荊釵[bù qún jīng chāi]
【解釋】粗布做的裙,荊條做的釵。舊時形容貧家女子服飾儉樸。
【出處】南朝·宋·虞通之《為江敩讓尚公主表》:“年近將冠,皆已有室,荊釵布裙,足得成禮。”宋·周惲《清波雜志·陶谷》:“有善謀者,選籍中艷麗,詐為驛卒孀女,布裙荊釵,日擁彗于庭?!?/p>
【第11句】:布衣之雄[bù yī zhī xióng]
【解釋】布衣:舊指百姓;雄:英雄。平庸的領袖。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五年》:“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p>
【第12句】:布衣黔首[bù yī qián shǒu]
【解釋】布衣:封建時代平民的別稱;黔首:戰國及秦代對人民的稱謂。古代指一般百姓。
【出處】《史記·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p>
【示例】如更遷延,陷身叛逆,一掛刑書,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 ——《隋書·皇甫誕傳》
【第13句】:布衣韋帶[布衣韋帶]
【解釋】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出處】《漢書·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
【示例】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韋帶。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第14句】:布衣疏食[bù yī shū shí]
【解釋】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p>
【第15句】:布颿無恙[bù fān wú yàng]
【解釋】颿,同“帆”。比喻旅途平安。同“布帆無恙”。
【第16句】:布帆無恙[bù fán wú yàng]
【解釋】比喻旅途平安。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示例】霜杪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唐·李白《秋下荊門》
【第17句】:布天蓋地[bù tiān gài dì]
【解釋】形容數量極多,散布面極廣。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雪越下越緊,布天蓋地一片茫茫。”
【第18句】:布鼓雷門[bù gǔ léi mén]
【解釋】布鼓: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浙江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出處】《漢書·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p>
【示例】酒酣耳熱莫狂歌,布鼓雷門須縮手。 ——宋·朱熹《次張彥輔賞梅韻》
【第19句】:布襪青鞋[bù wà qīng xié]
【解釋】原指平民的服裝。舊時比喻隱士的生活。同“青鞋布襪”。
【出處】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十八回:“玳安二十七歲,長面無須,穿青夾襖、藍綿布褲、布襪青鞋;孝哥上穿藍布綿襖、青布夾褲、青云頭鞋?!?/p>
“布”結尾的成語
【第1句】:斗米尺布[dǒu mǐ chǐ bù]
【解釋】指少量的糧食與布匹。
【出處】明·袁宏道《碧暉上人修凈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識面貌,每日以沉湎為工課。凡所得斗米尺布,盡以沽酒?!?/p>
【第2句】:星列棋布[xīng liè qí bù]
【解釋】列:羅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云布?!?/p>
【第3句】:瓜剖棋布[guā pōu qí bù]
【解釋】如瓜剖分,如棋分布。比喻區分布局,職司有序。
【出處】宋·葉適《經總制錢一》:“州縣之所趁辦者,本不過數條,瓜剖棋布,皆以分隸,一州則通判掌之,一路則提點獄督之?!?/p>
【第4句】:彤云密布[tóng yún mì bù]
【解釋】彤云:彤是紅色的意思,有時指紅霞;有時指下雪前均勻密布的陰云。很厚的云層布滿天空,預示著大雪即將來臨。
【出處】《詩經·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示例】彤云密布,冷霧繽紛。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九回
【第5句】:陰云密布[yīn yún mì bù]
【解釋】濃厚的云層或空氣中的大量的煙塵遮蔽天日。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將近一鼓時分,聽半空風響,陰云密布,黑霧迷空,把一輪明月遮掩。”
【示例】在淞滬會戰激烈進行之際,中國北方也是陰云密布,戰火熊熊。 ——馬輅《國共和談演義》第十六回
【第6句】:星羅棋布[xīng luó qí bù]
【解釋】羅:羅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云布?!?/p>
【示例】到了晚上,那電氣燈,自來火,星羅棋布,照耀得徹夜通明,光輝如同白晝。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五回
【第7句】:陰霾密布[yīn mái mì bù]
【解釋】濃厚的云層或空氣中的大量的煙塵遮蔽天日。比喻形勢險惡。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六回:“將近一鼓時分,聽半空風響,陰云密布,黑霧迷空,把一輪明月遮掩?!?/p>
【第8句】:釵荊裙布[chāi jīng qún bù]
【解釋】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梁鴻妻孟光,荊釵布裙?!?/p>
【示例】因薛姨媽看見邢岫煙生得端雅穩重,且家道貧寒,是個釵荊裙布的女兒,便欲說給薛蟠為妻。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
【第9句】:星羅云布[xīng luó yún bù]
【解釋】猶星羅棋布。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出處】漢·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云布。”
【示例】地寶天花,星羅云布。 ——唐·盧照鄰《益州長史胡樹禮為亡女造畫贊》
【第10句】:風起云布[fēng qǐ yún bù]
【解釋】布:展開,鋪開。大風起來,烏云密布。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9卷:“眾知嫗即羅真人也,于是見處焚香以告焉,俄而,風起云布,微雨已至?!?/p>
【第11句】:諦分審布[dì fēn shěn bù]
【解釋】仔細察看分布狀況。
【出處】宋·秦觀《奇兵》:“奕者之斗棋也,諦分審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p>
【第12句】:拖麻拽布[tuō má zhuài bù]
【解釋】指戴孝。舊時,長輩喪亡,幼輩要披麻衣系白布。
【出處】元·鄭庭玉《楚昭王疏者下船》第四折:“貧窮富貴輪回至,積攢下這萬萬貫資財一分也不使。只為折陪口含錢,干折了拖麻拽布子?!?/p>
【示例】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誰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
【第13句】:斗粟尺布[dǒu sù chǐ bù]
【解釋】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
【出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煮豆燃箕,謂其相害;斗粟尺布,譏其不容?!?/p>
【第14句】:任人擺布[rèn rén bǎi bù]
【解釋】聽憑別人操縱處置。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糖葫蘆裝作不知,任他擺布?!?/p>
【示例】面對強大的勢力,她只有任人擺布了。
【第15句】:切切此布[qiè qiè cǐ bù]
【解釋】舊時布告末尾的套語。
【出處】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黎元洪被迫下臺》:“本使為維持地方安寧計,決不能稍示姑容,仰商民人等,各安生業,勿得輕聽謠言,自相驚擾,切切此布!”
【示例】以上三章,如有違反者,嚼殺無赦,管叫它血濺十尺,片骨無存。切切此布! ——王蒙《成語新編·狐假虎威》
【第16句】:枝流葉布[zhī liú yè bù]
【解釋】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廣。同“枝布葉分”。
【出處】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公諱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蓋秦將李信之后,孝武大將軍廣之胄也。枝流葉布,家于茲土。”
【第17句】:引繩棋布[yǐn shéng qí bù]
【解釋】形容縱橫整齊。
【出處】宋·蘇軾《故龍圖閣學士滕公墓志銘》:“廬舍道巷,引繩棋布?!?/p>
【第18句】:遮羞布[zhē xiū bù]
【解釋】系在腰間遮蓋下身的布。借指用來掩蓋羞恥的事物。
【出處】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其實她沒什么好怕的,別說身上還有塊遮羞布,就是一絲不掛,再眼尖的觀眾也看不著什么?!?/p>
【示例】他老是拿文明兩字來當他行為的遮羞布。
【第19句】:荊釵裙布[jīng chāi qún bù]
【解釋】荊:灌木名;釵:婦女的發飾。荊枝為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簡陋寒素。
【出處】明·范受益《尋親記·剖面》:“荊釵裙布,還有甚嬌嬈?”
【第20句】:發憤展布[fā fèn zhǎn bù]
【解釋】發憤:下決心,立志;展:伸展;布:展開;展布:施展才能、抱負。發奮振作,施展才能。
【出處】康有為《大同書》戍部第一章:“則一現女身,縱天地予以奇才,無復有發憤展布之日,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p>
“布”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興云布雨[xīng yún bù yǔ]
【解釋】布:施。興起云,布下雨。比喻神怪法術高明。
【出處】明·無名氏《南極登山》第二折:“小圣東海龍神是也,奉上帝敕令,管領著江河淮濟,溪洞潭淵,興云布雨,降福消災,濟渡眾生。”
【第2句】:棋布星羅[qí bù xīng luó]
【解釋】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羅列。形容多而密集。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內市日期》:“但內府二十四監棋布星羅,所設工匠廚役隸人圉人,以及諸珰僮奴家屬,不下數十萬人?!?/p>
【示例】遠水近山,高坡大衢,洋房密如櫛比,棋布星羅,風景歧異。 ——鄭觀應《盛世危言·交涉》
【第3句】:云布雨潤[yún bù yǔ rùn]
【解釋】比喻教化遠播。
【出處】《宋書·夷蠻傳·訶羅駝國》:“敷演正法,云布雨潤?!?/p>
【第4句】:季布一諾[jì bù yī nuò]
【解釋】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示例】昔聶政一言而破面自決,季布一諾而千金不移。 ——明·陸采《明珠記·吐衷》
【第5句】:旗布星峙[qí bù xīng zhì]
【解釋】猶言星羅棋布。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出處】漢·王粲《游海賦》:“若夫長洲別島,旗布星峙。”
【第6句】:脫粟布被[tuō sù bù bèi]
【解釋】吃粗米,蓋布被。形容生活儉樸或生活艱苦。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何用故人富貴為,脫粟布被,我自有之。”
【第7句】:猢猻入布袋[hú sūn rù bù dài]
【解釋】猢猻:猴子。猴子進了口袋。比喻行動失去約束。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曰:'恁么即學人歸堂去也?!瘞熢唬?猢猻入布袋。’”
【第8句】:尺布斗粟[chǐ bù dǒu sù]
【解釋】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數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
【出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p>
【示例】至若淮南遷蜀而死,天子聞尺布斗粟之謠,輒食甚哀。 ——明·趙弼《酆都報應錄》
【第9句】:拽布拖麻[zhuāi bù tuō má]
【解釋】穿孝服,服喪事。猶言披麻戴孝。
【出處】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澆茶,只索淺土兒權時葬下。”
【示例】倘或間掩命掩黃沙,則將這衫兒半壁匣蓋上搭。哎!兒也,便當你香鶊啼,拽布拖麻。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
【第10句】:棋布錯峙[qí bù cuò zhì]
【解釋】指如對弈雙方所著棋子般交錯對峙。
【出處】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錯峙,務使相仇。”
【第11句】:裙布釵荊[qún bù chāi jīng]
【解釋】釵:婦女的發飾;荊:灌木名。荊枝為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簡陋寒素。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散發歸林》:“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釵荊之貧婦。”
【示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裙布釵荊,任是村妝希罕?!?/p>
【第12句】:衣不布體[yī bù bù tǐ]
【解釋】布:鋪開。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出處】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母兄乞丐以供資養。衣不布體,食無充腸,幼學三年不蒙師訓?!?/p>
【第13句】:抱布貿絲[bào bù mào sī]
【解釋】布:古代一種貨幣;貿:買賣。帶了錢,來買絲。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進行商品交易。
【出處】《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p>
【示例】今羞無語自沉吟,咫尺相思萬里心。抱布貿絲君亦誤,知音盡付七弦琴。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
【第14句】:敬布腹心[jìng bù fù xīn]
【解釋】敬:恭敬;布:闡述、表述;腹心:比喻誠意。至誠的話。舊時表示恭敬謹慎地陳述自己內心深處的話。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實圖之?!?/p>
【示例】敬布腹心,伏惟鑒燭。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
【第15句】:善言暖于布帛[shàn yán nuǎn yú bù bó]
【解釋】好話比衣服還溫暖。形容有益的語言能給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出處】《荀子·榮辱》:“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p>
【第16句】:裙布荊釵[qún bù jīng chāi]
【解釋】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同“釵荊裙布”。
【出處】明·柯丹邱《荊釵記·議親》:“貢元乃豐衣足食之家,老身乃裙布荊釵之婦?!?/p>
【示例】梁鴻之妻裙布荊釵,也稱得賢女。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
【第17句】:造謀布阱[zào móu bù jǐng]
【解釋】指設計陷害。阱,同宑。
【出處】明·劉若愚《酌中志·逆賢羽翼紀略》:“其戕害楊左諸人,造謀布阱,實由外延線索,歷歷有據?!?/p>
【第18句】:推誠布公[tuī chéng bù gōng]
【解釋】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示例】爾二人自任閣事,推誠布公,不唯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 ——《清史稿·伊桑阿傳》
【第19句】:張設布列[zhāng shè bù liè]
【解釋】指陳設安排
【出處】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序》:“此言其張設布列不易者也?!?/p>
【第20句】:芒屩布衣[máng juē bù yī]
【解釋】屩:麻草鞋。穿著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在瓛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p>
【第21句】:滌穢布新[dí huì bù xīn]
【解釋】清除陳舊的,建立新的。
【出處】黃遠庸《新劇雜論》:“比來大江以南,盛行新劇,竟以現身說法,滌穢布新,甚美甚善?!?/p>
【第22句】:荊釵布裙[jīng chāi bù qún]
【解釋】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出處】南朝·宋·虞通之《為江敩讓尚公主表》:“年近將冠,皆已有室,荊釵布裙,足得成禮。”
【示例】況荊釵布裙者未必能安于荊釵布裙也,與其后悔,莫若無成。 ——清·沈復《浮生六記·坎坷記愁》
【第23句】:椎髻布衣[zhuī jì bù yī]
【解釋】椎形發髻,布制衣服。指婦女樸素的服飾。
【出處】《后漢書·梁鴻傳》:“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p>
【第24句】:青鞋布襪[qīng xié bù wà]
【解釋】原指平民的服裝。舊時比喻隱士的生活。
【出處】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p>
【示例】某則不然,青鞋布襪,即日行矣。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第25句】:施仁布恩[shī rén bù ēn]
【解釋】給人以仁德和恩惠。
【出處】明·無名氏《太平宴》頭折:“劉皇叔施仁布恩,愛惜軍卒養下民?!?/p>
【第26句】:拽布披麻[zhuài bù pī má]
【解釋】穿孝服,服喪事。猶言披麻戴孝。
【出處】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筑墳臺?!?/p>
【第27句】:枝布葉分[zhī bù yè fēn]
【解釋】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廣。
【出處】《左傳·隱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穎達疏:“子孫繁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別,故其流至于百姓萬姓。”
【第28句】:韋褲布被[wéi kù bù bèi]
【解釋】韋:熟皮叫韋,生皮稱革。熟皮作褲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節儉。
【出處】《后漢書·祭尊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韋褲布被,夫人裳不加緣。帝以是重焉。”
【第29句】:推誠布信[tuī chéng bù xìn]
【解釋】誠:真心;信:信義。拿出真心,廣布信義。即以真心信義待人。
【出處】《周書·于翼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p>
【示例】《辛昂傳》:“昂推誠布信,甚得夷獠歡心?!?/p>
【第30句】:云布雨施[yún bù yǔ shī]
【解釋】比喻遍布。
【出處】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緣陵流澤,云布雨施?!北敝堋も仔拧度氯杖A林園馬射賦》:“上則云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p>
【示例】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上則云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p>
【第31句】:荊釵布襖[jīng chāi bù ǎo]
【解釋】荊:灌木名;釵:婦女的發飾。荊枝為釵,粗布為衣。形容婦女裝束簡陋寒素。
【出處】元·汪元享《朝天子·歸田》曲:“妻從儉荊釵布襖,子甘貧陋巷簞瓢。”
【第32句】:除穢布新[chú huì bù xīn]
【解釋】猶言除舊布新。
【出處】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一》:“孛星者,惡氣所生,或謂之慧星,張為周分。其后世祖都洛陽,除穢布新之象?!?/p>
【第33句】:蔬食布衣[shū shí bù yī]
【解釋】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出處】《梁書·張嵊傳》:“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p>
【第34句】:行兵布陣[xíng bīng bù zhèn]
【解釋】指揮軍隊,布置陣勢。
【出處】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回:“有一將,名繼業,人號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韜三略,無不精通,行兵列陣,玄妙莫測,乃智勇兼全之士?!?/p>
【示例】老僧有兵書一冊,內有傳槍之法,并行兵布陣妙用。今贈與令郎,用心溫習。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
【第35句】:發憲布令[fā xiàn bù lìng]
【解釋】猶發號施令。
【出處】《墨子·尚同下》:“試用家君發憲布令其家。”
【第36句】:施恩布德[shī ēn bù dé]
【解釋】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楔子:“他為甚施仁布德,也則要博一個孝子和賢妻?!?/p>
【示例】明·無名氏《魏征改詔》第一折:“我言語可使無虛謬,不脫空,元帥你施恩布德可便相知重?!?/p>
【第37句】:施仁布德[shī rén bù dé]
【解釋】指實行仁義,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楔子:“他為甚施仁布德,也則要博一個孝子和賢妻?!?/p>
【示例】明·無名氏《貧富興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里有仗義疏財發好心,不由人雨淚紛紛?!?/p>
【第38句】:排兵布陣[pái bīng bù zhèn]
【解釋】指排列隊伍,擺列戰斗陣勢。亦引申指安排、布置事情。
【出處】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武藝精熟智量能,排兵布陣顯威風?!痹o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p>
【示例】安老爺、安太太便在這邊暗暗的排兵布陣,舅太太便在那邊密密的引線穿針。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
【第39句】:開誠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p>
【示例】上頭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時時接見商人,與商人開誠布公,聯絡一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第40句】:棋布星陳[qí bù xīng chén]
【解釋】形容多而密集。同“棋布星羅”。
【出處】清·慕天顏《請開海疏禁》:“雖蜀道漸開,楚江咸順,而貔貅之眾,棋布星陳,資餉甚殷,所在告急?!?/p>
【第41句】:葛巾布袍[gé jīn bù páo]
【解釋】葛巾:用葛布做的頭巾。戴葛布頭巾穿粗布衣服。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干葛巾布袍,駕一只小舟,徑到周瑜寨中。”
【第42句】:敢布腹心[gǎn bù fù xīn]
【解釋】敢:謙詞,表示自己很冒昧;布:闡述、表述;腹心:比喻誠意。至誠的話。舊時表示恭敬謹慎地陳述自己內心深處的話。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實圖之?!?/p>
【示例】西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若君不忘厲、宣、桓、武,不絕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敢望也。敢布腹心?!?/p>
【第43句】:施仁布澤[shī rén bù zé]
【解釋】給人以仁德和恩惠。
【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十三出:“馮商的,馮商的,積功累德;馮商的,馮商的,施仁布澤。”
【第44句】:造謀布穽[zào móu bù yán]
【解釋】指設計陷害。
【第45句】:除舊布新[chú jiù bù xīn]
【解釋】布:安排,開展。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出處】《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p>
【示例】除舊布新識君意,爛爛一星光射人。 ——清·黃遵憲《西鄉星歌》
【第46句】:發號布令[fā hào bù lìng]
【解釋】發:發布;號:號令;布:發布;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出處】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第47句】:韋布匹夫[wéi bù pǐ fū]
【解釋】韋布:韋帶布衣,指粗陋之服;匹夫:平民。泛指普通百姓。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托婢傳情》:“小生乃草萊下士,韋布匹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