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擾”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兒憐瘦擾、兵戈擾攘等含“擾”的成語16個,其中“擾”結尾的成語10個,“擾”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擾”結尾的成語【第1句】:兒憐瘦擾[ér lián shòu rǎo]
【解釋】像小孩一樣加以撫愛,像野獸一樣加以馴化。
【出處】宋·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兒憐瘦擾,卒俾來臣。”
【第2句】:繁劇紛擾[fán jù fēn rǎo]
【解釋】繁劇:極其繁雜;紛擾:紛亂干擾。極其繁雜而紛亂的干擾。
【出處】宋·蘇洵《養才》:“坐之于繁劇紛擾之中而不亂。”
【第3句】:膠膠擾擾[jiǎo jiǎo rǎo rǎo]
【解釋】膠膠:動亂的樣子;擾擾:紛亂的樣子。紛擾、動亂,難以安寧。
【出處】《莊子·天道》:“堯曰:'膠膠擾擾乎?’”
【示例】機械相乘,得失倚伏,膠膠擾擾,將伊于胡底乎?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
【第4句】:庸人自擾[yōng rén zì rǎo]
【解釋】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示例】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門口停下,背對著鄭成功,警告似地說:“不要庸人自擾。” ——華而實《漢衣冠》三
【第5句】:江翻海擾[jiāng fān hǎi rǎo]
【解釋】猶江翻海沸。形容水勢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聲勢壯大。
【出處】清·無名氏《陸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擾,鼠偷狗盜,大劫何日了?”
【第6句】:四方云擾[sì fāng yún rǎo]
【解釋】擾:擾亂,紛擾。指天下紛亂,如同烏云翻涌。形容局勢動蕩不安,到處騷亂。
【出處】《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今漢室傾危,四方云擾,孤承父兄余業,思有桓文之功。”
【示例】方今天下大亂,四方云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
【第7句】:紛紛擾擾[fēn fēn rǎo rǎo]
【解釋】凌亂的樣子。也形容思緒紛亂。
【出處】宋·司馬光《與王安石書》:“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內起京師,外周四海,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屬。”
【示例】邸中紛紛擾擾。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
【第8句】:兒憐獸擾[ér lián shòu rǎo]
【解釋】憐:憐愛;擾:馴順。像小孩兒那樣惹人憐愛,像牲畜那樣馴順。
【出處】宋·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兒憐獸擾,卒俾來臣。”
【第9句】:自相驚擾[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釋】自己人互相驚動,引起騷亂。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示例】希望我全體人民,一律安居樂業,切勿輕信謠言,自相驚擾。切切此布。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
【第10句】:世事紛擾[shì shì fēn rǎo]
【解釋】紛擾:紛亂。形容社會情況混亂。
【出處】《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今世事紛擾,復有瓦解之勢矣。”
【示例】人間世事紛擾多詐,人心險惡,你好好地保重吧,我去了。 ——二月河《雍正皇帝》一○二
“擾”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兵戈擾攘[bīng gē rǎo rǎng]
【解釋】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蕩混亂。
【出處】《后漢書·馮衍傳下》:“遭擾攘之時,值兵革之際。”
【示例】那老母原是兵戈擾攘中看見殺兒掠女,掠壞了再蘇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第2句】:意擾心煩[yì rǎo xīn fán]
【解釋】心思煩亂,不知怎樣才好。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引起:“遇著個不賢之婦,今日要衣裳,明日要首飾,少柴沒米,稱醬打油,激聒得你眼花撩亂,意擾心煩。”
【第3句】:云擾幅裂[yún rǎo fú liè]
【解釋】比喻社會動亂,四分五裂。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四》:“少陵意謂天寶離亂,四方云擾幅裂,人物歲歲俱災。”
【第4句】:世擾俗亂[shì rǎo sú luàn]
【解釋】社會騷亂,風氣敗壞。
【出處】漢·王充《論衡·治期》:“世擾俗亂,災害不絕,遂以破國亡身滅嗣。”
【第5句】:生事擾民[shēng shì rǎo mín]
【解釋】制造事端,擾亂民眾。指故意尋釁鬧事,侵害人民。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八回:“那班倚勢作威的小人,都要生事擾民。”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8回:“那班倚勢作威的小人,都要生事擾民。”
【第6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解釋】庸人:平庸的人;擾之:自己擾亂自己。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示例】南村野史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卓哉斯言也。 ——明·陶宗儀《輟耕錄·松江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