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宥”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三殺三宥、一再則宥,三則不赦等含“宥”的成語5個,其中“宥”結尾的成語1個,“宥”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宥”結尾的成語【第1句】:三殺三宥[sān shā sān yòu]
【解釋】宥:赦罪。形容斷案慎重。
【出處】宋·蘇軾《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瘓蛟唬?宥之三?!侍煜挛犯尢請谭ㄖ畧?,而樂堯用刑之寬。”
“宥”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一再則宥,三則不赦[yī zài zé yòu,sān zé bù shè]
【解釋】一再:第【第1句】:二次;宥:寬容。第【第1句】:第二次可以寬容,再三違犯就不能赦免了。
【出處】《管子·立政》:“一再則宥,三則不赦?!?/p>
【第2句】:十世宥之[shí shì yòu zhī]
【解釋】宥:赦罪。指為國立下功績的人,其千百年后,還要饒恕其犯罪的子孫。
【出處】《左傳·成公十五年》:“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
【示例】固宜世祚大帥,遂荒西土,長為籓鎮,誓以河山,后裔縱有欒黡之汰,猶當十世宥之。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七回
【第3句】:原宥海涵[yuán yǒu hǎi hán]
【解釋】宥:寬宥,赦罪;原宥:原諒而寬赦其罪;海涵:形容人的肚量大。原諒寬赦其罪,不去計較。
【出處】《后漢書·陳蕃傳》:“蕃因朝會,固理膺等,請加原宥,升之爵任?!?/p>
【示例】量宏意美,原宥海涵,刻毒嫉妒,吵鬧難堪。 ——《閨訓千字文》
【第4句】:赦過宥罪[shè guò yòu zuì]
【解釋】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
【出處】《易·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示例】思所以議獄緩死,赦過宥罪,庶因大變,與之更始。 ——《晉書·孝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