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巒”的成語(10個)
本文整理了迭嶂層巒、重巒復嶂等含“巒”的成語10個,其中“巒”結尾的成語3個,“巒”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巒”結尾的成語【第1句】:迭嶂層巒[dié zhàng céng luán]
【解釋】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迭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第2句】:疊嶂層巒[dié zhàng céng luán]
【解釋】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疊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第3句】:疊嶺層巒[dié lǐng céng luán]
【解釋】疊:重疊;層:重復,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走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疊嶺層巒險峻山。”
“巒”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重巒復嶂[chóng luán fù zhàng]
【解釋】形容山嶺重重疊疊,連綿不斷。同“重巒疊嶂”。
【出處】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回:“看那山勢,雖不比梁山廣,卻也險峻,周圍重巒復嶂,只有山前一條大路。”
【第2句】:重巒疊巘[chóng luán dié yǎn]
【解釋】形容山嶺重重疊疊,連綿不斷。同“重巒疊嶂”。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漯水》:“其山(雁門山)重巒疊巘,霞舉云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
【第3句】:層巒迭嶂[céng luán dié zhàng]
【解釋】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迭:重復,一層加上一層。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迭。
【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此則層巒迭嶂,與江勢爭雄峭。
【示例】層巒迭嶂,山深林密。 ——鄧子恢《閩西暴動與紅十二軍》
【第4句】:層巒疊嶂[céng luán dié zhàng]
【解釋】層巒:山連著山;迭障:許多高險的象屏障一樣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出處】宋·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檐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近者數十里,遠者數百里,爭奇競秀。”
【示例】層巒疊嶂,出沒翠濤。 ——明·袁宏道《西洞庭》
【第5句】:重巒迭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解釋】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出處】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迭嶂何孱顏。”
【示例】仲武登陴死守,日宿于戍樓,夜尚燒燭為友人畫重巒迭嶂,筆墨安祥,意氣生動,識者服其膽略。 ——明·張岱《家傳·附傳》
【第6句】:重巒疊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解釋】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出處】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示例】仲武登陴死守,日宿于戍樓,夜尚燒燭為友人畫重巒疊嶂,筆墨安祥,意氣生動,識者服其膽略。 ——明·張岱《家傳·附傳》
【第7句】:重巒迭巘[chóng luán dié yǎn]
【解釋】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同“重巒迭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