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扒”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扒耳搔腮、吊拷繃扒、繃扒吊拷等含“扒”的成語11個,其中“扒”開頭的成語3個,“扒”結(jié)尾的成語3個,“扒”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扒”開頭的成語【第1句】:扒耳搔腮[pá ěr sāo sāi]
【解釋】形容焦急而又無可?a href='.com/baike/224/2801【第47句】:html' target='_blank' >魏巍?/p>
【出處】魯迅《華蓋集續(xù)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于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第2句】:扒拉不開[bā lā bù kāi]
【解釋】扒拉:用手指頭快速移動。不能如意安排或運動。
【示例】他扒拉不開家里的錢,只好拆東補西。
【第3句】:扒高踩低[bā gāo cǎi dī]
【解釋】比喻對上奉承攀附,對下欺侮壓制。
【出處】《中國民間故事選·叛徒李四一》:“[李四一]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扒”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吊拷繃扒[diào kǎo bēng bā]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則我這身上罪何日開除?腹中冤向誰訴與?被他人混賴了我孩兒,更陷我毒殺夫主。吃不過吊拷繃扒,撞不著清廉官府。”
【示例】有他娘子將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問,吊拷繃扒,打的小人受不過,只得屈招了。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
【第2句】:吊拷棚扒[diào kǎo péng bā]
【解釋】吊:懸掛;拷:拷打;扒:脫掉。把人繩綁吊起,剝?nèi)ヒ路?yán)刑拷打。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由你由你,既待舍死忘生,怕什么吊拷棚扒。”
【第3句】:吊拷掤扒[diào kǎo bēng bā]
【解釋】用繩索捆綁身體,吊起來拷打。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由你由你,既待舍死忘生,怕什么吊拷掤扒。”
【示例】他將你孩兒拖到官中,受盡三推六問,吊拷掤扒。 ——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扒”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繃扒吊拷[bēng bā diào kǎo]
【解釋】古代的一種刑罰。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繃:捆綁。扒:脫掉。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若經(jīng)官發(fā)落,這繃扒吊拷要樁樁兒捱過。”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無聰明正直的心腹,盡都是那繃扒吊拷的招狀。”
【示例】他把繃扒吊拷般般用,情節(jié)根由細細窮,那其間枯皮朽骨難禁痛,少不得從實攀供。 ——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
【第2句】:揪心扒肝[jiū xīn bā gān]
【解釋】指人極度焦慮,異常擔(dān)憂。
【示例】遇到揪心扒肝的事情也不要亂了方寸。
【第3句】:掤扒吊拷[bīng bā diào kǎo]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同“繃扒吊拷”。
【出處】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張云)他敢怎的你。(唱)他將你掤扒吊栲施呈盡。(旦兒云)呸!我是他的夫人,他敢怎么的我?”
【第4句】:吃里扒外[chī lǐ pá wài]
【解釋】接受這一方面的好處,卻為那一方面賣力。也指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告訴對方。
【出處】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備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風(fēng)漏水,叫韓老六跑了。”
【示例】他吃里扒外,出賣公司機密給競爭對手。
【第5句】:棚扒吊拷[péng bā diào kǎo]
【解釋】扒:脫掉;吊:懸掛;拷:拷打。把人繩綁吊起,剝?nèi)ヒ路?yán)刑拷打。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備受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