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相的近義詞
[mark_b]
圣相的相關詞: 圣靈、圣體、圣餐、圣職、圣騎、圣油、圣旦、圣衣、圣歌、圣所
[/mark_b]
圣相的意思:指具有最高德智的輔佐者。最初見于《晏子春秋》中,被晏子用來指稱孔子。其詞為先秦王道思想的體現:荀子曰:“得圣臣者帝。若舜、禹、伊尹、周公,皆圣臣也。”圣相、圣臣亦即一意也。
圣相的拼音:[ shèng xiā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圣躬:圣躬,讀音shènggōng,漢語詞語,指圣體,亦代指皇帝。
【第2句】:圣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圣人”。這個詞語最初出于對“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完美的。但后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黃老列莊;儒家的堯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認的。在先秦古代圣人一詞非儒家專有。所謂“圣人”,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為王之徳,德行遍處施行。《說文解字》曰:“圣者,通也。《邶風》:「母氏圣善。」傳云:圣、叡也。《小雅》:「或圣或不。」傳云:「人有通圣者。有不能者。」《周禮》:「六德敎萬民。智仁圣義忠和。」注云:「圣通而先識。」《洪范》曰「睿作圣。凡一事精通、亦得謂之圣。」按:耳順之謂圣。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在中國,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學術造詣高深者,稱圣人。圣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諸子百家之書籍。有的宗教專門通過一定的儀式加封圣人,但也有的圣人直接被大眾尊奉為圣人。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圣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伊斯蘭教、古巴的桑特里亞教中都有圣人。一些新紀元運動的人也將圣人的概念結合入他們的信仰。
【第3句】:圣旨:圣旨,是指中國封建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今常用于比喻,假傳圣旨。圣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制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云瑞鶴,富麗堂皇。圣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志。作為歷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圣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第4句】:圣油:圣油也稱為圣膏油,記載在圣經出埃及記30章22-25節,原料是主要有:500舍客勒(約6千克)的沒藥,一半數量(約3千克)的香肉桂,250舍客勒(約3千克)的菖蒲,500舍客勒(約6千克)的桂皮,和一欣(約4升)的橄欖油。
【第5句】:圣體:【第1句】:舊指封建國家皇帝的身體。
【第6句】:圣諭:圣諭,漢語詞匯。釋義:【第1句】:指皇帝訓誡臣下的詔令或語言。【第2句】:.指教會根據教義所作的告誡性宣傳。出自清·曹寅《三月六日登鼓樓看花》。拼音:shèngyù
【第7句】:圣子:【第1句】:超凡入圣的兒子或登帝位的兒子。
【第8句】:圣所:圣所〔shengsuo〕:Thisisliterallya“holyplace”,aplacesetapart。圣所,又叫外殿,內面長四十肘(60')、寬二十肘(30')、高三十肘(45')。裏面一切圣物和圣器都是用精金造的或包上精金。甚至墻、天花板、和地板,都貼上精金。周圍的墻上,都刻著基路伯、棕樹、和初開的花,又用寶石裝飾(列王記上6:18,29;歷代志下3:5-7)。圣所內的圣物有十個燈臺,右邊五個、左邊五個。又有十張陳設餅桌子,也是右邊五張、左邊五張。最后有一個金香壇擺放在至圣所門前。
【第9句】:圣職:《圣職》是晽少創作的網絡小說,發表于起點網。
【第10句】:圣歌:《圣歌》,是一款魔幻戰爭手機網游,玩家在游戲中扮演率領一方軍隊的城主,在魔族入侵人類大陸的末世大戰中力挽狂瀾,拯救人類命運。
【第11句】:圣域:圣域指某一人群特有的生活方式、宗教習俗、自尊心、禁忌或語言等等的文化傳統根基韻綜合。
【第12句】:圣餐:基督教(新教)的一種宗教儀式。禮拜時,教徒們分食少量的面餅和葡萄酒,表示紀念耶穌。傳說耶穌受難前夕與門徒聚餐時,曾以面餅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體和血液,分給門徒們吃。
【第13句】:圣殿:錫克教的禮拜場所。
【第14句】:圣旦:指天子的誕辰。
【第15句】:圣靈:神靈。
圣相造句:
【第1句】:仁、義、智、勇、潔,此是用“五德”與乾隆皇帝的敷文、奮武、孝慈、神圣相呼應。
【第2句】:關于當初我怎么會被魏德圣相中,坊間流傳著許多版本。
【第3句】:此校訂版及由他傳來的此篇相關圣相一并附呈。
【第4句】:鮑泰良獲得體育類單張一等獎劉嵩獲得肖像類單張二等獎儲永志獲得自然類單張一等獎蔡圣相獲得長期項目類組照三等獎。
【第5句】:過大門,石板漫道筆直通達,遙望舜帝圣相,頓生敬意兩側雪松葉綠枝展,拴馬石獅左右相嬉,古樸靈犀形神各異。
【第6句】:在北宋歷史上,“圣相”李沆的身后,還有王旦、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一個個彪炳史冊的名字。
【第7句】: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歲時伏謁,恭讀如儀,不敢泄漏。
【第8句】:按理說,扳倒了一代權奸,又經歷三代君主的圣圣相因、勵精圖治,國家理應蒸蒸日上才是。
【第9句】:正因為有如幻的凡圣,所以我們還要認真發心修行,破迷開悟,轉凡成圣,方可解脫成佛又因為實有的凡圣永無,所以我們又要不取凡圣相。
【第10句】:“中興圣相”,而據曾國藩遺訓,曾家后人鮮有從政者。
【第11句】:盧廣、儲永志、陳榮輝、鮑泰良、劉嵩和蔡圣相獲獎。
【第12句】: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凡圣相通的。
【第13句】:“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實千古圣圣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第14句】:曾國藩無疑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
【第15句】:臣伏從山草,痛心傷臆!誠以漢興以來,三百余年,賢圣相繼,十有八主,豈無阿乳之恩?豈忘爵賞之寵?然上畏天威,俯案經典,知義不可,故不封也。
圣相的詩句:
【第1句】:實負圣相知《責躬詩》
【第2句】:賢圣相期黃卷裹《次韻林吉甫游天宮》
【第3句】:君王神圣相伊周《吏隱堂為鄭參議題》
【第4句】:賢圣相《煉丹砂 景金本注云,一首本名浪淘沙 贈西》
【第5句】:千圣相逢到頂休《述詩》
【第6句】:圣相雖明察《責躬詩》
【第7句】:酒圣相從又一中《和趙生二首》
【第8句】:古圣相傳只此心《鵝湖示同志》
【第9句】:圣圣相承倚時棟《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第10句】:千圣相承惟道一《孟子·禹湯文武周公》
【第11句】:帝得圣相相曰度《韓碑》
【第12句】:裴度只今真圣相《書事十絕》
【第13句】:賢圣相逢信有因《鷓鴣天·賢圣相逢信有因》
【第14句】:圣相仍曾一日來《和方宗教鼓山韻》
【第15句】:明圣相逢運半千《代上時相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