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氣的近義詞
[mark_b]
素氣的相關詞: 素俎、素馨、素手、素志、素質、素女、素絲、素食、素菜、素意
[/mark_b]
素氣的意思:素氣,漢語詞語,讀作“sùqì”,指白色霧氣,迷茫的白光,亦指平素的體氣。
素氣的拼音:[ sù qì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素菜:菜肴流派之一。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筍,菌類,藻類和干鮮果品等植物性原料烹制得菜肴。素菜以其食用對象分為寺院素菜,宮廷素菜,民間素菜。素菜的特征主要有:時鮮為主,清爽素凈;花色繁多,制作考究;富含營養,健身療疾。
【第2句】:素馨:灌木花(拉丁學名:jasminumgrandiflorum),高1-4米。小枝圓柱形,具棱或溝。葉對生,花序中間之花的梗明顯短于周圍之花的梗;花芳香;花萼無毛,裂片錐狀線形,果未見。花期8-10月。產于云南、四川、西藏及喜馬拉雅地區。生石灰巖山地,海拔約1800米。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本種花芳香而美麗,常栽培供觀賞。
【第3句】:素俎:古代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白木制的禮器。
【第4句】:素食:素食是一種不食肉、家禽、海鮮等動物產品的飲食方式,有時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一些嚴格素食者極端排斥動物產品,不使用那些來自于動物的產品,也不從事與殺生有關的職業。現代社會中,素食者越來越多,素食人群也趨年輕化。素食主義不再是一種宗教和教條,素食者也沒有道德優越感,選擇素食只是選擇了一種有益于自身健康、尊重其他生命、愛護環境、合乎自然規律的飲食習慣,素食已經逐漸成為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第5句】:素絲:素絲,本色的絲;白絲。
【第6句】:素壁:sùbìㄙㄨˋㄅㄧˋ素壁白色的墻壁、山壁、石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澧水》:“﹝嵩梁山﹞高峯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爐。”南朝梁江淹《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素壁丹墀,實隆家貴。”唐盧綸《蕭常侍癭柏亭歌》:“攢甍鬭栱無斤跡,根癭聯懸同素壁。”《宣和畫譜·郭熙》:“至攄發胸臆,則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巉絕,峰巒秀起。”明文徵明《題畫》詩:“就中妙解誰應識,萬里云煙開素壁。”
【第7句】:素淡:素淡,指素凈淡雅;清淡。見清·沉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時但見滿室鮮衣,蕓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
【第8句】:素絹:素絹,讀音是sùjuàn,漢語詞匯,解釋為白絹。
【第9句】:素女:【第1句】:傳說中古代神女。與黃帝同時。或言其善于弦歌。
【第10句】:素來:素來,常作書面語,是向來,一向的意思,形容一直保持著不變的事。
【第11句】:素潔:素凈潔白:池中的白蓮花是那么的~、雅致。
【第12句】:素質:素質,是后天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素質的高低不以人種而劃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質高的人和素質低的人。人的素質的高低:就是相比較而言,人天生的生理元素和思維元素的多少,以及,后天培養的生理組織的健康程度和思維系統的健全程度。具體的理論敘述請參看山東.濟南卜繁琪先生的《素質教育初論》一書。禮儀之邦,首先講的是道德,其次素質。區分道德和素質是很重要的,道德、德行(即人的善惡)是人的先天品質,而素質是后天形成的。素質高的人不一定道德品質高,素質低的人也不一定道德品質低,一個把辦公室收拾得干凈整潔的人可能在領導面前造謠生事。一個隨地吐痰,滿口粗話的人可能在你旅途最困難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兩者并不完全關聯。衡量一個民族,素質和道德也必須分開考量,混為一談是很愚蠢的行徑。
【第13句】:素材:作者從社會生活中搜集起來,未經集中、提煉和加工的文藝創作的原始材料。
【第14句】:素手:素手,讀音為sushou,漢語詞語,解釋為潔白的手,詩詞作品中多指女性的手。
【第15句】:素意:平素的意愿。
素氣造句:
【第1句】:白色茶幾,白色的電視柜,米黃色的地板,白色的石膏房頂,米黃色的門,整體給人一種素氣淡雅的感覺。
【第2句】:城墻的四周看不到樹木,只是清一色的暗灰色山石,顯得格外素氣。
【第3句】:他指著何素,何素氣的鼻子差點沒歪了。
【第4句】:方法:采用博萊霉素氣管內注入法復制大鼠IPF模型。
【第5句】:氧化汞加熱時,可得到脫燃素氣,這種氣體使蠟燭燃燒得更明亮,還能幫助呼吸。
【第6句】:白素氣得嬌軀顫抖,突然疾步踏出,就欲動手,不過卻給韓捷拉住。
【第7句】:到了聚會上,錢菲菲打扮得很光彩化著濃妝,穿的很性感,而肖悅卻穿的很素氣但是依然很有風采,雖然是淡妝但是絲毫不輸給錢菲菲。
【第8句】:介紹了一種新型小像素氣體電離室陣列探測器的結構、性能指標。
素氣的詩句:
【第1句】:金鼎自疑三素氣《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