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的近義詞
[mark_b]
土著的相關詞: 土風、土鱉、土層、土著、土方、土糞、土產、土穴、土木、土物
[/mark_b]
土著的意思: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土著的拼音:[ tǔ zhù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土紙:靠手工制成的紙。
【第2句】:土鱉:地鱉的通稱。
【第3句】:土窯:【第1句】:窯洞。
【第4句】:土壩:由土、砂或石塊構成主體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構成壩心的壩。
【第5句】:土木:土木,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語出《國語·晉語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勝,臣懼其不安人也。”
【第6句】:土糞:用糞尿攙上干草、垃圾等堆制而成的農家肥料。
【第7句】:土坎:土坎,指土墩。亦稱“土坎子”,用土修筑而成的臺階狀東西。
【第8句】:土壤: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
【第9句】:土味:土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甘味。
【第10句】:土塊:成疙瘩或成團塊的泥土。
【第11句】:土層:土地的表層。在母質之上的土壤層,在其中發生土壤形成自然過程,在良好發育的土壤中,這一土壤層變得與其母質大不相同并包括A和B層位(solum)。
【第12句】:土方:(1)(名)挖土、填土、運輸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計算,有時也簡稱土方。(2)(名)(土方兒)民間流行的藥方。
【第13句】:土產:土產,指某地出產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農副業產品和手工業產品。語出《元史·世祖紀九》:“江南四省應辦軍需,宜量民力,勿強以土產所無。”
【第14句】:土著: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第15句】:土風:(1).鄉土歌謠或樂曲。出自《左傳·成公九年》(2).當地的風俗。出自晉袁宏《后漢紀·明帝紀上》
土著造句:
【第1句】:“土著說”和“外來說”成為了學術界在嶺南諸族族源問題上爭論的焦點,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為了這個領城新的亮點。
【第2句】:阿留申族一個美洲土著民族,居住在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西南部的沿海地區。阿留申族在文化和語言方面與愛斯基摩人有聯系。
【第3句】:他們是土著居民,按照法定的權利是害人蟲。
【第4句】:人們認為想要仍多少廢物就扔多少是他們天生的權利,就像當年那些幸運地撈獲了大量牡蠣的土著美洲人一樣,吃完一個牡蠣就能把殼隨手往后一扔。
【第5句】:博物館內珍藏的器皿、石畫和石雕,使我們了解了古代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
【第6句】:自此,許多土著聚居地都有所發展。
【第7句】:智利,康賽普西翁:游行示威人群在支持馬普切族土著民囚犯的絕食抗議活動中,走在一面巨大的馬普切族旗幟之下。
【第8句】:由于季節氣候類型的改變,土著人發現當地的植被類型也在發生著變化,這一現象導致本已困難的謀生之道雪上加霜。
【第9句】:他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土著居住區附近生活的,他的父母是擔任主持和傳教工作的虔誠的福音教教徒,有時候會在土著人社區工作。
【第10句】:據信,刀鋒怪并不是阿喀戎修羅場真正的土著居民,而是遷徙到這塊充滿敵意的土地上來并興旺起來的移民。造句網整理
【第11句】:土著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和赫哲族,其他少數民族還有朝鮮族、回族、柯爾克孜族等。
【第12句】:這些暫時的隱藏處通常是土著居民在嚴寒的北美人的北極圈。
【第13句】:他們兩都穿著橡膠靴,身上沾著褐色的泥點,看著像土著居民。
【第14句】:其次可能是原始的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他們有著黑人的面貌特征和束狀的鬈曲頭發。
【第15句】:該封面照展示了其北部要塞濃郁的本土文化,一名土著少年,臉上抹著泥,正在外面水坑游泳。
土著的詩句:
【第1句】:土著避鄉井《丁亥紀蜀百韻》
【第2句】:土著青松那可擬《又次王恭叔韻》
【第3句】:編氓土著簽不足《皇夫嘆》
【第4句】:土著坐受窮《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第5句】:流民土著兩紛紛《富池鎮上感懷》
【第6句】:千里山川無土著《契丹帳》
【第7句】:帝憐塵土著冰姿《臨江仙·雙荔堂前呼大撇》
【第8句】:遠近無土著《耕樂軒》
【第9句】:金陵土著多蒙賴《寄上金陵馬右丞》
【第10句】:土著還力農《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