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文化的嬗變趨勢分析
【3051】中國行政文化的嬗變趨勢分析
(尚水利著,時事出版社,20萬字,2015年10月第1版,56元)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沒有對行政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就難以實現行政管理中的“善治”。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變革,行政文化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這種變化集中體現在六個方面:從管理型文化向服務型文化的轉變;從物本文化向人本文化的轉變;從“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轉變;從職權文化向職責文化的轉變;從“官本位”文化向“民本位”文化的轉變;從保密文化向透明文化的轉變。而貫穿于這六大變革之中的核心價值觀為行政正義。
○中國古代行政文化精華與糟粕并存,既有統一性、嚴密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失天下”的民本思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功利觀念,“過猶不及”“與時偕行”的變易思想,“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的反專制思想等。同時又具有專制性、封閉性和保守性的特點,表現為:封閉不開放;神秘而缺乏透明度;重形式而輕效率;重人治而輕法治;重權威而輕民主;追求等級而不尚平等;注重治國經驗而忽略制度研究和機構設計。
○有權力必有責任這是一個鐵的定律。
○管理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以效率為目標;以政府為本位;以管理為要務。
○新公共服務理論:服務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戰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服務于公民而不是顧客;責任并不簡單;重視人而不只是生產率;超越企業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事務。
○服務型政府:以服務為宗旨,以公民為本位,法治政府,責任政府。
○人類本性的三個維度:自然性、社會性、尊嚴與自由性。
○人不是天使,所以需要政府。
○官本位四點內涵:權力至上的理念;唯上是從的理念;官員至上的價值理念;敬官、畏官的社會心理。
○正義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2017年4月9日上午11:40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