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3695】201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李平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2.5萬字,2018年1月第1版,89元)
△共8部分:①總報告;②經濟增長與經濟預測篇;③宏觀政策與供給側改革篇;④財政與金融篇;⑤消費、投資與進出口形勢分析篇;⑥市場價格與收入分配篇;⑦新經濟、新動能篇;⑧附錄。
○十九大報告對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有兩個表述最重要:“①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長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②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經濟體系,有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現代金融體系:①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基本導向;②應當優化結構;③應當是市場導向的;④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⑤有效監管;⑥積極開展國際貨幣政策協調。
○貨幣供給體系調整直接依賴于財政體系調整,依賴于新常態下的整體宏觀管理體系和政策目標轉型,而不是單一的貨幣或財政體系的改革。
○工業增長的政策建議:①持續深化供給側改革,不斷完善去產能機制;②大力激發投資活力,促進工業有效投資;③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形成新動能。
○提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①要著力形成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黨政管理人才三支隊伍。②完善考核評價體系;③積極推動組織創新;④綜合應用激勵政策、引導型政策、協調型政策推進創新驅動。
○據專家測算,到2020年中國將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等收入國家行列。
○地緣政治摩擦頻發;全球經濟結構失衡嚴重,主要經濟體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弱化、高債務、高杠桿的運行模式給全球金融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波動風險。
○高質量、高品質、個性化、特色化消費漸成趨勢。
○數字經濟成為增長、轉型、就業新動能,數字經濟通過虛實結合,成為穩定的重要力量。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加速化、融合化、數據化、全球化。
○預計經濟增速在6.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