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作品分析
【介紹】:
法國哲學家,實證主義*哲學和社會學的創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實證哲學教程》、《實證政治體系》、《實證宗教教義問答》、《主觀的綜合》等。
孔德企圖把哲學和科學、社會和政治、宗教和道德等等各個方面的思想理論“綜合”為一個統一的體系,叫做“實證主義”理論。其中,他把哲學作為基礎,把政治作為目的。他說實證主義是一種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哲學。他所謂的實在、有用的實證知識,純粹是關于現象范圍之內的東西的知識。他認為我們關于現象的知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我們既不知道任何事實的本質,也不知道其現實的產生方式。我們所知的僅僅是一個事實同另一個事實彼此前后相續或相似的關系,這些關系是不變的。這種將現象結合在一起的不變的相似以及將它們結合為前件和后件的連續,稱之為現象的實際規律。他所說的“現象”,并不是客觀事物的現象,而是主觀的感覺經驗,至于客觀事物的本質,他說人們是不可知的。孔德聲稱自己“發現了一條偉大的根本規律”——人類智力發展的規律。他認為,由于智力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因而它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這條規律的內容是:人類智力和社會的發展必然經過三個階段,即“神學階段,又名虛構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又名抽象階段;科學階段,又名實證階段”。孔德是第一個使用“社會學”名詞的人。他把社會學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他認為,社會起源于人的本能,而人的本能就是人的感情;說人類的進步實質上就是人類固有的道德和理智品質的進化,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理性。他由智力發展必經三階段的思想,推論出社會發展必經的三階段論:軍事階段、過渡階段、工業階段。孔德宣揚“普遍的愛”,企圖在天主教、基督教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宗教,即“人道教”。
孔德的哲學思想對現代資產階級哲學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代西方兩大哲學思潮之一的實證主義或科學主義就來自孔德。他的社會學也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的主要來源。現代西方的心理學派、生物學派都淵源于孔德。孔德創立的實證主義對現代派文學藝術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現代派的整個文藝觀,就是建立在否認外在世界的真實性、主張藝術脫離它的客觀對象的基礎上的。他們把自我、精神、內心感覺、體驗提到唯一的“存在”和“真實”的地位。象征主義*強調感官效能,未來主義*鼓吹“現代感覺”、“心境的迸發性”,表現主義*提倡“內心指揮感覺”等等,同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