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自信復興共創輝煌
中國崛起自信復興共創輝煌
一、中國崛起更開放自信
世界已進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一批新興大國正在崛起,中國這個發展中國也正在崛起。近年來,亞洲的發展正在拉動國際關系的重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世界大變,中國發展舉世矚目。中國的崛起正在推動世界變化和人類社會進步。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2000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額為4743億美元,2010年猛增至近3萬億美元,十年來增長6倍,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在國際金融危險的沖擊中,“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經受嚴峻考驗,增長領先全球,成為全球經濟運行的火車頭,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邁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011年1月19日胡錦濤主席與美國奧巴馬總統在華盛頓會談,就中美關系的重點方向和合作重點達成重要共識。實現中美共同發展,有益于世界和平。世界輿論認為:中美關系的重新定位對全世界具有重要意義,中美無疑是21世紀的主角。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潮流,開啟中美伙伴合作是順應時代的歷史性選擇。中國向世界展示一個“正在崛起,更加開放和更加自信”的形象,讓世界更加美好。詩曰:
中國崛起自信聲
中國崛起唱春風,自信形象滿春庭。
經濟增長爭領先,開放戰略推太平。
和平發展共贏慶,理解溝通對話誠。
中美握手合作應,時代潮流和諧聲。
二、把握科學發展主題
“十一五”時期,中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創造了新的輝煌。在治國理政中,緊緊抓住:沉著堅定、奮力開拓,萬眾一心、多難興邦,以人為本、心系人民,總攬風云、化解矛盾,永葆本色、堅如磐石,藍圖繪就、沖鋒號響等六項執政要務,審時度勢,確保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目標奮力前進!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嚴重自然災害的襲擊,嚴峻考驗著中國前進的步伐。“十一五”時期,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超過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000美元,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糧食總產量達到54641萬噸,比上年增長2.9%,連續7年增產;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投資與消費較快增長,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社會建設成就顯著;人民生活提升;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亮相世界,中國與世界文明交相輝映,推進全球和平發展;我國國防力量顯著增加,各兵種保衛祖國的信息化能力增強,適應國防現代化的需要,航天事業躍居世界第三位,神舟七號和探月二號工程順利實現;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經濟明顯增長,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動;人民共和國60周年和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闊步前進屹立在世界東方。詩曰:
正道滄桑風雷騰
駭浪驚濤危機經,自然災害突襲生。
前進步伐風光景,全面發展民生升。
面向世界辦奧運,文明和諧倡和平。
世博亞運交輝映,闊步前進中國聲。
三、博智多謀善斷
“十一五”時期,黨中央總攬全局,準確把握經濟脈搏,聽取各方意見,博智、多謀、善斷,調控從“防過熱、防通脹”到“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貨幣政策從“穩健”到“從緊”,確保中國經濟列車平穩較快運行。中央果斷靈活應對,推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和實現“V”反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長足發展。詩曰:
復興之路牢記心
改革開放三十載,人民共和六十年。
中國特色本色顯,巍然屹立東方歡。
抓住機遇智力取,嶄新篇章復興緣。
五項建設齊頭戰,高舉旗幟科學先。
四、認清基本國情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決定了必須推進科學發展。“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有望超過38萬億元,較2005年翻一番多。詩曰:
破浪之舟萬里征
把握形勢方向明,中國航船破浪行。
總攬全局攀升勁,增長民生穩定登。
過熱通脹從緊治,穩健決策果斷生。
基本國情復興夢,聚精會神喜氣騰。
五、擴內需、拉消費
“十一五”時期,黨中央決策部署,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積極推進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大自主創新,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五年,堅持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海峽兩岸到北部灣,從天津濱海新區到重慶兩江新區,區域發展布局加快。詩曰:
自主創新萬象春
擴大內需扶農民,拉動消費依國人。
自主創新道路寬,振興規劃轉變新。
統籌兼顧長松勁,全面協調持續論。
東南西北碩果結,城鄉一體全球伸。
六、改革攻堅
改革攻堅是指全面免除農業稅,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各領域;成品油稅費改革,增值稅轉型改革,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鞏固統一戰線,民主政治展現旺盛生命力。香港和澳門的繁榮,實踐證明“一國兩制”的成功。詩曰:
改革攻堅系人民
改革攻堅破浪沖,科學民主鳴鼓攻。
幸福安康人民頌,就業分配瑞氣融。
生態文明減排令,循環經濟低碳功。
富國強軍保家重,“一國兩制”共繁榮。
七、風雨同舟、凝聚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強地震、舟曲災害,牽動著黨中央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心,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中國人民,風雨同舟、民族精神、信心勇氣,凝聚起強大力量。汶川重建,提前一年基本完成。災難、考驗、頑強、戰勝,人民寫出了壯麗詩篇。詩曰:
風雨同舟精神先
萬眾一心抗災齊,多難興邦英雄氣。
汶川玉樹力量奇,舟曲不屈拔山力。
風雨同舟萬世基,百折不撓堅挺立。
頑強拼搏化險移,壯麗詩篇迎甜蜜。
八、權民用、情系民、謀民利
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教育是國計又是民生。2008年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就業關系民生與和諧。五年里,城鎮新增就業5700萬人以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4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全國城鄉超過12.5億人納入基本醫療保險。2010年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已開工590萬套。問民生、聽民意、察民情,是黨中央領導下基層重點考察和調研的內容。他們為民謀福利和辦實事贏得了群眾擁護和愛戴。詩曰:
以人為本謀民富
以人為本聽民意,心系人民察民情。
義務教育全民享,人才培養鑼鼓聲。
增加就業齊心干,城鄉醫保億人寧。
調控樓市反投機,保障住房惠民生。
九、文明舞臺,中國印記
北京奧運盛會留下了文明交流的舞臺和億萬人深刻的中國印記。上海世博華麗亮相,中國形象銘刻在全球人們的記憶中。國際金融危機襲來,中國與世界同舟共濟,展示大國負責地形象和真誠地與世界和平人們風雨同舟。氣候變化、糧食安全、核不擴散、安全反恐,中國積極參與,體現中國人的大國責任和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詩曰:
握手世界和平宣
總攬全局和平觀,激情奧運萬眾歡。
上海世博全球贊,中國印記錦繡篇。
金融危機信心滿,氣候變化我倡先。
理解合作齊聲喚,和平世界億里宣。
十、率先垂范,建設學習型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事業。黨中央率先垂范,加強自身建設,建設學習型政黨。從嚴治黨,加強建設,反腐倡廉,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一切為了群眾,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推進各項工作。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選拔任用干部。黨員干部管理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堅決懲治腐敗,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經風雨,嚴磨礪,駕馭中國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詩曰:
率先垂范葆本色
國家興盛先垂范,執政建設嚴治黨。
問政于民依百姓,公開形象聽民意。
自覺學習用理論,模范先鋒正風氣。
以德為先志不移,激濁揚清伸張義。
十一、藍圖繪就、共創輝煌
2009年2月,黨中央部署,謀劃“十二五”時期發展藍圖開始啟動,把握趨勢、抓住機遇、科學謀劃、推進發展,從而贏得主動和贏得未來。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大于挑戰。我們要珍惜機遇,認清挑戰、戰勝挑戰,準確把握發展趨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參與合作與競爭,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緊扣時代脈搏,順應人民期望。高舉中國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萬眾一心,開拓進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新的輝煌。詩曰:
再創輝煌順潮流
藍圖繪就瑞氣融,號角吹響駕飛龍。
和平合作歌聲動,大有作為氣如虹。
凝聚力量智慧涌,科學發展主題攻。
建設小康泰山重,創造輝煌劍氣沖。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