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祗遹《【中呂】陽春曲·【雙調(diào)】沉醉東風》題解|注釋|鑒賞
胡祗遹《【中呂】陽春曲·【雙調(diào)】沉醉東風》題解|注釋|鑒賞
胡祗遹
胡祗遹(1227—1293),元代文學家、散曲作家。字紹開,號紫山,又號少凱。磁州武安(今河北磁縣)人。元世祖中統(tǒng)初為員外郎,至元年間曾任應奉翰林文字兼大常博士,轉右司員外郎。因觸犯權臣阿合馬,出為太原路治中,提舉鐵冶。后歷任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荊湖北道宣慰副使、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職。所至頗有政聲。元滅宋后,召拜翰林學士,托謝不就。不久,以疾辭官。卒年六十七,謚文靖。作品以詩文為主,也作散曲。今存小令11首。《太和正音譜》說:“胡紫山之詞,如秋潭孤月。”但胡祗逋寫散曲,尚屬試嘗新體,多以詩法詞法入曲。著有《紫山大全集》行世。
【中呂】陽春曲
春景
幾枝紅雪墻頭杏花①,數(shù)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題解】
本支曲子在寫春天景物中,主要描寫紅杏、青山;紅杏在墻頭上,青山在屋后屏障,一幅鮮明誘人的春天圖畫,作者清新美好的感受也從中傳達出來。另者,“幾枝”、“數(shù)點”“一春”、“三月”等數(shù)字的運用也給讀者留下嬌小、玲瓏可愛的感覺,春天確實使人陶醉。
【注釋】
①“幾枝”句——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句,此化用其詩意。紅雪,喻盛開的紅杏。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diào)和燕子泥①。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鸞啼。
【題解】
本支小曲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diào)和燕子泥”,是這首小令中的名句,后來被關漢卿用在雜劇《詐妮子調(diào)風月》中。而曲的末尾兩句,又和唐孟浩然《春曉》一詩的意境極其相似。
【注釋】
①燕子泥——燕子銜來做巢的泥土。
一簾紅雨桃花謝①,十里清陰柳影斜,洛陽花酒一時別②。春去也!閑煞舊蜂蝶③。
【題解】
這是一首寫暮春景物的小曲。桃花亂落,如飄飄灑灑的紅雨;太陽西斜,柳樹投下長長的陰影;已是春歸之際,文人雅士們也失卻了詩酒聚會的興致。“春去也!”一聲長嘆,流露出對春天逝去的失落和惋惜。小曲截取了晚春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以景寓情,最后直以嘆息結尾,點明惜春的主題。
【注釋】
①紅雨——指桃花紛紛散落如雨。
②洛陽花酒——代指文人們的詩酒聚會。
③閑煞——無事可做,閑極了。舊蜂蝶,往日忙于采花釀蜜的蜜蜂蝴蝶。
【雙調(diào)】沉醉東風
月底花間酒壺,水邊林下茅廬。避虎狼①,盟鷗②,是個識字的漁夫③。蓑笠綸竿釣今古④,一任他斜風細雨。
【題解】
“沉醉東風”,屬雙調(diào)宮曲調(diào),正格句式為六、六、三、三、七、七、七,共七句。本支曲子表現(xiàn)作者厭世、隱遁的思想。世間貪暴官吏如虎似狼,作者不愿意在這虎狼之群中生活,他愿意到江海中去與鷗鳥為盟,他愿做一個“識字的漁夫”,在斜風細雨中披蓑笠掄釣笑談古今,這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聯(lián)系作者在宦途上遭貶斥的經(jīng)歷,這支小令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也是有深切的生活感受的。
【注釋】
①虎狼——喻指現(xiàn)實社會中的貪暴官吏。
②盟——結盟。鷗鷺,喻林間隱逸人士。
③識字的漁夫——作者自喻。
④蓑——蓑衣。笠,斗笠。綸,釣魚用的絲線。竿,魚竿。
漁得魚心滿意足①,樵得樵眼笑眉舒②,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的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③。
【題解】
和上首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一樣,本支曲子也是表現(xiàn)了作者的隱逸心思。作者就上首中的“盟鷗鷺”再加以具體描寫。鷗鷺,就是漁夫與樵夫,他們對生活沒有什么奢求,他們求魚得魚,求樵得樵,知足常樂。間或工馀,他們在林泉相逢,談今論古,其樂融融。沖淡恬適,平靜閑雅,是這兩支小曲共同的風格特征。
【注釋】
①漁得魚——漁夫捕到魚。
②樵得樵——樵夫砍到柴。
③笑加加——即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