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亨
【介紹】:
美國小說家。一八四三年四月十五日生于紐約一個十分富有的家庭。父親是哲學家、神學家,長兄威廉·詹姆斯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一八五五年,詹姆斯隨家到歐州就讀,在典雅華貴的文化環境中度過少年時代。一八六二年考入哈佛法學院,但志趣在文學方面,與現實主義小說家豪威爾斯相識,開始寫作文學評論與短篇小說。一八七五至一八七六年,在巴黎結識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莫泊桑、福樓拜、左拉等,學習小說創作理論,這成為他文學創作生涯的新起點。一八七六年后,定居倫敦,直至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病故。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不少文學評論、游記、傳記和劇本。附在他的二十四卷《全集》(1907-1917)中的十八篇序言,詳細論述了主要著作的主題思想、創作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詹姆斯的重要長篇小說有《一個美國人》(1876-1877)、《貴婦人的畫像》(1881)、《鴿翼》(1902)、《專使》(1903)和《金碗》(1904)等。《貴婦人的畫像》是作者早期代表作。全書五十五章,前二十章描寫僑居英國的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從一文不名到成為貴婦的過程;后三十五章寫她拒絕一個美國富商和一個英國伯爵的追求,卻落入歹人的圈套,貿然嫁給表面文雅的猥瑣小人。可是,她不氣餒,而是“驕傲地”生活下去。作者極為細膩地描寫了女主人公在故事各個發展階段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她由自尊、自我意識、下意識和各種道德觀念所組成的精神世界。詹姆斯最有影響的中篇小說《黛西·密勒》(1878),寫一個美國少女在歐洲的遭遇,著重表現歐洲的風尚與美國習俗之間的矛盾,小說中那個長住歐洲的美國青年溫特伯恩始終不以“公眾”為然的態度,反映了作者的觀點。詹姆斯一生富足閑逸,醉心于表現富有者的精神世界和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他的思想境界影響著藝術風格,尤其是在后期作品中,很少去描寫社會環境和人物的行動,而是多采用副詞重疊,又長又復雜的句子,力求細密地將人物心理活動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出來。他因此被稱為心理分析小說家。詹姆斯生前并不受重視,但在1943年為其舉辦的百周年紀念活動之后,他的影響大增,至今仍被看成開創心理分析系統的“文學大師”,受到不少歐美作家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