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著名詞人
清初詞人輩出,成就較元、明時期為高,詞學有復興之勢,代表作家有朱彝尊、陳維崧和納蘭性德等人。
朱彝尊(1629-1709),清代文學家。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康熙時,以布衣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曾參與纂修《明史》。通經史,善詩詞古文。詩與王士禛齊名,時有“南朱北王”之稱。曾纂輯《詞綜》,輯唐宋金元五百余家詞,為詞的研究與創(chuàng)作提供了重要資料。論詞以姜夔、張炎為宗,講究字琢句煉。他的詞多寫瑣事,記宴游,亦有不少艷詞和無聊詠物之作。內容雖不足取,但風格清麗醇雅,藝術方面頗有成就,為浙西派詞風的創(chuàng)始者。他與同時的李艮年、李符、沈皡日、沈岸登、龔翔麟等共六人,都是以姜夔、張炎為宗的詞人,號為“浙西六家”。朱彝尊學識淵博,著有《日下舊聞》、《曝書亭集》、《經義考》等,又選輯《詞綜》、《明詩綜》。
陳維崧(1625-1682),清文學家。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復社”成員陳貞慧之子。陳維崧少負才名,補諸生,性落拓不偶。康熙十八年詔試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四年后卒于官。陳維崧工詩與駢文,尤長于詞,所填詞有一千六百余首。其詞模仿蘇軾、辛棄疾,以豪放為主,多抒寫身世之感和懷古之情,也有一些作品能反映民間的疾苦。有《陳迦陵文集》、《湖海樓詩集》和《迦陵詞》等。其詞又曾與朱彝尊詞合刻為《朱陳村詞》。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康熙年間進士,曾官一等侍衛(wèi)。平生為人小心謹慎,避談世事。其詞多抒寫個人哀怨之情和離別相思之苦,“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陳維崧語)。其詞情感真摯,清淡樸素,自然流麗,在清初各詞家中獨具風格,有《納蘭詞》傳世。
清初著名詞人還有王夫之、彭孫遹、毛奇齡、曹貞吉、顧貞觀、尤侗、李良年等。他們的詞多沿襲明末詞風,缺乏社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