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小謝”》賞析
“大小謝”
【概說】
“大小謝”是指大謝“謝靈運”和小謝“謝朓”。謝靈運與謝朓都以寫山水詩著稱,有著相似的經歷,所以被后世稱為“大小謝”。
謝靈運是東晉人,是山水詩的開創者,被稱為“山水詩鼻祖”。出生于會稽(今浙江上虞),是謝玄之孫,晉時襲封康樂公,因性情狂傲,被降為康樂侯,又稱“謝康樂”。
謝靈運雖很有才華,仕途卻充滿坎坷。為了擺脫苦悶,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也因此寫出了不少佳句。如寫春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寫秋色“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寫冬景“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歲暮》);等等。
謝朓是南朝人,與謝靈運同族,曾在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稱。
謝朓詩歌風格清俊,意境新穎,一掃玄言余習,佳句頗多。如“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等,膾炙人口。
【故事錦囊】
謝靈運是東晉時的一位大才子,愛好游山玩水,一生游覽不少名山大川,寫了不少山水游記和山水詩。作為東晉貴族的后代,加之文才很高,很受人們的推崇。宋文帝時他在朝中擔任一個小官,但因處世不夠圓滑,常常得罪朝中權貴。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向皇帝告發說謝靈運對前朝念念不忘,常懷復辟之心,這使宋文帝內心警覺了起來。
有一次,皇帝問謝靈運:“你說人活在世上不過百年,做官和做百姓,哪一樣不是活著,為什么大家都想做皇帝?”
謝靈運覺得皇帝對自己信任,于是說道:“世上最好做的就是百姓。當官不好做,動不動就做錯,錯了還不知道錯在哪里。比方說,不與同僚建立私人關系,人家說你孤傲;建立了私人關系,又避免不了結黨營私之嫌。官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皇帝抓住了謝靈運的話柄對他說:“既然為官難,那你還做百姓吧。”
謝靈運這才明白,皇帝向自己問話是早就設計好了的。因此,謝靈運被流放到了嶺南的廣州。
當時廣州還是南蠻荒野之地,謝靈運來到廣州后,因為他的名聲很大,立刻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這也引起了一些小人的妒忌。第二年有人向朝廷上書,說謝靈運在廣州“買兵器,結健兒”,有謀反之意。這下引起了宋文帝的不滿,他下令將謝靈運在廣州就地處決。
【知識庫】
才高八斗
南朝有個詩人叫謝靈運,才華橫溢,他的詩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競相抄錄。宋文帝賞識他的才華,要他在旁邊侍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更加輕狂了。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夸:“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