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王昌齡》原文與賞析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這是王昌齡七首《從軍行》中的一首。《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多述軍旅征戰之事。這首詩寫戰士念鄉思親,氣勢開宏,構思精妙。
詩的前兩句大筆揮灑,描摹出一幅雄闊蒼茫之景。這兩句的句法特異,按順序當是城西燃著烽火,黃昏之時(我)獨自登上百尺高的城樓,迎著湖上吹來的秋風。季節是在秋天,時間是在傍晚,所居位置是在高聳的城樓,西方有熊熊烽火,烽煙隨著西風滾滾而來,彌漫到浩瀚的湖上。烽火,古代邊境發現敵情告急的訊號?!逗鬂h書·光武帝紀》注:“邊方告警,作高土臺,臺上多桔皋,桔皋頭上有籠,中置薪草,有寇即舉火燃之以相告,曰烽?!焙?,古代稱塞外的湖泊叫海。烽火燭天,西風度海,獨立百尺樓頭見此景象,充滿了邊庭險惡的氣氛。
詩的后兩句, 由羌笛導引出鄉愁。羌笛吹奏著《關山月》的曲調?!蛾P山月》,《樂府·鼓角橫吹曲》,多述征戰之苦,離別之情,因而聞笛聲牽動鄉思?!盁o那”,猶無奈。這兩句意為笛聲勾起思鄉之念,想到家中妻子無可奈何地懷著萬里愁情,思念著萬里之外的征人。羌笛之聲給邊塞平添了哀怨氣氛,和烽火、秋風的環境相融洽?!安谎约褐技遥詿o以慰閨中之思己,正深于思家者?!?李锳:《詩法易簡錄》)詩從對面寫來,起了加一倍的作用。近人劉永濟先生在《唐人絕句精華》中說這首詩“言邊烽不息,黃昏登樓,滿耳秋風,已十足悲涼,此時更聞羌笛吹出《關山月》曲,安得不生金閨萬里之愁!”此言是熨貼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