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顧夐》原文與賞析
顧夐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 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 為你心, 始知相憶深。
顧敻,五代時人,生卒年不詳,只知曾任過后蜀太尉。他流傳下來的詞有五十五首,內容多反映游子思婦的鄉愁離恨。這首《訴衷情》寫思婦對外出丈夫的思念,愛極,也怨極,且構思奇巧,別具特色。
詞的第一部分寫“怨”之原:“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這個婦女動情興感是在深夜時分,激起她思緒萬千,心潮動蕩的是丈夫拋下她而遠去,而且一去之后便杳無音訊。夫婦分別,一去不返,怎不叫她感到夜沉沉,思悠悠!因而繼以第二層便敘說她的思念之情。“香閣掩”,閉門幽居,和外界隔絕往來,也避免外來干擾,其處境孤棲可見。“眉斂”,寫神態,內心愁苦結于眉宇。“月將沉”,既表明時間已是更深夜靜,又渲染了氣氛,原來還見月如冰輪懸中天,還可寄情千里光,而今月沉星稀,夜色深沉,更有昏沉沉、陰森森之感。在這樣的時刻、如此的環境,她的丈夫又音訊杳然,使她“爭忍不相尋?”怎能不“怨孤衾”!詞至此始點明一個“怨”字。
詞的精采之處,還在于最后一層,別開生面地提出“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把我的心換給你,你才知道我的思念有多深呢!因了從思婦的口吻出之,也就新意勃發,令人耳目一新,因了想法奇異,且切合思婦的心境,也就奇光閃射,令人味之無極。詞人不寫她如何憶念深,而說你如處于我的境地,也就知道這憶念的苦了,以虛寫實,曲折達意,怨情之深不言而喻。
詞的前面好象平鋪直敘,其實全在為“換”心的奇想作鋪墊,平而后奇,其奇愈奇。只有坦蕩平地之后,忽有奇峰拔地而起,方顯得峰巒的突兀崢嶸;只有平波靜浪之后,忽有波瀾大作,始見出波瀾的洶涌澎湃。這首詞寫閨怨之妙,于此足見其詩藝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