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相逢行
無名氏
【原文】
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不知何年少?夾轂問君家[1]。
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
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鄲倡[3]。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2]。
兄弟兩三人[4],中子為侍郎;
五日一來歸[5],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馬頭,觀者盈道傍。
人門時左顧[6],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音聲何噰噰[7],鶴鳴東西廂。
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8];
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9]”
【注釋】
[1]何年少:誰家的少年。夾轂:猶“夾車”。轂(gǔ):車輪中心的圓木,輻聚其外,軸貫其中。這里代指車。
[2]置樽酒:指舉行酒宴。作使:猶“役使”。邯鄲倡:趙國女樂,聞名當時。邯鄲:漢代趙國的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城西南。倡:歌舞伎。
[3]中庭:庭中,院中。華燈:雕刻非常精美的燈。
[4]兄弟兩三人:兄弟三人。“兩”字無意義。
[5]五日一來歸:漢制中朝官每五日有一次例休,稱為“休沐”。
[6]左顧:回顧。
[7]噰噰(yōng yōng):音聲相和貌,這里形容眾鶴和鳴之聲。
[8]流黃:或作“留黃”“騮黃”,黃間紫色的絹。
[9]丈人:子媳對公婆的尊稱。調絲:彈奏(瑟)。絲,指瑟上的弦。未央:未盡。
【作者介紹】
此詩作者不詳。
【賞析】
本篇為漢樂府古辭,一作《相逢狹路間行》,一作《長安有狹斜行》,始見于《玉臺新詠》。《樂府詩集》收人《相和歌辭》中的《清調曲》。
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前面六句是第一部分。兩位駕車的少年(由歌者所扮),在長安的狹窄小路上迎面而遇。路實在太窄了,誰也過不去,于是他倆就干脆停下車,攀起話來了。素不相識,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好談,于是就面對酒宴上的主人夸起他家的聲勢顯赫和無比豪富來。這一部分可以算是引子。往下十八句是第二部分。兩位少年一唱一和,爭著夸說主人家的種種富貴之狀。“大婦織綺羅”六句是第三部分,寫家中三婦所為,以見這一豪富之家的家禮家風和家庭之樂,同時也暗示媳婦們能有如此才能,把家事操持得井井有條,則家中其他人員的才干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首詩的重點在于對那位主人家的富貴享樂作鋪排渲染,寫得氣氛熱烈、生動夸張,筆法猶如漢代大賦,盡管沒有佳句妙語,但其氣勢也足以打動和感染讀者。這種玉堂金馬的重疊堆積,正是漢代國力強盛的折射反映;而這種層層鋪排、極力渲染的筆法,使詩歌充滿著力度和厚度,這也正是漢代民族力量渾厚、民族精神旺健的反映,從中讀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漢代被稱為封建社會之“盛世”是信然不誣的。它和《東門行》《婦病行》等反映貧苦人民生活的樂府詩一樣,都是后人了解漢代社會真貌的不可缺少的媒介。
該詩極寫富貴人家的聲勢氣派與種種享受,極意鋪張而氣氛熱烈,可稱為封建社會鼎盛期,典型的官僚富豪家庭的一個縮影,可使我們加深對東漢初年官僚士大夫階層生活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寫作上,該詩明顯受當時賦體文的影響,開頭之寫法、中間之敘寫貴家生活,“繁華甚盛,變宕百出”,與賦之鋪陳揚麗、紛衍多變極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