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橋·范成大》原文與賞析
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 “幾時真有六軍來?”
《州橋》是范成大使金期間經過原北宋都城汴京的州橋寫的。州橋即橫跨汴河的天漢橋。詩題下原有小序:“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 皆舊御路也。”指明了天漢橋的方位,南面是汴京舊城的正南門,北面是宮城的正門樓。這條路是御道,即皇帝車駕出入京城的街道,又叫“天街”。小序還告訴讀者,此詩是登天漢橋望故都有感而作。
“州橋南北是天街”,這條南北大路是過去皇帝車駕常走的,所以“父老”很自然地立在橋頭,“年年等駕回”,盼望南宋皇帝早日回歸,來解除民族壓迫的痛苦。可是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年年”表現了遺民的焦急、失望、痛苦、怨憤、耐心,盡管他們吃盡苦頭,但不改變愛祖國、愛民族的信念。“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他們一見到南宋使者到來,就強忍眼淚探問:“什么時候真有‘六軍’到來?”六軍,《周禮》:“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這里指南宋政府部隊。“真”字用得妥貼,一來說以往多次聽到消息,都是假的,熱切的期望屢屢變為冰冷的失望;二來隱約地流露出,作者對朝廷妥協投降政策的不滿。這兩句寫的是藝術真實,因為當時如果有“父老”敢在金國“南都”的大街上,忍淚失聲問南宋使者為何不趕緊出兵北伐?其后果可以想見。因此這兩句只是準確地寫出父老藏在內心的愿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樣才顯得更集中,更典型,從而更真實動人。
這首詩無枝葉蔓蕪,干凈利落,酣暢淋漓,語言通俗,感情深沉。以淪陷區人民的怨苦與愛國心來促使南宋朝廷反思,激起其愛國行動,構思新穎,有藝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