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北宋)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仁宗嘉祐二年(1057)與蘇軾一起中進士。不久因母喪,返鄉服孝。嘉祐六年,又與蘇軾同中制舉科,當時因“奏乞養親”,未任官職,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寧三年(1070)上書神宗,力陳法不可變,又致書王安石,激烈指責新法。元豐二年(1079),在其兄蘇軾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被捕入獄之時,他上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未準,牽連被貶,后仕途幾起幾浮。崇寧三年(1104),蘇轍在潁川定居,過田園隱逸生活,筑室曰“遺老齋”,自號“潁濱遺老”,以讀書著述、默坐參禪為事。死后追復端明殿學士,謚“文定”。蘇轍散文、議論文不如兄,然記敘文紆徐曲折、汪洋淡泊,饒有情致,蘇軾稱其有一唱三嘆之聲。其藝術風格的主要特征是氣度雍容,渾厚凝重,含蓄蘊藉,飽滿豐實,精練圓潤,感情內斂卻又十分充沛熾熱,被后人贊為“西漢以來別調”。蘇轍著有《欒城集》、《春秋集解》、《詩集傳》等。
入選教材作品
《上樞密韓太尉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六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