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孟母戒子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孟子少時(1),誦(2),其母方(3)織(4)。孟子輟(5)然中止,乃復進(6)。其母知其愃(7)也,呼而問之:“何為(8)中止?”對曰:“有所失(9),復得。”其母引(10)刀裂(11)其織,以此戒(12)之。自是之后(13),孟子不復喧矣。
【翻譯】
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遺忘了書中的內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后來又想起來了。”這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此來警誡孟子,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注釋】
(1)少時:小時候
(2)誦:背誦,背書(讀出聲音來)。
(3)方:正在。
(4)織:織布。
(5)輟(chuò)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
(6)乃復進:然后再背誦下去。乃:于是,就。復:再,又。進:背誦下去。
(7)愃:通“諼”,遺忘,忘記。
(8)何為:即“為何”,為什么。
(9)有所失,復得:有的地方忘記了,后來又想起來了。
(10)引:拿來,拿起。
(11)裂:割斷。
(12)戒 :告誡。
(13)自是之后:從此之后。自是:從此。
【啟示】
《孟母戒子》是漢代韓嬰所寫的一篇古文,選自《韓詩外傳》。該古文主要講述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所作所為。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
《孟母戒子》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作為小輩要善于理解長輩的教導。這篇短文主要講讀熟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