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子道涸溪文言文翻譯|注釋 盲子道涸溪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有盲子道⑴涸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⑵,兢兢⑹握固,自分⑺失手,必墜深淵。過者告曰:“毋(14)怖(9),第⑶放下即實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力憊(12),失手墜(10)地,乃自哂⑷曰:“嘻!蚤(11)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15),沉空守寂,執一隅(16)以自矜嚴(13)者,視此省(8)哉!
翻譯
有個盲人經過一條干涸的小溪,在橋上突然失手墜落。他兩手攀住欄桿,膽戰心驚地抓得緊緊的,自己料想只要一旦失手,一定會墜入深淵。過路的人告訴他說“別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實地了。”盲人不相信,握緊橋欄大聲呼號。過了一會兒,力氣漸漸用盡了,便失手墜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說:“唉!早知道就是實地,何必長時間為難自己呢!”大道理(其實)很平實,陷在空想之中,執著而矜持自負的人,看看這個故事該醒悟啊?
注釋
1、道:取道,走過
2、楯:欄桿上的橫木。
3、第:只要
4、哂[shěn]:嘲笑
5、涸:水干
6、兢兢:小心謹慎地
7、自分:自己估計。分,料想
8、省:醒悟,反省。
9、怖:害怕。
10、墜:掉。
11、蚤:通“早”。
12、憊:疲乏
13、矜嚴:矜持自負
14、毋:別,不要
15、夷:平實
16、隅:感受
17、嘻:嘆詞。表示贊嘆、悲嘆或驚懼
啟示
1、要敢于嘗試,不要被自己憑空設想的困難所嚇倒。
2、走出思維的局限,勇于探索創新,戰勝自己,才能獲勝。
3、不要固執己見,要善于聽從別人的意見,仔細分析,冷靜地做出判斷,如同文中的盲人一般不聽取意見,冥頑不靈,只會徒增笑料罷了。
作者簡介
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南陂藕下村人。明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門后期大家,在理學、教育和文學等領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豐,有《劉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賢奕篇》被收入“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