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李樹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道理
《道旁李樹》是宋代文學家劉義慶編寫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道旁李樹》文言文翻譯和注釋,《道旁李樹》文言文道理,歡迎閱讀。
文言文
王戎⑴七歲,嘗⑵與諸⑶小兒游⑷。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⑸,諸兒競⑹走⑺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⑻。
翻譯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小朋友們一同游玩。看見路邊有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斷了。那些小孩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去摘李子。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過來,嘗一嘗,的確是這樣。
注釋
⑴王戎:字浚沖,西晉時人,竹林七賢之一。
⑵嘗:曾經。
⑶諸:許多。
⑷游:游玩。
⑸折枝:壓斷枝條。
⑹競:爭著。
⑺走:跑。
⑻信然:的確這樣。
道理
《道旁李樹》一文寫了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于開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的現象進行推理判斷,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道旁李樹》啟示我們: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認真分析,認真思考,這樣就不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蒙蔽。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于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