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文言文】
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于是使人取蟲置酒下,須臾糜散。
【翻譯】
漢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宮去,在路上看到一種蟲子,是紅色的,頭、眼睛、牙齒、耳朵、鼻子都有,(但)隨從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于是)漢武帝就把東方朔叫來,叫他辨認(這是什么),東方朔回答:“這蟲名叫‘怪哉’。(因為)從前秦朝時關押無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嘆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嘆息感動了上天,上天憤怒了,就生出了這種蟲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監獄所在的地方。”武帝就叫人查對地圖,確實符合他說的。武帝又問;“那怎么除去這種蟲子呢?”東方朔回答:“凡是憂愁得酒就解,所以用酒灌這種蟲子,它就會消亡。”因此漢武帝命令人把怪哉蟲放在酒中,一會兒蟲子全部消失了。
【注釋】
莫:沒有誰。
識:認識,知道。
對:就是回答的意思。
庶:名詞,百姓,平民。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唐杜甫《丹青引》:“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兒);庶萌(眾民,百姓)。 [1]
咸:全、都。
信:果然,確實、的確的意思。
去:消滅。
以:使用,用。
幸:臨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稱為“幸”。
拘系:拘押,關押。
庶:庶民,百姓。
按:察看。
信:的確,確實。
蓋:因為。
消:消失。
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