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無義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無義原文帶拼音版
【 無wú義yì 】
二èr曰yuē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於yú論lùn也yě極jí之zhī矣yǐ 。 故gù義yì者zhě , 百bǎi事shì之zhī始shǐ也yě , 萬wàn利lì之zhī本běn也yě , 中zhōng智zhì之zhī所suǒ不bù及jí也yě 。 不bù及jí則zé不bù知zhī , 不bù知zhī趨qū利lì 。 趨qū利lì固gù不bù可kě必bì也yě 。 公gōng孫sūn鞅yāng 、 鄭zhèng平píng 、 續(xù)xù經(jīng)jīng 、 公gōng孫sūn竭jié是shì已yǐ 。 以yǐ義yì動dòng則zé無wú曠kuàng事shì矣yǐ , 人rén臣chén與yǔ人rén臣chén謀móu為wéi奸jiān , 猶yóu或huò與yǔ之zhī , 又yòu況kuàng乎hū人rén主zhǔ與yǔ其qí臣chén謀móu為wéi義yì , 其qí孰shú不bù與yǔ者zhě ? 非fēi獨dú其qí臣chén也yě , 天tiān下xià皆jiē且qiě與yǔ之zhī 。 公gōng孫sūn鞅yāng之zhī於yú秦qín, 非fēi父fù兄xiōng也yě , 非fēi有yǒu故gù也yě , 以yǐ能néng用yòng也yě 。 欲yù堙yīn之zhī責(zé)zé , 非fēi攻gōng無wú以yǐ 。 於yú是shì為wèi秦qín將jiāng而ér攻gōng魏wèi 。 魏wèi使shǐ公gōng子zǐ卬áng將jiāng而ér當(dāng)dāng之zhī 。 公gōng孫sūn鞅yāng之zhī居jū魏wèi也yě , 固gù善shàn公gōng子zǐ卬áng 。 使shǐ人rén謂wèi公gōng子zǐ卬áng曰yuē :“ 凡fán所suǒ為wèi游yóu而ér欲yù貴guì者zhě , 以yǐ公gōng子zǐ之zhī故gù也yě 。 今jīn秦qín令lìng鞅yāng將jiāng , 魏wèi令lìng公gōng子zǐ當(dāng)dāng之zhī , 豈qǐ且qiě忍rěn相xiāng與yǔ戰(zhàn)zhàn哉zāi ? 公gōng子zǐ言yán之zhī公gōng子zǐ之zhī主zhǔ , 鞅yāng請qǐng亦yì言yán之zhī主zhǔ , 而ér皆jiē罷bà軍jūn 。” 於yú是shì將jiāng歸guī矣yǐ , 使shǐ人rén謂wèi公gōng子zǐ曰yuē :“ 歸guī未wèi有yǒu時shí相xiāng見jiàn , 愿yuàn與yǔ公gōng子zǐ坐zuò而ér相xiāng去qù別bié也yě 。” 公gōng子zǐ曰yuē :“ 諾nuò 。” 魏wèi吏lì爭zhēng之zhī曰yuē :“ 不bù可kě 。” 公gōng子zǐ不bù聽tīng , 遂suì相xiāng與yǔ坐zuò 。 公gōng孫sūn鞅yāng因yīn伏fú卒zú與yǔ車chē騎qí以yǐ取qǔ公gōng子zǐ卬áng 。 秦qín孝xiào公gōng薨hōng , 惠huì王wáng立lì , 以yǐ此cǐ疑yí公gōng孫sūn鞅yāng之zhī行xíng , 欲yù加jiā罪zuì焉yān 。 公gōng孫sūn鞅yāng以yǐ其qí私sī屬shǔ與yǔ母mǔ歸guī魏wèi , 襄xiāng疵cī不bù受shòu , 曰yuē :“ 以yǐ君jūn之zhī反fǎn公gōng子zǐ卬áng也yě , 吾wú無wú道dào知zhī君jūn 。” 故gù士shì自zì行xíng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也yě 。 鄭zhèng平píng於yú秦qín王wáng , 臣chén也yě ; 其qí於yú應(yīng)yīng侯hóu , 交jiāo也yě 。 欺qī交jiāo反fǎn主zhǔ , 為wèi利lì故gù也yě 。 方fāng其qí為wéi秦qín將jiāng也yě , 天tiān下xià所suǒ貴guì之zhī無wú不bù以yǐ者zhě , 重zhòng也yě 。 重zhòng以yǐ得dé之zhī , 輕qīng必bì失shī之zhī 。 去qù秦qín將jiāng , 入rù趙zhào魏wèi , 天tiān下xià所suǒ賤jiàn之zhī無wú不bù以yǐ也yě , 所suǒ可kě羞xiū無wú不bù以yǐ也yě 。 行xíng方fāng可kě賤jiàn可kě羞xiū , 而ér無wú秦qín將jiāng之zhī重zhòng , 不bù窮qióng奚xī待dài ? 趙zhào急jí求qiú李lǐ欬kài 。 李lǐ言yán 、 續(xù)xù經(jīng)jīng與yǔ之zhī俱jù如rú衛(wèi)wèi , 抵dǐ公gōng孫sūn與yǔ 。 公gōng孫sūn與yǔ見jiàn而ér與yǔ入rù 。 續(xù)xù經(jīng)jīng因yīn告gào衛(wèi)wèi吏lì使shǐ捕bǔ之zhī 。 續(xù)xù經(jīng)jīng以yǐ仕shì趙zhào五wǔ大dà夫fū 。 人rén莫mò與yǔ同tóng朝cháo , 子zǐ孫sūn不bù可kě以yǐ交jiāo友yǒu 。 公gōng孫sūn竭jié與yǔ陰yīn君jūn之zhī事shì , 而ér反fǎn告gào之zhī樗chū里lǐ相xiàng國guó , 以yǐ仕shì秦qín五wǔ大dà夫fū 。 功gōng非fēi不bù大dà也yě , 然rán而ér不bù得de入rù三sān都dū , 又yòu況kuàng乎hū無wú此cǐ其qí功gōng而ér有yǒu行xíng乎hū !
呂氏春秋無義翻譯
先王對于事理論述得非常透徹了。義是各種事情的開端,是一切利益的本源,這是才智平庸的人認(rèn)識不到的。認(rèn)識不到就不明事理,不明事理就會追求私利。追求私利的做法肯定是靠不住的。公孫鞅、鄭平,續(xù)經(jīng)、公孫竭等人的情形就是這樣。根據(jù)道義去行動就不會有做不成的事情了。臣子與臣子謀劃做壞事,尚且有人贊同,又何況國君和他的臣子謀劃施行道義,還會有誰不贊同呢?不只是臣子們贊同,天下的人都將贊同他。
公孫鞅對于秦王來說,并不是宗親,并沒有舊誼,只是憑著才能被任用的。他要對秦國盡職,除了進攻別的國家沒有其他辦法。于是公孫鞅就為泰國統(tǒng)兵進攻魏國。魏國派公子卬率兵抵御他。公孫鞅在魏國時,原本和公子卬很要好。他派人對公子卬說:“我所以出游并希望顯貴,都是為了公子您的緣故。現(xiàn)在秦國讓我統(tǒng)兵,魏國讓公子同我相拒,我們怎么忍心互相交戰(zhàn)呢?請公子向公子的君主報告,我也向我的君主報告,讓雙方都罷兵。”雙方都準(zhǔn)備回師的時候,公孫鞅又派人對公子卬說;“回去以后再也無日相見希望同公子聚一聚再離別。”公于說:“好吧。”魏國的軍校們諫諍說:“不能這樣做。”公子卬不聽。于是兩人相聚敘舊,公孫鞅乘機埋伏下步卒車騎俘虜了公子卬。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因為這件事而懷疑公孫鞅的品行,想加罪于公孫鞅。公孫鞅帶著自己的家眾與母親回魏國去,魏國大臣襄疵不接納,說:“因為您對公子卬背倍棄義,我無法了解您。”所以,士人對自己的行為不可不審慎。
鄭平對秦王來說是臣子,對應(yīng)侯來說是朋友。他欺騙朋友,背叛君主,是因為追求私利的緣故。當(dāng)他做秦將的時候,天下認(rèn)為尊貴顯耀的事情沒有一件不能做,這是因為他位尊權(quán)重。靠位尊權(quán)重得到的東西,權(quán)去身輕時一定要喪失。邯平離開秦將的地位,進入趙國和魏國以后,天下認(rèn)為輕賤的事情沒有一件不做,天下認(rèn)為羞恥的事情沒有一件不做,行為降至可賤可恥一流,又沒有做秦將的重極高位,不潦倒還等什么?
趙國緊急搜捕李教,李言、續(xù)經(jīng)跟他一起去衛(wèi)國投奔公孫與。公孫與會見并同意接納他們。續(xù)經(jīng)乘機向衛(wèi)國官員告發(fā)了這件事,讓他們逮捕了李數(shù)。續(xù)經(jīng)靠這個在趙國做了五大夫。人們沒有誰愿意跟他同朝為官,就連他的子孫也交不到朋友。
公孫竭參與陰君之事,卻又反過來向相國樗里疾告發(fā),靠這個在秦做了五大夫。他的功勞并不是不大,但卻為人們所鄙夷不能進人趙、衛(wèi)、魏三國國都。公孫竭告密立功尚且如此,又何況沒有這種功勞卻有他那樣行為的人昵!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無義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無義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guān)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論·慎行論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