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范文(精選4篇)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范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在過去的幾年中,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已隨風遠去,只留下一顆不斷進取的心陪伴這個暫新的學期。這個學期我吸取上幾個學期在教學中的各種不足之處,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46人,其中20名女生,26名男生。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少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一)、完善班級循環管理日記的管理。
上學期,在家長朋友的幫助下,我班順利實施了班級管理循環日記。班級管理循環日記的實施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了當家作主的意識,也進一步體會到家長和老師的辛苦。本學期我們將繼續沿用這種管理方式,但要完善其制度。
(二)、充分利用班級論壇,做好家校的溝通。
上學期,經過家長和老師們的精心打造,我們發現通過網絡開啟這輛家校直通車,會方便了四十六家庭,而且拉近了家校的距離。極大地方便了家長、老師之間保持經常性的交流,及時準確地把握孩子成長的脈膊,漸漸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從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循著正確的人生軌跡良性發展。本學期,我將繼續利用好班級論壇,做好家校的溝通工作。
(三)、班級各項活動要有創新和自己的特色。
1、班級書香家庭的評選。
在語文老師的大力倡導下,班級里的讀書氛圍逐漸建立起來了。為了讓學生把這種好的習慣保持下去,本學期將開展有關的一系列活動。
開學前兩周,利用班會和閱讀課時間進行假期讀書匯報、好書推薦、讀書感想交流。爭取一個學期在班內進行兩次或三次書香家庭的評選,并進行發獎和版內展板展示,以此帶動起更多的家庭。
2、定期評選值日小衛士。
為了把“班級循環管理日記”的班級管理方法起到正真的作用,本學期將在本班定期評選優秀之日小衛士,一周一小評、一月一大評。
(四)、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力量
在家長委員會建立的基礎上,本學期將進一步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力量,結合本班實際情況,組織各種有效的活動。同時,讓更多的家長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來,使班級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第二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
很多班主任都覺得自己的工作量太大,事物煩瑣,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等,導致很多工作問題無從下手,從而使班主任慢慢地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其實作為班主任在工作中只需要擺正心態,細心觀察,注重方法,落到實處就能做得更好。
一、工作中?找快樂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有一句名言“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熱情,絕不能成為好教師。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是一種帶有嚴格要求的愛?!庇行┙逃叱1г棺鳛槔蠋熆偢杏X自己老得快。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有聽話的、有叛逆的、有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有愛和老師頂嘴的……如果你每天都是帶著一種抗拒的心理工作,就根本無法體會作為老師的快樂。
有人說,與成人一起感受的是對方虛偽及冷漠,和孩子一起可以被他們的純真和快樂感染。從孩子身上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這種快樂是什么都換不回來的。作為教師,應該是在得到物質回報時也能讓自己的精神愉悅,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中工作,才能讓工作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只有真正熱愛了教師這一份工作,才能被這種快樂所感染。記得有一次,我走在校園的路上,有幾個膽大又調皮的學生從背后蒙上我的雙眼,讓我猜猜他們是誰時,這種小“動作”能讓我感受來自學生的愛;還有當學生犯錯批評教育后,他轉身又親切地叫我“老師”時,這些小小的感動,也能成為我作為教師的快樂安慰劑。
二、讓說教?變行動
培根說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卑嘀魅卧诠ぷ髦幸獙⒄f教變成行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的班主任在學校布置了任務后均會安排得井井有條,之后自己在辦公室里做自己的事。結果就是有很多學生會偷懶,影響活動的質量與速度。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一次活動,班主任都要親自參與,特別是打掃衛生的任務,每到打掃衛生時間需要班主任要提前到教室,帶領學生一起開始打掃,親自負責一個區域。這樣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就很快被調動起來,特別是平時有些“小懶惰”的學生,也干得非常起勁,打掃任務也能順利完成。這樣的做法不但拉近了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而且行動的效果遠遠大于說教。
三、以寬容?待學生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中強調:“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榘嘀魅?,需要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做到以寬容對待學生才是快樂工作的一味良藥。例如,有一天早上,我走進教室,發現地板上有很多小紙屑,講臺上也還有前一天未清理的粉筆末。我非常生氣,一心想批評昨天值日的學生,剛想發脾氣又突然想到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于是我自己拿起了抹布開始擦拭,再把地板上的垃圾打掃干凈??吹轿业倪@些舉動,學生們將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值日生。從此以后,學生的值日工作都特別認真地完成。我到教室里巡視時,學生們都會自覺地檢查自己周圍的衛生,如果發現有紙屑都會主動撿起,班里的衛生情況也就越來越好。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彼栽趯Υ龑W生時,要多些寬容多些愛,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嚴肅,多一點微笑。只有學會了寬容與愛之后,在面對學生犯錯時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教育學生,讓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更融洽。
四、用幽默?解尷尬
德·恩格斯說過“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優越的表現。”小學教師都非常優秀,他們不單教學效果顯著,而且還非常幽默風趣。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或尷尬的事情,可以用幽默的語言或行為技巧去化解它。例如:有一次上課,我找不到黑板擦,正有些煩躁時,發現學生的目光都看到黑板的上方,還有一個調皮的男生露出了“壞壞”的笑,這時我完全可以用教具將黑板擦撮下來,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黑板上拍了一下,黑板擦就穩穩落到我的手中。借此機會說:“智慧,永遠高于身高,是不是?”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巧妙地擺脫某種不期而至的窘困與尷尬,還營造了一個歡樂的課堂氣氛。
五、低起點?嚴要求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嬌氣、玻璃心,這與父母的過于重視、溺愛有關,不習慣被人約束、管理。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新學期前就根據低起點、嚴要求的思路去制定一份計劃,將“小學生行為規范”“在校一日規”及“班規”等進行整理、分類,分層分次,逐條要求學生去落實。例如:剛開學時,我要求每一位學生要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準時上學。兩個星期后再培養學生隨手整理好自己的課桌椅,這個習慣養成后再提出各種小規定,如每節課課前做好課前準備、上課積極舉手發言等。要求學生逐一遵守規章制度,比起一下子遵守十幾條規章制度,操作起來容易,也方便落實,嚴格要求學生也容易接受。通過學生一步一步的提升,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師是教育沃土上的掘寶人,只有在教育教學中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后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幸福。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去和孩子們同享成長的快樂。
第三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它由以前教師工作的副業,發展成為同授課一樣是教師工作的主業,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扮演著實施德育、管理和引領,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角色。因此,我認為教育不是把一只水桶裝滿,而是點燃一堆火焰。這種想法也來源于蘇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無論是天資比較聰明的人還是天資比較魯鈍的人,如果他們決心要得到值得稱道的成就,都必須勤學苦練才行。他主張首先要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成為有德行的人。其次才要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教師將先進的思想裝進學生的“心腦血管”,學生有了“我的中國心”就會實現“我的中國夢”。
由此可見,德育教育應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所以我把工作思路定為:抓學生思想和抓學生行動同時進行,以“育人”成就所有。我的方法策略是:管理學生要嚴中有愛;教導學生要心中有數;開發學生要同中有異;啟示學生要有始有終、有“史”有“忠”;培養學生要“鬧”中有“jing”;鍛煉學生要苦中有樂。我的實施步驟是:以帶班育人為為基本出發點,做到三個層面,即:管理、教育、領導,但不論是“管”還是“領”,都是以“育人”為目的。
首先,管理學生是“育人”的第一步,從第一次接觸學生開始即給學生留下必須敬畏的印象,讓學生知道作為學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新學校的大環境中亦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定符合班級現狀的班規,且在執行的過程中更是秉承“班規不容情面的”態度,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將預示著什么。
其次,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即是育人。這個過程是班主任老師一直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堅持:提供機會、熏陶感染---情境體驗、搭建平臺---用心傾聽、
躬身示范---尊重關注的原則。第一:提供機會、熏陶感染,即是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遇到學生自己或者班干部可以解決的問題時老師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們相互解決。例如,每當遇到學生之間鬧矛盾、打架時,大多數老師都會急急忙忙跑過去勸架,然后了解情況,再說服教育。這種處理方法往往會出現雙方都不服氣,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老師不易解決。遇到這種突發事件后,我很少用當面說服教育來解決矛盾,一般情況下是讓雙方到一個安靜、沒人的地方自己調解,調解完了再來找我匯報調解經過、解決方法。這樣處理,往往不用我費太多說教,兩人就調解成功,握手和好了。這樣既解放了班主任老師的時間,又讓學生學會調整情緒、辨別是非,學會實事求是、學會堅持對的,學會放棄錯的,耿學會了學會反思、寬容、換位思考,發展自己的能力。第二:情景體驗、搭建平臺,例如我班的李斌同學在課間的時候欺負我班的另外兩名同學,我發現后不僅沒有被他的惡作劇激怒,反而從他的不良行為中發現了她在班級中的“地位”,讓他擔任班里的紀律委員,協助老師管理紀律,從而引導他正確的與同學溝通、相處,利用自己能力釋放正能量,為班級做出貢獻。第三:用心傾聽、躬身示范,陶行知說得好:“運用朋友的關系,彼此自由交換學識,要比擺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學生的問題,體諒學生的困難,處處都顯示出你愿意幫助學生求學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煩。”因此教師要走向學生,了解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才能從中獲取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學生則能從老師的傾聽中感覺到自尊、樹立了信心、增加親切感。傾聽是雙向的,一個愿聽,一個愿說,來不得半點勉強,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喜怒哀樂講給學生聽,以引起師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傾聽的后續工作是身體力行,躬身示范,是給傾訴的學生滿意的答復,也是班主任老師尊重學生的體現。最后,領導就是“領而導之”。也是“育人”的目標,是影響帶動一個群體實現某一目標的過程。創設有挑戰性的目標,通過影響力,調動大家,變革創新,實現目標。
經過教師、家長、學生的齊心協力,全面配合,我班學生的身心狀態都非常積極健康,學生素質發展全面,人際關系融洽,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氛圍濃厚,積聚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學生“知書達理,孝親懂禮”,“親其師,信其道”,不僅學會了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做人。在校內外生活中的學習實踐能力、融合應變能力、務實創新能力都得到了較全面的培養和提高。
值得反思的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把班級各個工作細節作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班主任工作的契機,無論是班級日常教育管理,還是解決具體問題,無論是常規教育引導,還是處理突發事情,無論是面對全班,還是針對個體,都注重給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知識的介紹,讓自己和學生都更加透徹的理解其內涵。
.
第四篇: 班主任帶班育人理念
班級,是兒童邁出家庭進入的第一個社會組織;班主任,是大多數人除父母外,同樣伴隨一生記憶的成長孵化師與陪伴者。如同考究“父母”二字,總有一種源于血脈、不言而喻的先天含義;追問“班主任”,同樣也能看到那些在文明的根基處抽絲剝繭、編織漂染、裁錦成衣的萬千身影。
夢想的文明需要怎樣的“班主任”?有人認為這份追問是徒勞,因為文明的色彩太斑斕,班主任的角色太復雜,好與壞的判斷甚至不可言說。
是的,當我們籌備這期雜志時,如何尋找那些“有著星星一般美麗身影的班主任”,困擾了我們很長時間,然而在各種請教、眾說紛紜中,有些價值取向卻是一致的:
他(她)是一個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以智慧為重,所以他(她)的班級,更以智慧探究為根,以知識與能力為果。因為智慧關乎人生,知識只關乎事物;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發現一個天堂——二者有著境界上的差異。
智慧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的學生。如梁崗做學生最好的“心理營養師”,張巖從“班級酷吏”到“班級合伙人”,他們的教育視野也由最初的授業解惑進入無數個鮮活心靈的深處,變得充滿煙火味,智慧而溫暖。
他(她)是一個愛學生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對于班主任來說,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宮述娟的故事則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盡管他身上有些小錯誤,那么你的愛會使他自律、自束、自策,有內在的動力努力從“璞玉”變為“璧玉”。
他(她)是一個敬畏生命的人?!拔覑垡粋€人,不是要他成為與我一樣的人,或者變成我的一部分,而是要使這個人更好地成為他自己?!泵恳粋€生命都是空前絕后的奇跡,不可復制,不可再生,所以生命才顯得偉大而且值得敬畏。
在著名班主任梅洪建看來,敬畏生命,就要敬畏孩子的成長,不要動輒引領。只有真心為孩子們鋪設平臺、創造機會,為其一生奠基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因為他做的是培育的事業,才會不負生命的相約。
再說一點點吧。是的,他(她)的教育是鮮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有智慧的火光;他(她)的教育是民主的,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華的保障;他(她)的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釀造香甜的成功果漿;他(她)的教育是自然的,矯揉造作只會給師生之間帶來隔閡和冷漠。唯其如此,他(她)送出的孩子才是智慧、有愛、敬畏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