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頌讀后感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美德頌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中華美德頌》這本書,使我感觸很多。
心系天下,彰顯社會公德。
現在,我們坐在溫暖、明亮的教室里,可有些人并不愛惜書本,愛惜教室,對他們說“沒有老一輩打下江山,就不會有幸福新生活”,可是他們卻當做耳旁風,祖國發生些什么,世界各國在干些什么,好像與他們無關。日本爭我們的釣魚島,菲律賓爭我們的仁愛礁,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袁文婷,這些大事小事,身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有必要去了解,要心系天下。
孝愛情濃,傳承家庭美德。
有一個人,從八歲開始養起癱瘓老母,有一個人,她為養母辛苦照顧,默默無聞,她就是孟佩杰,看完這個故事我然淚下,她用她的孝心撐起一片天,照料老母,還要使老母心情愉悅,母親還是孟佩杰的養母,真是血濃于水,親情無價!
修身養性,光大個人品德。
“偷、搶”是最可恥的,“偷、搶完撒謊”是最最可恥的,在我二、三年級時,我們班同學就有偷東西的,而且都是“慣偷”,我視他們為小人,予謂不偷不搶,君子也,我們必須嚴格管制自己,光大個人品德,才能做君子,又偷又搶,非君子,小人也。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心系天下,了解天下大事;孝愛情濃,尊敬父母;光大個人品德,做個正人君子!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2
最近幾天,我讀了(中華麗德故事)這本書,它向我講評了許很多多汗青人士的美德故事,很是引人入勝,它既長我的汗青知識,又使我深深的遭到教育。這本書共有八個篇和章,68個故事,有熱愛自己的國家篇,自強篇,正直篇,好學篇,交情篇,誠信篇,機智篇,重孝篇等中華傳統美德。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汗青長河中,出現了許很多多可圈可點的汗青人士。書中(好學篇)講評了一些汗青人士好學苦學練,刻苦念書的故,深深的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惟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在私下里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的練呀練呀,持續幾個月,從早出去鍛煉到半夜之后,手指尖都磨出血了,最后終于貫通到樂曲的的高深之中,連教員也對于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期的蘇秦天天念書讀到半夜之后,倦意襲來時,就命拿起小斧錘很扎本身的大腿,他勤奮苦讀,是學業猛進,終于說服了六國之君,當了宰相,勤奮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等等。讀了這些故事我從中懂患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奮苦練支付艱苦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我往后肯定是要好好念書,做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3
目前,全國正在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我們學校給我們推薦了一本《中華美德頌》。這本書從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需求出發,講述了數十個彰顯中華美德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享譽世界的專家學者,有我們時代的先鋒模范。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中華美德,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孟佩杰照顧養母的故事。
孟佩杰五歲那年,父親被車禍奪去了生命,迫于生活壓力,母親不得不把他送給其他家庭收養。養母很疼愛她。不幸的是,在他八歲那年養母突然患病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不堪重負的養父選擇了離開,留下了孟佩杰和癱瘓在床的養母。接下來的日子過得很辛苦,孟佩杰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顧養母的重擔,每天除了包攬家務以外,還要用真情溫暖養母的心,同時還要自己搞好學習,數十年如一日,孟佩杰在20xx年考上了大學后,還要帶著養母去上學,為了補貼家用,還要在外打零工。
孟佩杰的孝心感動了很多人,也獲得了很多榮譽。現在的我們,生活條件比較優越,我們要學會幫扶他人,我們也要孝敬老人。我現在馬上十一歲了,我也要幫家長做做家務,照顧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做一個好的道德標兵。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4
什么是中華美德?美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為什么要弘揚我們的中華美德?
利用課余時間我認真閱讀了《中華美德頌》這本書,發現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品德,精神和氣質的基礎,它并沒有一個特定的概念。中華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累積而成的。中華美德可以使我們生存的社會更加和諧,中華美德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中華美德還可以是人類的心靈更加純潔美好。
以前經常聽別人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讀了這本書我領悟到其中的.道理。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發揚我們偉大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我們新一代祖國花朵的責任。
大家還記得,我們身邊的那個全國道德模范“臨汾最美女孩”孟佩杰嗎?八歲就負擔起生活的重擔,這是我們這個年齡無法想象的艱辛和困苦,十二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養母,這是許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的感恩和回報。她的有孝心就是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用堅守釀造幸福讓我們十分感動,讓我們懂得了何為感恩,何偉堅強,何為愛的力量。
我相信我們的中華美德會在我們的中華大地上永久傳承,世代中華兒女都會為之身體力行,讓中華美德響徹世界。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5
暑假里,老師讓我們讀《中華美德頌》。我在平時沒有事的時候,拿出來看看。日積月累,我逐漸的把這本書讀完了。看完了最后一個句號,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感覺。
《中華美德頌》這本書,把中國讓人最感動、最敬佩的人和事編在里面,這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在這些好人好事里,我最欣賞、最敬佩是高存英阿姨:“勝似親情的友情”這篇了。
高存英和張瑞霞是高中同學,她們在上學時十分要好。高存英見張瑞霞家境貧寒,便和她一起吃飯、搶著買菜,還常常接濟她。
然而老天偏偏總是捉弄人。高存英和張瑞霞畢業后一起回老家工作。工作不久,張瑞霞經常上班暈倒,在醫院里做了檢查,被診為糖尿病,還十分嚴重。當時家境困難,她又下崗了,根本沒錢治病。高存英知道后,義無反顧的挑起這個擔子。這一挑,便是12年。
我被高阿姨的精神震撼了,只是為了同學,阿姨有這樣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體系。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助人為樂、智慧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慰藉的寬容,在擁擠的車上為老人讓座……這些傳統美德正在一點一點的積贊。
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續傳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