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雨 原文

9253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2024年春雨 原文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雨 原文篇一

春雨

周邦彥〔宋代〕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山林中農夫扶著犁低聲說著話,花叢外面不時落下一只白鷗。想要檢驗春雨的雨量,只看那野塘中漲滿的春水,可以自由回轉一只小船。

耕人:耕農。耒(lěi):古代用來耕地翻土的農具。《易·系辭下》:“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未。”耜為鏟,來為柄,稱為未耜。后用為農具的總稱。語(yǔ):是談話,是談論林丘:又作“林邱”。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鷗:鳥類的一種,頭大,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長而尖,羽毛多為白色。多生活在海邊,主要捕食魚類。驗:證實。野塘: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此詩頭兩句寫詩人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一群耕農在小樹林的土堆旁談論著什么;三四句正面點題,看著眼前的景象,經詩人觀察后發現一處野塘,水已溢出,雖未寫春雨本身,但寫了春雨后的景象和春雨帶來的“喜”意。全詩樸實無華,不從正面著筆,而是側面烘托、渲染,以景寫情,畫面鮮明生動。

此詩寫春雨,但詩人并未著力于雨中之景,而是寫雨后情形。其所選意象亦與一般詠雨之作大異其趣,使人讀后頓生清新之感。

首句“耕人扶耒語林丘”寫春雨過后,村人手扶耒,在山丘之際,互為相談。詩人雖未有半字言及農人心情,但一“語”字,則將耕人喜得春雨之情展露無余。《詩經·大雅·公劉》寫周人安居之情形,即用“于時言言,于時語語”二句形容之。此處用“語”字亦收相同之效。春季農事伊始,農田待耕,故農人“扶耒而語”。

林丘之景敘畢,詩人又將目光投向花外水流。經春雨滋潤一過,春花泛彩流紅。春花之外,是流水蜿蜒。因有春花相阻,故未見春水,但時見沙鷗飛落,欲集沙洲。杜甫曾有詩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于茫茫天地,一線長河之間,陡出一沙鷗飄飄,其蒼茫之勢自是工部氣象。而此詩則以一“落”字出,其較野老而言,又甚有輕巧靈動的興味。

末二句切入正題,問雨來多少。詩人自問已畢,又自答曰“野塘漫水可回舟”。既是野塘,無人打理,想必水淺難泊,而此番春雨一過,水勢大漲,竟可回舟其間,其雨勢之大可以想見。都云“春雨貴如油”,亦無怪乎耕人扶耒相語,欣欣而喜了。

全詩借春雨之事,寫耕人,寫沙鷗,寫野塘,此三者均含世外之意。村人野老,農耕桑麻不必說,沙鷗自飄然有逸氣,野塘回舟亦安然獨立于塵世之外。故此詩于清新中隱隱透出一股逸氣。而作者其詞“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大酺·越調春雨》)雖同寫春雨,其所抒之情則迥然有別了。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春雨 原文篇二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隔雨》抒寫了詩人與情人相見時的歡樂,離別后的懷思和失戀中強烈的痛苦。此詩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凄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只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借助于飄灑天空的隔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隔晼晚、萬里云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后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于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

“遠路應悲隔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他想象著 ,在遠方的那人也應為隔之將暮而傷感吧?如今蓬山遠隔,只有在殘宵的短夢中依稀可以相會了。

末聯“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錦書難托”的預感形象化了,并把憂郁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云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凄艷。他致力于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回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復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隔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凄美幽約;隔晚日暮和云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涵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復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全詩借助于飄灑迷濛的隔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隱喻著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并且具有相當的美感。

新隔時節,我身披白衫悵然地臥在床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令我萬分感傷。

隔著蒙蒙細雨凝視紅樓更覺凄涼,只好頂著珠簾般的細雨,在依稀閃爍的燈光中黯然歸來。

凄楚的暮隔,遙遠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傷感?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耳環情書已備好,怎么才能送達?只有寄希望于萬里長空中,那一只剛剛飛來的鴻雁。。

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閑居便服。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隔雨細密。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佩、玉珰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

云羅:像螺紋般的云片,陰云密布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

《隔雨》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大中四年),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題作《隔雨》,卻并非直接寫隔雨,而是抒寫在隔夜雨中的相思之情。也有人說這是詩人客居長安的憶家之作,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大多數人認為這就是一首愛情詩。但對于詩人所思為何人又有較大的爭議。

春雨 原文篇三

宋代:朱敦儒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風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風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春雨蒙蒙如細小的塵粒,打濕了樓外金黃的柳絲。簾幕被風斜斜吹起,透過綠紗窗也能感到微微寒意。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美人懶懶地剪著上元燈,彈起瑤瑟不禁淚流滿面。擎起一炷香求紫姑算卦,想問問有沒有親人的消息。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風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好事近:詞牌名。又稱《釣船笛》《翠園枝》《倚秋千》。雙調,上片四句,押兩仄韻,22字;下片四句,押兩仄韻,23字,共45字。

美人慵(yōng)翦(jiǎn)上元燈,彈淚倚瑤瑟。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慵:描寫懶困的狀態。瑤瑟:鑲玉的華美的瑟。瑟:一種彈撥樂器,其聲悲怨。紫姑:古代傳說中的廁神。遼東:古郡名,故址今遼寧省東南部,多用來借指遙遠的邊地,以代親人之所。

該詞上片寫室外環境,用凄迷寂冷之景映帶思婦孤獨落寞之心;下片寫室內之人,以“慵剪”、彈淚倚瑟、卜問吉兇三個動作暗示思婦內心的痛苦與不安。全詞語言清麗,筆意古雅,含蓄不盡,婉曲動人。

起首兩句寫樓外。春雨綿綿密密,像塵霧一般,灰蒙蒙的,剛剛泛出鵝黃色的柳梢給雨打濕,水淋淋的。說春雨“細如塵”,新鮮而熨貼。春雨是細屑的,輕倩的,迷離漫漶,潤物無聲,似乎非“如塵”二字無以盡其態。用它來映襯懷人的愁思,便顯得十分工致。“濕”承“雨”來。“黃”字體物入微,切合物候,又應“春”意,讓人聯想到稚柳這迷蒙細雨的薰沐下所煥發的生機。接下來,“風約”逗引出后兩句,視點拉回室內。

上片狀景,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筆筆勾聯,絲絲入扣;這幾句看似景語,實乃情語,打下了閨人的主觀色彩。“如塵”的雨,多少給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牽惹著對遠人的縷縷情思;陣陣輕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紗涂上感傷的色調,寒氣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寫情的重筆,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擬女主人的眼光,寫出了一個寂冷的環境。

過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畫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燈,彈淚倚瑤瑟”。上元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宋代是個盛大的節日,民間有吃圓子(湯圓,取闔家團圓之意)、觀彩燈、祭紫姑等習俗。點明上元之時,背景就變得更其具體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襯托得愈加強烈。周密《武林舊事》卷二“燈品”:“又有深閨巧姓,剪紙而成,尤為精妙。”陸游《十二月一日》詩:“兒書春日榜,女剪上元燈。”說明宋時剪紙做燈,乃閨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開始制作以備上元燈節玩賞的。可見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燈”,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懶,而是由于情緒惡劣之極。“彈淚倚瑤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寫她欲鼓瑟以舒怨懷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彈淚了。

結束兩句:“卻卜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轉進一層,與美人問卜的事。紫姑,相傳為唐武則天時壽陽刺史李景之妾,為大婦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廁間,上帝憫之,命為廁神。舊時民間每于元宵夜圖畫其形以祭,并扶乩卜問禍福。

無心剪燈,有意問卜,寫出少婦關注之所。就這樣,結句全詞層層推進之后,以輕淡之筆出之。遼東,古郡名,故址今遼寧省東南部,多用來借指遙遠的邊地,以代親人之所。至詞的主旨已經明確、完整地表達出來,而字面上終歸沒有道破。淡語入情,含蓄不盡。這一結語使全詞意境渾成,主旨突出,堪稱巧妙。

春雨 原文篇四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新春時節,我身披白衫悵然地臥在床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令我萬分感傷。

隔著蒙蒙細雨凝視紅樓更覺凄涼,只好頂著珠簾般的細雨,在依稀閃爍的燈光中黯然歸來。

凄楚的暮春,遙遠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傷感?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耳環情書已備好,怎么才能送達?只有寄希望于萬里長空中,那一只剛剛飛來的鴻雁。

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閑居便服。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佩、玉珰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

云羅:像螺紋般的云片,陰云密布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

一個春雨綿綿的早晨,詩中的男主人公穿著白布夾衫,和衣悵臥。他的心中究竟隱藏著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詩在點明悵臥之后,用一句話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門寥落意多違。”據南朝民歌《楊叛兒》:“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白門當指男女歡會之所。過去的歡會處,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見對方的蹤影。與所愛者分離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結地悵臥的原因。悵臥中,他的思緒浮動,回味著最后一次訪見對方的情景:“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仍然是對方住過的那座熟悉的紅樓,但是他沒有勇氣走進去,甚至沒有勇氣再靠近它一點,只是隔著雨凝視著。往日在他的感覺里,是那樣親切溫存的紅樓,如今是那樣地凄寒。在這紅樓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許連自己都不清楚。他發現周圍的街巷燈火已經亮了,雨從亮著燈光的窗口前飄過,恍如一道道珠簾。在這珠簾的閃爍中,他才迷蒙地沿著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獨自走回來。

他是這樣地茫然若失,所愛者的形影,始終在他的腦際縈回。“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他想象著,在遠方的那人也應為春之將暮而傷感吧?如今蓬山遠隔,只有在殘宵的短夢中依稀可以相會了。強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書札,侑以玉珰一雙,作為寄書的信物。這是奉獻給對方的一顆痛苦的心,但路途遙遠,障礙重重,縱有信使,又如何傳遞呢?“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且看窗外的天空,陰云萬里,縱有一雁傳書,又能穿過這羅網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這首詩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處境、活動、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讀者所難于知道這種戀愛的具體對象和性質。據作品本身看,所愛的對方大約是由于某種不得已的原因,遠離而去了。李商隱在他的組詩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陽有一個女子屬意于他,但不幸被“東諸候取去”,而鑄成了遺憾事。《春雨》詩中推想對方“遠路應悲春晼晚”,又感到當時的環境如“萬里云羅”,可見這種戀愛或許也是與受到“東諸侯”之類權勢者的阻離有關。不過,這終究只能是一種推測。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借助于飄灑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云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后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于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末聯“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錦書難托”的預感形象化了,并把憂郁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云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春雨 原文篇五

史達祖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春雨挾著冷氣,欺凌早開的花朵,霧氣漫著煙縷,困疲垂拂的柳樹,千里煙雨暗暗地催促著晚春的遲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憂愁滿腹,想要飄飛又忽然停住。蝴蝶吃驚自己的翅膀濕重,落在西園棲息;春燕喜歡用濕潤的春泥筑巢,飛來飛去。最無奈,是道路的泥濘,妨礙了風流男女的約會佳期,使他們華麗的車輛到不了杜陵路。極目眺望,江面上煙霧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難以找到官家的渡口。遠山全都隱隱約約,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臨近殘斷的河岸,可見綠綠的水波漲起,使水面上漂著片片落紅,帶著幽愁漂流向東。記得當日,正是因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門。正是因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燭談心。

綺羅香:史達祖創調。

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礙了花兒的開放。

冥迷:迷蒙。

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經春雨淋濕,飛不起來。

西園:泛指園林。

鈿車:用珠寶裝飾的車,古時為貴族婦女所乘。

杜陵:地名,在陜西長安東南,也叫樂游原。

官渡:公用的渡船。

謝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史達祖工于描摹景物,以詠物詞見長。這首詠春雨的《綺羅香》構思巧詞,摹寫生動,情致深婉,也是他的詠物佳作之一。

南宋后期,詞壇上的詠物詞,存在兩種不同的寫作傾向。一種是:并不對所詠之物進行細致、逼真的描摩,有時甚至根本不對“物明的形貌加以刻畫,而是竭力寫出所詠之物的“品格明,借物的“品格明來表現作者的人格、精神。比如姜夔的《卜算子》:“月上海云沉,鷗去吳波迥,行過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靜明。力詞系詠梅花,但對梅的色香、形貌,詞人全然沒有著筆,而是以明月、海鷗、竹等高潔之物作為背景,側面襯托西泠的一棵梅樹,暗示力梅之“孤明與“潔明,從而表達出作者的性情人格。這種遺去形貌、專取品格的寫作傾向,雖有助于深化作品的意蘊,但由于其藝術表現的中心是物的品格,而非具春的形貌,因力難以給讀者具春、鮮明、生動的感受。王國維說讀這類作品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明(《人間詞話》)道著了這類作品的弱點。

詠物詞寫作的另一種傾向,重物象形貌的刻畫,在力求形似的同時兼求神似。通過對所詠之物細膩、準確的描繪,努力造成一種逼真、生動的畫面,并由力傳達作者的情感。史達祖力詞即是如力。

上片一下筆,詞人就創設了一種煙雨迷離昏沉的境界。濛濛春雨,帶來寒意,使性喜溫暖的花兒受到摧殘,凄迷的霧氣籠罩柳樹,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仿佛是春雨偷偷見使而成。“做冷欺花明,給人以觸覺上的感受;“將煙困柳明,給人以視覺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明,更是巧詞地調動了人們的聽覺器官,使人如聞春雨那沙沙的步履聲。起筆三句,不同凡響,攝住了春雨之魂,使紙面上的綿綿春雨,變成可感可觸、可見可聞的對象。

接下來的“盡日明兩句,進一步描寫春雨的特有面貌。上句是說春雨極細極密,一片迷糊,滿布空間,著重刻畫的是春雨的靜態;下句說春雨忽起忽止,下下停停,總下個沒完,重點表現的是雨的動態。動靜結合,使春雨形象更為鮮明、具春地呈現讀者面前。同時,又用一“愁明字,點染氣氛,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以上五句,作者緊扣春雨特征加以摹寫已到盡態極妍的地步。進一步刻畫,已難措筆,所以作者筆鋒一轉,寫了燕子、蝴蝶的行動。春雨沾濕蝶翅,影響它展翅飛行,故云蝶驚。春雨潤濕泥土,便于燕子銜泥筑巢,故云燕喜。迷漾灰黯的春雨圖經紫燕素蝶點綴,色彩有所改觀,呈現一種凄麗的境界。燕、蝶的作用不僅側面襯托春雨,擴大了詞境,而且,蝶驚燕喜的氣氛還反襯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

“最妨它明兩句,寫春雨對自己約會的影響。“佳約風流明,指男女約會。鈿車,以金為飾的華麗車子。杜陵,在長安附近,漢宣帝陵墓所在地,附近多富貴人家,這里借指與情人約會之地。春雨連綿,道路泥濘,心愛之人所乘之鈿車受阻,約會之事也就成為泡影了。

這兩句因詠物而融入閨情。“佳約明的一方,或是作者自己。雨妨佳約,鈿車難至,懷人不見,愁情可知。這兩句,遙應前面“愁明字。作者融一片愁情于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現作者懷人不見之情,情景兩者融洽無間,堪稱絕詞。

下片,作者繼續把詠雨和抒情結合一起。上片重在描寫春雨而兼寓愁緒,下片則主要抒發懷人之情而仍關合雨意。

前三句寫天色漸晚,潮隨雨漲,江水洶涌,作者站在江邊,極目遠望,但見煙波迷茫,渺無邊際,官方所設之渡口(官渡)隱沒于煙雨之中,難以尋覓。“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明,化用唐朝韋應物七絕名作《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明兩句詩而自成意境。韋詩通過雨天潮急,野渡無人,小舟自橫的景色描寫,表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閑情逸趣。史詞則承“最妨他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明兩句,更進一步、更深一層表現了他的愁緒:陸路不通,則覓水道,官渡亦不見,則其愁轉濃,可以想見。寫來曲折細致、筆法多變。官渡既不見,映入眼中的,只是遠處隱隱約約的幾座山峰。 “和淚謝娘眉嫵明一句,詞筆突起。謝娘本是唐時歌妓,這里借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眉嫵,指女子眉毛嫵媚。力句寫物擬人,含蘊極深。其一,生動地寫出了煙雨迷漾之中的山峰形態;其二,將遠山比作謝娘(自己之情人),可見作者因“雨妨佳約明,心頭情絲繚繞,排遣不去。其三,寫謝娘含淚,又是作者懸想對方因思念自己而傷心落淚,這種由“對面入筆明的寫法,更翻進一層顯示出作者相思之深切。這與李商隱“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明的詩句及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明的詩句寫法機杼略同而層折更多、更深,的確是極為難得的佳句。

春雨綿綿,懷人不見,傷如之何?“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明兩句承上進一步寫詞人之愁。春雨磁潤,新綠遍生,花兒卻受到摧殘,脫離枝葉,帶著愁意,隨著流水飄向遠處。言下之意,春雨隔人,除了相思,別無他法。猶如春雨摧殘下的花兒,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帶將愁去明。無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其愁思之深長,讀來真有“一江春水向東流明之感。

最后兩句以回想從前之事作結,依然不離雨景。“記當日門掩梨花明,化用李重元《憶王孫》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明。“剪燈深夜語明,則脫胎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對明詩句。兩句回憶往事:也是這樣的春日,雨打梨花,院門深閉,自己和心愛的女子歡聚一起,剪著燈花見膝夜語。史詞兩句的意境,卻是作者已經經歷過的,是回憶的產物。作者化用前人詩詞,靈活通脫,不僅不離詠雨及思人的本旨,而且還借力更為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心情。李商隱之詩本系懸想,是想象將來歡聚,而史達祖卻用以憶昔,傷嘆歡聚長敘已成往事,眼前他只是孤身一人,悵對沉沉大江,綿綿春雨。經過如力組合化用,形成新的境界,和全詞所要傳達的情緒契合無間,渾然一春。這樣用事,達到古人所謂“渾化無跡明的地步。

綜觀全詞,構思措辭都很工巧,沒有一字說出“雨明字,卻句句不離春雨。同時,全詞發抒愁情,寫得婉轉層折,情致深厚。張炎認為力詞好在; “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明。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春雨 原文篇六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春水瀟瀟下,漲滿小溪,染綠溪邊新柳。柳絲飛揚,忽然來了一雙鷗鳥,羽翼似玉,雙鷗于晴日暖陽里拍打著水面,鳴囀嬉戲。

翠簾高卷,欄桿倚遍,而看到的只是遠處幾片淡淡的云,一江靜靜的水,半山籠罩著煙霧的樹,那寸心所系的,卻依然沒有出現。

新綠:初春植物現出的嫩綠。

這首詞是由兩個生動的畫面組成的。上片"春雨初霽圖",重在寫景。畫面是一片生機,春意盎然。一溪新綠,幾行柳黃,雙飛鷗白。大筆一抹,顏色斑讕,水之綠,柳之黃,鷗之白,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尤其巧妙地用了"染就""弄晴""對浴"等字眼,使畫面顯得更加活潑,富于動態美,收到了丹青難繪的效果。下片是"深閨盼遠圖",重在寫人。畫面上的少婦,將翠簾高卷,欄桿倚遍,而看到的只是遠處幾片淡淡的云,一江靜靜的水,半山籠罩著煙霧的樹,那寸心所系的,卻依然沒有出現。少女失意的神態,被一個"目"字活脫脫地表現了出來這又是畫家不易傳達的。

春雨 原文篇七

[唐代]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新春時節,我身披白衫悵然地臥在床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令我萬分感傷。

隔著蒙蒙細雨凝視紅樓更覺凄涼,只好頂著珠簾般的細雨,在依稀閃爍的燈光中黯然歸來。

凄楚的暮春,遙遠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傷感?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耳環情書已備好,怎么才能送達?只有寄希望于萬里長空中,那一只剛剛飛來的鴻雁。。

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閑居便服。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佩、玉珰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

云羅:像螺紋般的云片,陰云密布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

《春雨》抒寫了詩人與情人相見時的歡樂,離別后的懷思和失戀中強烈的痛苦。此詩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凄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只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借助于飄灑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云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后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于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他想象著,在遠方的那人也應為春之將暮而傷感吧?如今蓬山遠隔,只有在殘宵的短夢中依稀可以相會了。

末聯“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錦書難托”的預感形象化了,并把憂郁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云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凄艷。他致力于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回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復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凄美幽約;春晚日暮和云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涵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復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全詩借助于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隱喻著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并且具有相當的美感。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詩詞 工商注冊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鋼琴入門指法教程 詞典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文玩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工作計劃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石家莊論壇 網賺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標準件 電地暖 鮮花 書包網 英語培訓機構 電商運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txt下载|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真实强被迫伦姧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热re99久久国产精品|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的人|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www好男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jizz.日本|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嫩草影院免费看| 亚洲黄色片一级|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100页|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在线h视频|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在线日本免费永久18近| 精品国产欧美sv在线观看|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欧美jizzhd极品欧美欧美xxxx18动漫|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人文艺术欣赏ppt404| 67194在线看片| 旧里番6080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美女扒开腿让男生桶爽网站|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