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灑”的成語(18個(gè))
本文整理了灑狗血、瀟瀟灑灑、揮灑自如等含“灑”的成語18個(gè),其中“灑”開頭的成語8個(gè),“灑”結(jié)尾的成語3個(gè),“灑”在中間的成語7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灑”開頭的成語【第1句】:灑狗血[sǎ gǒu xuè]
【解釋】形容演員脫離情節(jié)而賣弄技巧或作一些過火表演。
【第2句】:灑灑瀟瀟[sǎ sǎ xiāo xiāo]
【解釋】猶落落大方。
【出處】元·湯式《一枝花·題白梅深處》套曲:“厭桃香灼灼夭夭,伴松篁?yàn)t瀟。”
【示例】他出落得灑灑瀟瀟。
【第3句】:灑心更始[sǎ xīn gèng shǐ]
【解釋】猶言改過自新。自改正錯(cuò)誤,重新做起。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謀反大逆不道諸犯,不當(dāng)?shù)蒙饨猿瑢⑴c士大夫?yàn)⑿母肌!?/p>
【第4句】:灑釅春濃[jiǔ yàn chūn nóng]
【解釋】釅:味厚,味濃。酒味醇美,春意盎然。形容美好圓滿的時(shí)刻。
【出處】唐·曹唐《小游仙》:“酒釅春濃瓊草齊,真公飲散醉如泥。”
【第5句】: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sà sǎo yìng duì jìn tuì]
【解釋】灑掃:河水掃地,泛指家務(wù)事;進(jìn)退:迎送客人之類的禮節(jié)。舊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長、客人面前應(yīng)做的起碼的事。
【出處】《論語·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dāng)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則可矣,抑未也。”
【示例】二儀之奠,日月星辰之紀(jì),氓庶之生成,鬼神之情狀,草木鳥獸之成若,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之瑣,皆吾性分之所有事。 ——清·曾國藩《書學(xué)案小識后》
【第6句】:灑掃應(yīng)對[sǎ sào yìng duì]
【解釋】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shí)代儒家教育、學(xué)習(xí)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
【出處】宋·朱熹《〈大學(xué)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xué),而教之以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
【示例】圣人之道,貫徹上下,自灑掃應(yīng)對,以至均平天下,其事理一也。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
【第7句】:灑淚而別[sǎ lèi ér bié]
【解釋】流著淚告別。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眾人都在江邊,安排行枷,取酒食上船餞行,當(dāng)下眾人灑淚而別。”
【示例】秦老手提一個(gè)小白燈籠,直送出村口,灑淚而別。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第8句】:灑灑洋洋[sǎ sǎ yáng yáng]
【解釋】灑灑:明白、流暢的樣子;洋洋:盛大、眾多的樣子。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xù)不斷。
【出處】《韓非子·難言》:“所以難言者,言順此滑澤,洋洋灑灑,則見以為華而不實(shí)。”
【示例】則至今猶如天之無云,水之無波,樹之無風(fēng),而紙之無字,亦安望有此灑灑洋洋奇奇怪怪五十余萬言耶? ——清·陳森《品花寶鑒》序
“灑”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瀟瀟灑灑[xiāo xiāo sǎ sǎ]
【解釋】指人的舉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64回:“瀟瀟灑灑,密密沉沉。瀟瀟灑灑,如天邊附落明珠;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懸滾浪。”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然后挑了個(gè)空閑的日子,輕裝簡從,瀟瀟灑灑地去看羅四姐的母親。”
【第2句】:洋洋灑灑[yáng yáng sǎ sǎ]
【解釋】洋洋:盛大、眾多的樣子;灑灑:明白、流暢的樣子。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xù)不斷。
【出處】《韓非子·難言》:“所以難言者,言順此滑澤,洋洋灑灑,則見以為華而不實(shí)。”
【示例】局面詢問也用不著洋洋灑灑的大文章。 ——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來賓”的建議》
【第3句】:風(fēng)流瀟灑[fēng liú xiāo sǎ]
【解釋】英俊有才華,氣度超脫。
【出處】明·徐復(fù)祚《紅梨記·投雍》:“素娘,似你這般風(fēng)流瀟灑,如花似玉,向在風(fēng)塵,知心有幾。”
【示例】臭花娘見他美如冠玉,風(fēng)流瀟灑的,必里也十分愛慕,巴不得要他送上大門。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
“灑”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揮灑自如[huī sǎ zì rú]
【解釋】揮:揮筆;酒:灑墨。形容畫畫、寫字、作文,運(yùn)筆能隨心所欲。
【出處】唐·李頎《贈(zèng)張旭》:“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示例】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第2句】:整簍灑油,滿地揀芝麻[zhěng lǒu sǎ yóu,mǎn dì jiǎn zhī má]
【解釋】簍:竹簍子。形容不看大處,卻只注重小利。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回:“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揀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咧!一個(gè)簍能值幾何?一分家私省了,豈不樂嗎!”
【第3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lí míng jí qǐ,sǎ sǎo tíng chú]
【解釋】黎明:天剛亮;庭:廳堂;除:臺階。天剛亮就起來,打掃庭堂院落。指治家過日子很勤謹(jǐn)。
【出處】明·朱伯廬《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
【第4句】:敲髓灑膏[qiāo suǐ sǎ gāo]
【解釋】比喻傾家蕩產(chǎn)。
【出處】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其最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親屬,一曰官之仆隸,是四種人……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
【第5句】:襟懷灑落[jīn huái sǎ luò]
【解釋】襟懷:胸懷;灑落:灑脫。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出處】宋·周必大《益公題跋·三·跋唐子西貼》:“不妄與人交,而襟懷灑落,人自受之。”
【第6句】:瀟灑風(fēng)流[xiāo sǎ fēng liú]
【解釋】氣度超脫,風(fēng)度大方。亦作“風(fēng)流瀟灑”。
【出處】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幾年蹤跡嘆江湖,瀟灑風(fēng)流人怎知。”
【示例】臭花娘見他美如冠玉,瀟灑風(fēng)流的,心里也十分愛慕。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
【第7句】:相門灑掃[xiàng mén sǎ sǎo]
【解釋】相:宰相、丞相、相國。在宰相門前掃地。形容干求有術(shù)。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齊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時(shí),欲求見齊相曹參,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dú)早夜掃齊相舍人門外。”
【示例】世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掃豈無人。 ——清·錢謙益《吉水公總憲詣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