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嬰”的成語(7個(gè))
本文整理了嬰鱗獲罪、晏嬰之狐裘等含“嬰”的成語7個(gè),其中“嬰”開頭的成語4個(gè),“嬰”在中間的成語3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嬰”開頭的成語【第1句】:嬰鱗獲罪[yīng lín huò zuì]
【解釋】嬰:觸犯;鱗:朝相反方向長的鱗。因朝向反方向長的鱗而獲罪。比喻臣子因進(jìn)諫觸犯皇帝而獲罪。
【出處】《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第2句】:嬰城自保[yīng chéng zì bǎo]
【解釋】嬰:纏繞,圍繞。倚仗城墻可達(dá)到保全自身的目的。
【出處】《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第3句】:嬰城固守[yīng chéng gù shǒu]
【解釋】嬰:圍繞;嬰城:據(jù)城。據(jù)守城池牢固設(shè)防。
【出處】東漢·班固《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
【示例】國安焚銅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嬰城固守。 ——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給事中吳公墓志銘》
【第4句】:嬰城自守[yīng chéng zì shǒu]
【解釋】嬰:纏繞,圍繞。倚仗城墻可達(dá)到堅(jiān)守的目的。
【出處】《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宋書·蔡興宗傳》:“安都聞大軍過淮,嬰城自守,要取索虜。”
【示例】胤軍次仲橋,石生嬰城自守,飛使向襄國乞援。 ——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嬰”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晏嬰之狐裘[yàn yīng zhī hú qiú]
【解釋】晏嬰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比喻生活節(jié)儉。
【出處】《禮記·檀弓下》:“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車一乘。”
【第2句】:教婦初來,教兒嬰孩[jiào fù chū lái,jiào ér yīng hái]
【解釋】指對一個(gè)人施加教育應(yīng)該及時(shí)及早。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第3句】:北宮嬰兒[běi gōng yīng ér]
【解釋】北宮:古代王后所居之宮;嬰兒:指齊國孝女嬰兒子。用作孝女的代稱。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