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佐”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佐饔得嘗、王佐之才等含“佐”的成語6個,其中“佐”開頭的成語3個,“佐”在中間的成語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佐”開頭的成語【第1句】:佐饔得嘗[zuǒ yōng dé cháng]
【解釋】比喻助人為善者得善報。
【出處】《國語·周語下》:“佐饔者得嘗焉,佐斗者傷焉。”
【示例】王子晉云:'佐饔得嘗,佐斗得傷。’此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
【第2句】:佐國之謀[zuǒ guó zhī móu]
【解釋】佐:協助;謀:謀略。協助治國的謀略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第五倫傳》:“拔于囚虜之中,信其佐國之謀。”
【第3句】:佐雍得嘗[zuǒ yōng dé cháng]
【解釋】比喻助人為善,自己也分享光榮。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王子晉云:'佐雍得嘗,佐斗得傷。’此書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佐”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王佐之才[wáng zuǒ zhī cái]
【解釋】佐:輔佐。輔佐帝王成就大業的才干。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贊》:“劉向稱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回。”
【示例】當朝一見,許其王佐之才,行路相逢,知其美人之贈。 ——唐·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
【第2句】:君臣佐使[jūn chén zuǒ shǐ]
【解釋】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藥處方中的各味藥的不同作用。
【出處】《神農本草經》:“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示例】開中藥處方時,要安排好各味藥的君臣佐使關系。
【第3句】:王佐之材[wáng zuǒ zhī cái]
【解釋】佐:輔助。指有輔佐帝王創業治國的才能。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贊》:“劉向稱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