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騰”的成語(47個)
本文整理了騰蛟起鳳、熱血沸騰、蜚英騰茂等含“騰”的成語47個,其中“騰”開頭的成語7個,“騰”結(jié)尾的成語13個,“騰”在中間的成語2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騰”開頭的成語【第1句】:騰蛟起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釋】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
【示例】看今秋步月登云,到來春騰蛟起鳳。 ——明·馮惟敏《桂枝香·贈妓桂香》
【第2句】:騰聲飛實(shí)[téng shēng fēi shí]
【解釋】傳揚(yáng)名聲與功業(yè)。使名實(shí)俱得傳揚(yáng)。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歲月飄忽,性靈不居,騰聲飛實(shí),制作而已。”
【第3句】:騰達(dá)飛黃[téng dá fēi huáng]
【解釋】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同“飛黃騰達(dá)”。
【出處】清·黃鈞宰《金壺淚墨·鴛鴦印傳奇始末》:“女初聞生至,私念九年之別,如彼其才,或者登金馬,躡玉堂,為文學(xué)清華之選,不則風(fēng)云際會,騰達(dá)飛黃,意中事耳。”
【示例】就中若講人品心地,卻只有我這安學(xué)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貴,不能騰達(dá)飛黃。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第4句】:騰焰飛芒[téng yàn fēi máng]
【解釋】指光芒四射。
【出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昧爽放舟,曉色蒸霞,層嵐開藻,既而火輪涌起,騰焰飛芒。”
【第5句】:騰云駕霧[téng yún jià wù]
【解釋】乘著云,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shù)的人乘云霧飛行,后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fā)昏。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云,臂生兩翅,飛出獄院。”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騰云駕霧,遨游四海,行樂千山。”
【示例】這簡直不是馬,是一條騰云駕霧的白龍!一條白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第6句】:騰空而起[téng kōng ér qǐ]
【解釋】騰空:向天空飛升。向高空升起。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見那女子撥轉(zhuǎn)馬頭,那馬即騰空而起,倏忽不見。”
【示例】頓時化作一股煙霧騰空而起
【第7句】:騰騰兀兀[téng téng wū wū]
【解釋】猶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出處】唐·白居易《題石山人》詩:“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唐·方干《陽亭言事獻(xiàn)漳州于使君》詩:“重疊山前對酒樽,騰騰兀兀度朝昏。”
【示例】騰騰兀兀步遲遲,兆朕消磨只自知。 ——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之十三
“騰”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熱血沸騰[rè xuè fèi téng]
【解釋】比喻激情高漲。
【出處】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樣地受感動,怎樣地?zé)嵫序v。”
【示例】游行的人們個個都是熱血沸騰。
【第2句】:殺氣騰騰[shā qì téng téng]
【解釋】殺氣:兇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要?dú)⑷说膬春輾鈩荨?/p>
【出處】元·無名氏《氣英布》第四折:“殺氣騰騰蔽遠(yuǎn)空,一聲傳語似金鐘,兩家賭戰(zhàn)分成敗,只在來人啟口中。”
【示例】監(jiān)獄內(nèi)殺氣騰騰,突然充滿了火藥氣味。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第3句】:萬馬奔騰[wàn mǎ bēn téng]
【解釋】成千上萬匹刀在奔跑騰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錢多處白丁橫帶》:“空中如萬馬奔騰,樹杪似千軍擁沓。”
【示例】外面的萬馬奔騰似的爆竹聲送進(jìn)他的耳朵里來。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來。 ——巴金《家》十三
【第4句】:窮折騰[qióng zhē téng]
【解釋】翻來覆去地做某事,沒有任何效果。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整天就是搞這運(yùn)動那運(yùn)動,窮折騰個沒完!”
【示例】他只是窮折騰罷了。
【第5句】:物議沸騰[wù yì fèi téng]
【解釋】議論紛紛,指輿論強(qiáng)烈。
【出處】宋·蘇舜欽《詣匭疏·景祐五年》:“降麻之后,物論沸騰,故疾纏其身,災(zāi)仍于國。”
【示例】物議沸騰,畏堂莫敢與難。 ——《明史·陳鼎傳》
【第6句】:上下翻騰[shàng xià fān téng]
【解釋】使上升又落下。
【示例】我的心情上下翻騰,久久不能平靜。
【第7句】:迂腐騰騰[yū fǔ téng téng]
【解釋】迂腐:言行謹(jǐn)慎不敢超越舊規(guī)。形容固執(zhí)保守,不通世故。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十八回:“依晚生看去,莫某人還不至于如此;不過頭巾氣太重,有點(diǎn)迂腐騰騰的罷了。晚生看他世情都還不甚了了,太尊所說種種,他未必去做。”
【示例】之乎者也,滿口不絕,弄得迂腐騰騰,毫無實(shí)學(xué)經(jīng)濟(jì)。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十八回
【第8句】:慢慢騰騰[màn màn tēng tēng]
【解釋】形容運(yùn)動非常緩慢。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一路上,他由著牛的性子走,并不催促它,因此慢慢騰騰,三十里走了將近雙水村了。”
【示例】他趕著牛車在回家的路上慢慢騰騰地走著。
【第9句】:民怨沸騰[mín yuàn fèi téng]
【解釋】人民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民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tǒng)治怨恨到了極點(diǎn)。
【出處】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騰,喪國亡身者。”
【示例】上半年在那里辦過幾個月厘局,不該應(yīng)要錢的心太狠了,直弄得民怨沸騰,有無數(shù)商人來省上控。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回
【第10句】:士飽馬騰[shì bǎo mǎ téng]
【解釋】軍糧充足,士氣旺盛。
【出處】唐·韓愈《平淮西碑》:“士飽而歌,馬騰于槽。”
【示例】且兩年中士飽馬騰,支應(yīng)不匱,亦有微勞。 ——清·馮桂芬《與吉撫部書》
【第11句】:物論沸騰[wù lùn fèi téng]
【解釋】物論:眾人的議論。指輿論強(qiáng)烈。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憲宗長慶元年》:“播纖邪,物論沸騰,不可以污臺司。”
【示例】今者物論沸騰,怨讟交至,公議所在,亦知之矣。 ——《宋史·蘇軾傳》
【第12句】:熱氣騰騰[rè qì téng téng]
【解釋】熱氣蒸騰的樣子。形容氣氛熱烈或情緒高漲。
【出處】清·李寶嘉《中國現(xiàn)在記》第十一回:“只見小和用一個小托盤托了幾碗蓋碗茶,熱氣騰騰的端過來。”
【示例】中國是處在大革命中,全中國熱氣騰騰。 ——毛澤東《丟掉幻想,準(zhǔn)備斗爭》
【第13句】:毛毛騰騰[máo máo tēng tēng]
【解釋】形容不沉著,慌里慌張。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91回:“見他們毛毛騰騰,北俠看著,有點(diǎn)詫異。”
【示例】請不要毛毛騰騰地處理事情。
“騰”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蜚英騰茂[fēi yīng téng mǎo]
【解釋】英:英華之聲,指名聲;茂:茂盛之實(shí),指實(shí)際。稱頌人的聲名事業(yè)日盛。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俾萬世得激清流,揚(yáng)微波,蜚英聲,騰茂實(shí)。”
【示例】吾弟蜚英騰茂,下筆如神,不須謙讓,請就揮毫。 ——明·孫梅錫《琴心記·賚金買賦》
【第2句】:龍騰虎躑[lóng téng hǔ zhí]
【解釋】比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dāng)。同“龍騰虎蹴”。
【出處】諍民《五月二十一日上諭恭注》:“有拿破侖之龍騰虎躑,而后率輕躁之拉丁人震懾全歐。”
【第3句】:薄海騰歡[bó hǎi téng hān]
【解釋】薄:逼迫;海:四海;薄海:指海內(nèi)外。海內(nèi)外翻騰著歡樂的浪潮。
【第4句】:虎嘯風(fēng)生,龍騰云起[hǔ xiào fēng shēng,lóng téng yún qǐ]
【解釋】猛虎長鳴,則大風(fēng)四起;蛟龍騰躍,則云彩出現(xiàn)。比喻英雄人物順時而現(xiàn),并對社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也指豪杰奮起,大展宏圖。
【出處】《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生風(fēng),龍騰云起,英賢奮發(fā),亦各因時。”
【第5句】:慢騰斯禮[màn téng sī lǐ]
【解釋】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xiàn)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同“慢條斯理”。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復(fù)命的,怎么還你們慢騰斯禮的呢?”
【第6句】:龍騰虎踞[lóng téng hǔ jù]
【解釋】勢力強(qiáng)盛,雄據(jù)一方。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欽士》:“彼雖降高抑滿,以貴下賤,終亦并目以遠(yuǎn)其明,假耳以廣其聰,龍騰虎踞,宜其然也。”
【第7句】:飛黃騰達(dá)[fēi huáng téng dá]
【解釋】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dá):上升,引伸為發(fā)跡,宦途得意。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示例】他進(jìn)過種種培植新政人才的講習(xí)班和訓(xùn)練班,雖然結(jié)果沒有一項(xiàng)使他飛黃騰達(dá)。 ——沙汀《防空》
【第8句】:飛聲騰實(shí)[fēi shēng téng shí]
【解釋】飛:飛揚(yáng);騰:上升。指名聲和實(shí)際都好。
【出處】《周書·邵惠公顥等傳論》:“其茂親則有魯衛(wèi)、梁楚,其疏屬則有凡蔣、荊燕,咸能飛聲騰實(shí),不泯于百代之后。”
【示例】咸能飛聲騰實(shí),不滅于百代之后。 ——《北史·周宗室傳》
【第9句】:龍騰虎蹴[lóng téng hǔ cù]
【解釋】比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dāng)。
【出處】清·魏源《圣武記》卷一:“[太祖]與一弟三侍衛(wèi)棄軍先進(jìn),渡河沖陣,龍騰虎蹴以四人敗敵八百。”
【第10句】:蘭桂騰芳[lán guì téng fāng]
【解釋】蘭桂:芝蘭和丹桂,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孫顯貴發(fā)達(dá)。
【出處】清·程允升《幼學(xué)故事瓊林·祖孫父子》:“子孫發(fā)達(dá),謂之蘭桂騰芳。”
【第11句】:骨騰肉飛[gǔ téng ròu fēi]
【解釋】騰:跳躍。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飄蕩。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骨騰肉飛,拊膝數(shù)百里。”
【示例】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矯捷如神,萬無莫當(dāng)。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四回
【第12句】:煙霧騰天[yān wù téng tiān]
【解釋】像濃煙霧氣向上升騰翻滾一樣。形容鬧騰得十分兇。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七回:“平生絕無嗜好,惟有敬信鬼神,是他獨(dú)一無二的事,家里頭供的甚么齊天大圣、觀音菩薩,亂七八糟的,鬧了個煙霧騰天。”
【示例】一個捶背,一個揉胸,又有一個拿飯湯,又有一個倒開水,鬧得七手八腳,煙霧騰天。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六回
【第13句】:奔騰澎湃[bēn téng péng pài]
【解釋】奔騰:飛奔疾馳;澎湃:波濤沖擊聲。形容聲勢極大。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2回:“中間一道大溜,卻仍奔騰澎湃,有聲有勢。”
【第14句】:龍騰虎嘯[lóng téng hǔ xiào]
【解釋】聲勢壯盛的樣子。
【出處】明·陳子龍《望下邳作七言古》:“龍騰虎嘯勢莫當(dāng),誰知芒碭云飛揚(yáng)?”
【示例】旌旗招展,圍場橫開,龍騰虎嘯,不足比其雄。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
【第15句】:蜚黃騰達(dá)[fēi huáng téng dá]
【解釋】騰達(dá):上升。形容駿馬的飛馳。比喻官職地位升得很快。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二回:“恭喜世兄一舉成名,蜚黃騰達(dá)。”
【第16句】:起鳳騰蛟[qǐ fèng téng jiāo]
【解釋】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
【示例】但說維新氣象,已經(jīng)起鳳騰蛟。 ——清·遁廬《童子軍·插旗》
【第17句】:駕霧騰云[jià wù téng yún]
【解釋】乘著云,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shù)的人乘云霧飛行,后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fā)昏。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云,臂生兩翅,飛出獄院。”
【示例】馬夫把鞭一晃,那車便如駕霧騰云一般的快。 ——《負(fù)曝閑談》第19回
【第18句】:龍騰豹變[lóng téng bào biàn]
【解釋】比喻議論風(fēng)發(fā),能言善變。
【出處】唐·盧照鄰《五悲·悲才難》:“高談則龍騰豹變,下筆則煙飛霧凝。”
【第19句】:飛升騰實(shí)[fēi shēng téng shí]
【解釋】飛:飛揚(yáng);騰:上升。指名聲和實(shí)際都好。
【第20句】:龍騰鳳集[lóng téng fèng jí]
【解釋】比喻王業(yè)興盛,英雄會合。
【出處】前蜀·貫休《相和歌辭·蒿里》:“氣凌云天,龍騰鳳集,盡為風(fēng)消土吃,狐掇蟻拾。”
【第21句】:金鑼騰空[jīn luó téng kōng]
【解釋】金鑼:比喻太陽;騰:上升。比喻太陽高照。
【出處】陶糓《清異錄·天文·潤骨丹》:“冬日云:金鑼騰空,映檐白醉。”
【第22句】:龍騰虎躍[lóng téng hǔ yuè]
【解釋】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出處】唐·嚴(yán)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fēng)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示例】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堅信只要度過這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zhuǎn),任自己龍騰虎躍。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第23句】:飛黃騰踏[fēi huáng téng tà]
【解釋】形容馬的飛馳。后多比喻官職地位升得很快。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示例】飛黃騰踏有天倪,紫電轉(zhuǎn)盼天山低。 ——元·陳賡《武善夫桃源圖》詩
【第24句】:龍騰虎擲[lóng téng hǔ zhì]
【解釋】比喻勇猛沖擊,勢不可當(dāng)。同“龍騰虎蹴”。
【出處】清·夏清貽《何日醒·東三省》:“戰(zhàn)鼓三撾,龍騰虎擲挪。”
【第25句】:雷騰云奔[léi téng yún bēn]
【解釋】騰:跳躍。形容速度極快。
【出處】唐·柳宗元《興州江運(yùn)記》:“雷騰云奔,百里一瞬。”
【第26句】: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解釋】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出處】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diào)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第27句】: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解釋】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dāng)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