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值”的成語(18個)
本文整理了矩周規(guī)值、月值年災(zāi)等含“值”的成語18個,其中“值”結(jié)尾的成語9個,“值”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值”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矩周規(guī)值[jǔ zhōu guī zhí]
【解釋】矩:曲尺,古代畫方的工具;周:密合;規(guī):即圓規(guī),畫圓的工具;值:適當(dāng)。形容結(jié)合的周密適當(dāng),一點也無差缺。
【出處】晉·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逷彼前文,矩周規(guī)值。”
【第2句】:一錢不值[yī qián bù zhí]
【解釋】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無所發(fā)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示例】其中更生出無數(shù)謠言,添了無數(shù)假話,竟把個瞿耐庵說得一錢不值,恨不得早叫這個瘟官離任才好。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回
【第3句】:年該月值[nián gāi yuè zhí]
【解釋】指命中注定的時辰。
【第4句】:分文不值[fēn wén bù zhí]
【解釋】形容毫無價值。
【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漳州保福院從展禪師》:“有人贊嘆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輕毀此事分文不值。”
【示例】這個東西分文不值。
【第5句】:分毫不值[fēn háo bù zhí]
【解釋】形容沒有任何價值。同“分文不直”。
【出處】《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間信佛者多,謗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虛無,專辟佛教,說我等寂滅門中,分毫不值。”
【第6句】:半文不值[bàn wén bù zhí]
【解釋】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12回:“倘若事事讓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示例】這個東西半文不值。
【第7句】:狗屁不值[gǒu pì bù zhí]
【解釋】指毫無價值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23回:“像此等腳,他便是真正三寸金蓮,實連半個狗屁不值。”
【第8句】:一文不值[yī wén bù zhí]
【解釋】指毫無價值。
【出處】明·畢魏《三報恩·罵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示例】有時說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時將校對者罵得一文不值。 ——魯迅《而已集·讀書雜談》
【第9句】:天值地值[tiān zhí dì zhí]
【解釋】指某種物品價格便宜,完全值得。
【示例】這么好的東西才5元,天值地值。
“值”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月值年災(zāi)[yuè zhí nián zāi]
【解釋】指時運不濟(jì)而遭災(zāi)禍。
【出處】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問甚么撞著喪們,管甚么逢著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災(zāi),拼死在鶯花寨。”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zāi)。
【示例】料應(yīng)他衣絕祿盡,時乖運拙,月值年災(zāi)。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
【第2句】:不值一顧[bù zhí yī gù]
【解釋】顧: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第3句】:一字值千金[yī zì zhí qiān jīn]
【解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示例】古人說一字值千金,我卻值不上七兩。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二十九回
【第4句】:不值一哂[bù zhí yī shěn]
【解釋】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
【出處】魯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進(jìn)革命論者》:“凡大隊的革命軍,必須一切戰(zhàn)士的意識都十分正確、分明,這才是真正的革命軍,否則不值一哂。”
【第5句】:價值連城[jià zhí lián chéng]
【解釋】連城:連在一起的許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示例】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寶,價值連城。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十回
【第6句】:不值一錢[bù zhí yī qián]
【解釋】比喻毫無價值。
【出處】《史記·魏其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
【示例】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詬,不值一錢,憲體至是掃地矣。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御史大夫被論》
【第7句】:不值一笑[bù zhí yī xiào]
【解釋】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一哂”。
【出處】清·王韜《笑強(qiáng)弱論》:“觸斗蠻爭,由造物主觀之,不值一笑。”
【示例】又接得匿名信件,約有數(shù)通,多半措辭荒謬,不值一笑。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21回
【第8句】:不值一談[bù zhí yī tán]
【解釋】不值得談?wù)摗?/p>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云散》:“但對胡雪巖來說,這數(shù)目太小了,不值一談,所以烏先生佯作不知,默然無語。”
【示例】這點小事不值一談。
【第9句】:不值一駁[bù zhí yī bó]
【解釋】不值得批駁。
【示例】對于他所提有關(guān)修改方案的提議,完全沒有事實根據(jù),不值一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