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麻”的成語(46個)
本文整理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心亂如麻、皂絲麻線等含“麻”的成語46個,其中“麻”開頭的成語10個,“麻”結尾的成語19個,“麻”在中間的成語1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麻”開頭的成語【第1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出處】錢鐘書《圍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器當然應有盡有,就是不大牢。”
【示例】我們生產小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第2句】:麻雀雖小,肝膽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解釋】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出處】郭沫若《革命春秋·雞之歸去來》:“有兒女的用功室,是所謂'麻雀雖小而肝膽俱全’的。”
【示例】我們這個單位真是麻雀雖小,肝膽俱全,配置很齊全。
【第3句】:麻痺不仁[má bì bù rén]
【解釋】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沒有感情。
【第4句】:麻姑擲米[má gū zhì mǐ]
【解釋】指神仙用法術點化事物。也比喻運筆法點綴文字,使詩文作品新穎,別具一格。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即求少許米,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皆成真珠矣。”
【示例】公為詩如麻姑擲米,粒粒皆成丹砂,然不自愛惜,緣手輒散去。 ——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指數類上》
【第5句】:麻中之蓬[má zhōng zhī péng]
【解釋】麻:泛指麻類植物;蓬:飛蓬。生長在麻中的飛蓬。麻是直立向上生長的,故飛蓬也隨之直立生長。形容在良好的環境中受到好的影響。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第6句】:麻姑獻壽[má gū xiàn shòu]
【解釋】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示例】管家遞過來一張紙,王雄看時,帽子戲是《麻姑獻壽》。 ——二月河《乾隆皇帝》三十八
【第7句】:麻痹不仁[má bì bù rén]
【解釋】指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沒有感覺。
【出處】明·李贄《寄答留都書》:“今但以仁體稱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示例】他現在快成為麻痹不仁的人。
【第8句】:麻姑擲豆[má gū zhì dòu]
【解釋】指神仙用法術點化事物。也比喻運筆法點綴文字,使詩文作品新穎,別具一格。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即求少許米,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皆成真珠矣。”
【示例】若學論二義論及策之一二三,則全出拙筆也,麻姑擲豆,猶作狡獪變態,可笑,可笑。 ——明·張居正《答關中憲使李義河術時政》
【第9句】:麻痹大意[má bì dà yì]
【解釋】麻痹:肢體失去知覺和運動機能障礙,比喻失去警覺。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出處】巴金《堅強戰士》:“我要當心,不能麻痹大意,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
【示例】我們不能麻痹大意讓他如意算盤打成。
【第10句】: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
【解釋】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示例】沒有同情,沒有熱,是麻木不仁?還是忘恩負義。 ——聞一多《偉大的事實,不朽的意義》
“麻”結尾的成語【第1句】:心亂如麻[xīn luàn rú má]
【解釋】心里亂得象一團亂麻。形容心里非常煩亂。
【出處】元·五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嘆批:“此其心亂如麻可知也。”
【示例】想到這一點,他心亂如麻,一夜都沒有合過眼兒。 ——歐陽山《苦斗》五四
【第2句】:快刀斬麻[kuài dāo zhǎn má]
【解釋】比喻做事果斷,能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復雜的問題。同“快刀斬亂麻”。
【出處】茅盾《腐蝕·十一月六日》:“此時局勢,須要快刀斬麻,不能拖泥帶水。”
【第3句】:頭皮發麻[tóu pí fā má]
【解釋】形容極其恐懼的感覺。
【出處】張抗抗《淡淡的晨霧》:“他的頭皮發麻,假如荊原真的是來找他算賬的,他很難說沒有一點兒心虛。”
【示例】這事讓我頭皮發麻。
【第4句】:密密麻麻[mì mì má má]
【解釋】多而密的樣子。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因為在這個土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棗樹林。”
【示例】廣場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
【第5句】:拽布披麻[zhuài bù pī má]
【解釋】穿孝服,服喪事。猶言披麻戴孝。
【出處】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拽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筑墳臺。”
【第6句】:心緒如麻[xīn xù rú má]
【解釋】猶心亂如麻。形容心里非常煩亂。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示例】此刻記了這個,忘了那個;及至想起那個,又忘了這個;真是心緒如麻,何能再說笑話?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三回
【第7句】:拽布拖麻[zhuāi bù tuō má]
【解釋】穿孝服,服喪事。猶言披麻戴孝。
【出處】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澆茶,只索淺土兒權時葬下。”
【示例】倘或間掩命掩黃沙,則將這衫兒半壁匣蓋上搭。哎!兒也,便當你香鶊啼,拽布拖麻。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
【第8句】:頂針續麻[dǐng zhēn xù má]
【解釋】首尾相連,循環往復的一種文字游戲。如:成語接龍等。
【出處】宋、元以來的一種文字游戲。即一人說一條成語或詩文,下一個人以其尾字為首字,再接著說,說不出者為負,罰飲酒或其他。
【示例】就從妹子說一句書,無論經史子集,大家都頂針續麻依次接下去。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第9句】:殺人如麻[shā rén rú má]
【解釋】如麻:象亂麻一樣數不清。殺死的人多得象亂麻。形容殺的人多得數不清。
【出處】《漢書·天文志》:“后秦遂以兵內兼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唐·李白《蜀道難》詩:“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示例】兒自幼隨父出征,殺人如麻,何曾有為禍之理?今殺妖人,正絕大禍,安得反為我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第10句】:雞犬桑麻[jī quǎn sāng má]
【解釋】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里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
【第11句】:愁緒如麻[chóu xù rú má]
【解釋】憂愁的思慮像麻一樣煩亂。形容煩愁之極。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三回:“心兒里愁緒如麻,把個活動動的人兒,都困做了籠中之鳥。”
【第12句】:骨軟筋麻[gǔ ruǎn jīn má]
【解釋】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亂,將身子盡力挨出,挨得骨軟筋麻,才到得稀松之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眾臣悚懼,骨軟筋麻。戰戰兢兢,癡癡痖痖。”
【示例】警備隊一聽,嚇得骨軟筋麻,暗暗說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 ——馬烽 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九回
【第13句】:快刀斷亂麻[kuài dāo duàn luàn má]
【解釋】快:鋒利。比喻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果斷解決復雜的問題。
【出處】梁啟超《樂利主義泰斗邊泌之學說》:“茍其所發論所措施,與此正鵠相繆戾者,則昌言排擊之,無所顧戀,無所徇避,快刀斷亂麻,一拳碎黃鶴。”
【第14句】:快刀斬亂麻[kuài dāo jiǎn luàn má]
【解釋】比喻做事果斷,能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復雜的問題。
【出處】《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示例】自己一直在兩者之間不停地碰來撞去,而終于不能用快刀斬亂麻的辦法一下子徹底解決。 ——巴金《談〈滅亡〉》
【第15句】:紛亂如麻[fēn luàn rú má]
【解釋】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示例】我此刻的心情紛亂如麻,請不要再添亂了。
【第16句】:意亂如麻[yì luàn rú má]
【解釋】心里亂得象一團亂麻。形容心里非常煩亂。
【出處】《隋書·孫萬壽傳》:“心緒亂如麻,空懷疇昔時。”
【示例】公子此時意亂如麻,只有答應的分兒,也不及合那些人置辯。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第17句】:?鹿茸永彌ヂ?[chén gǔ zi làn zhī má]
【解釋】比喻陳舊的無關緊要的話或事物。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經說的都沒說,且說些陳谷子爛芝麻的。”
【示例】需要個年老的朋友,好有個地方去播放他的陳谷子爛芝麻。 ——老舍《四世同堂》二
【第18句】:整簍灑油,滿地揀芝麻[zhěng lǒu sǎ yóu,mǎn dì jiǎn zhī má]
【解釋】簍:竹簍子。形容不看大處,卻只注重小利。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二回:“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揀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咧!一個簍能值幾何?一分家私省了,豈不樂嗎!”
【第19句】:力軟筋麻[lì ruǎn jīn má]
【解釋】力盡筋疲,筋疲力盡。
【示例】一場登山比賽下來,我已經累得力軟筋麻了。
“麻”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皂絲麻線[zào sī má xiàn]
【解釋】皂:黑。黑色的絲線與白色的絲線攙雜在一起。比喻不清不白,關系混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線。”
【示例】我在家中,我自照管著他,有甚皂絲麻線?(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第2句】:閉塞眼睛捉麻雀[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解釋】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
【出處】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二:“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
【示例】'閉塞眼睛捉麻雀’,結果往往麻雀捉不到,還要碰破頭。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
【第3句】:黃麻紫書[huáng má zǐ shū]
【解釋】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同“黃麻紫泥”。
【出處】清·錢謙益《福建道監察御史贈通議大夫太仆寺卿謚忠毅李公墓志銘》:“黃麻紫書,照耀夜壑。”
【第4句】: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解釋】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
【第5句】:拖麻拽布[tuō má zhuài bù]
【解釋】指戴孝。舊時,長輩喪亡,幼輩要披麻衣系白布。
【出處】元·鄭庭玉《楚昭王疏者下船》第四折:“貧窮富貴輪回至,積攢下這萬萬貫資財一分也不使。只為折陪口含錢,干折了拖麻拽布子。”
【示例】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誰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
【第6句】:自找麻煩[zì zhǎo má fán]
【解釋】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事。
【出處】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還會砸你房門嗎?我不是自找麻煩嗎?”
【示例】你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第7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解釋】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示例】昔在江南,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勞翰墨。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第8句】:蓬生麻中[péng shēng má zhōng]
【解釋】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也能成為好人。
【出處】先秦·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示例】目能視而見之,耳能聽而聞之,蓬生麻中,不勞翰墨。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第9句】:蓬賴麻直[péng lài má zhí]
【解釋】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也能學習成為好人。
【出處】《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第10句】:黃麻紫泥[huáng má zǐ ní]
【解釋】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賢,黃麻紫泥丹鳳傳,仙槎使節來九天。”
【第11句】:披麻戴孝[pī má dài xiào]
【解釋】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
【示例】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與親兒一般行禮,一應殯殮之費,都要他支持。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蔣興歌重會珍珠衫》
【第12句】:披麻帶索[pī má dài suǒ]
【解釋】猶披麻帶孝。指服重孝。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老賊!你年七八十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是孝。”
【第13句】:油漬麻花[yóu zì má huā]
【解釋】形容油污斑斑的樣子。
【第14句】:披麻救火[pī má jiù huǒ]
【解釋】披著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燒身,自招災禍。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則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倒舵。”
【示例】若強動兵甲,正猶披麻救火,必致自焚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第15句】:披麻帶孝[pī má dài xiào]
【解釋】指服重孝。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乃披麻帶孝而入,哭拜于靈前。”
【示例】父親駕鶴西去,他披麻帶孝,悲痛萬分。
【第16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解釋】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第17句】:肉麻當有趣[ròu má dāng yǒu qù]
【解釋】比喻去欣賞一些無聊的事。
【出處】魯迅《古書與白話》:“可是竟又會有'肉麻當有趣’,述說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示例】她在臺上做了不少無聊的動作引起哄堂大笑,真是肉麻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