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開頭的成語大全(含解釋和出處)
整理了門楣倒塌、門當戶對、門生故舊、門前冷落等“門”開頭的成語36個,包括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1句】:門楣倒塌[mén méi dǎo tā]
【解釋】楣:大門上的橫木,舊時富貴人家門楣高大,所以門楣比喻門第。舊指家道衰敗破落。
【第2句】:門當戶對[mén dāng hù duì]
【解釋】舊時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結親很適合。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不是門當戶對,也強如陷于賊中。”
【示例】我想他兩家也就算門當戶對了,一說去,自然成的;誰知他這會子來了,說不中用。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二回
【第3句】:門生故舊[mén shēng gù jiù]
【解釋】指學生和舊友。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二五:“我想公公三十年宦游,豈無幾個門生故舊在要路的?”
【示例】督師大人是河南人,在開封城中必有很多親戚、門生故舊,怎肯讓他們同歸于盡?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五十四章
【第4句】:門前冷落[mén qián lěng luò]
【解釋】舊指人失勢以后,前來交往的人很少。
【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示例】人老了,最怕是門前冷落鞍馬稀,那心境不好受。 ——肖復興《四月的歸來·大學風情之一》第二章
【第5句】:門戶之爭[mén hù zhī zhēng]
【解釋】宗派之間的爭論。
【出處】《清史稿·沈桂芬翁同龢等傳論》:“然以政見異同,門戶之爭,牽及朝局,至數十年而未已。”
【示例】長期的門戶之爭,使兩位學者都荒廢了自己的寶貴時光。 ——《文摘周報》
【第6句】:門無雜賓[mén wú zá bīn]
【解釋】家中沒有閑雜的人來作客。形容交友謹慎。
【出處】晉·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示例】唐趙大夫崇,凝重清介,門無雜賓。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
【第7句】:門可張羅[mén kě zhāng luó]
【解釋】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同“門可羅雀”。
【出處】《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唐·韋述《兩京記》:“唐初,秘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宋·蘇軾《次韻楊褒早春》詩:“細雨郊園聊種菜,冷官門戶可張羅。”
【示例】西府車騎填湊,東第門可張羅。 ——《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三年》
【第8句】:門里出身[mén lǐ chū shēn]
【解釋】出身于有某種行業或技藝傳統的家庭。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三:“門里出身易,身里出門難。”
【示例】你雖說是門里出身,可到底也沒管過柜上的事兒,成色啦,價錢啦,恐怕也弄不太準。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十三章
【第9句】:門不夜關[mén bù yè guān]
【解釋】形容社會安寧,風氣良好。
【出處】《史記·循吏列傳》:“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
【第10句】:門不停賓[mén bù tíng bīn]
【解釋】賓:賓客。門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處】《晉書·王渾傳》:“座無虛席,門不停賓。”
【示例】門不停賓,古所貴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第11句】:門戶之見[mén hù zhī jiàn]
【解釋】門戶:派別;見:成見。因派別不同而產生的成見。
【出處】《新唐書·韋云起傳》:“今朝廷多山東人,自作門戶。”
【示例】一遷就不得,則再遷就三遷就之。此則先生門戶之見也。 ——清·惲敬《明儒學案條辯序》
【第12句】:門單戶薄[mén dān hù bó]
【解釋】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出處】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覺門單戶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氣吞聲躲進屋去,把門關了,假裝沒聽見。”
【第13句】:門戶開放[mén hù kāi fàng]
【解釋】開著門或像是開著門做某事。也指在對外關系中減少限制,讓外國人進入本國進行某些活動。
【出處】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逮門戶開放之既實行,舉全大陸為彼族長袖善舞之地。”
【示例】我們贊同門戶開放政策。
【第14句】:門不夜扃[mén bù yè jiōng]
【解釋】形容社會安寧,風氣良好。同“門不夜關”。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東夷傳論》:“及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
【第15句】:門外萬里[mén wài wàn lǐ]
【解釋】指地方上的一切事情皇帝都知道,臣下無法隱瞞。舊時吹捧君王的話。
【第16句】:門可羅雀[mén kě luó què]
【解釋】羅:張網捕捉。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
【出處】《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六外可設雀羅。”
【示例】僮奴婢媼皆散,不半載,門可羅雀矣。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
【第17句】:門閭之望[mén lǚ zhī wàng]
【解釋】指父母對子女的想望。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示例】春風庭畔,每叨詩禮之聞;夜雨燈前,時念門閭之望。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
【第18句】:門階戶席[mén jiē hù xí]
【解釋】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七年》:“門階戶席,皆王親也。”
【示例】所造箴銘,積成卷軸,門階戶席,寓物垂訓。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第19句】:門門有道,道道有門[mén mén yǒu dào,dào dào yǒu mén]
【解釋】門門:各行各業;道:門道;道道:辦法;門:竅門。各種行業,各有各的訣竅。
【第20句】:門生故吏[mén shēng gù lì]
【解釋】故吏:過去的吏屬。指學生和老部下。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
【示例】尊府是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門生故吏,天下都散滿了。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第21句】:門無停客[mén wú tíng kè]
【解釋】門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門不停賓,古所貴也。”《晉書·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客。”
【第22句】:門到戶說[mén dào hù shuō]
【解釋】到各家各戶宣傳解說。
【出處】《孝經·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示例】天下之人,何可門到戶說,使皆坦然邪。 ——晉·庾亮《讓中書令表》
【第23句】:門外漢[mén wài hàn]
【解釋】指外行人。
【出處】《五燈會元·天竺證悟法師》:“師舉東坡宿東林偈……曰: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曰:是門外漢耳。”
【示例】起初如果只作門外漢,隨他談什么,也不至出丑。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第24句】:門庭赫奕[mén tíng hè yì]
【解釋】家門顯耀盛大。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繆千戶正在陳友定幕下,當道用事,威權隆重,門庭赫奕。”
【第25句】:門庭若市[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釋】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齊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子市朝,闖寡人之開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示例】聲價最高,門庭若市者,如常熟則高坵、湖田、退墾橋、烏船頭等女巫。 ——清·壯者《掃迷帚》第十八回
【第26句】:門戶洞開[mén hù dòng kāi]
【解釋】門戶:房屋的出入處。比喻險要的地方。大門完全敞開,無遮無攔。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五回:“轉瞬間已近月宮,公遠扶住車子,玄宗凝眸一望,只見月中宮殿重重,門戶洞開。”
【示例】桿子嘩變,后路門戶洞開,致全軍處境,萬分危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
【第27句】:門衰祚薄[mén shuāi zuò bó]
【解釋】門庭衰微,福祚淺薄。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示例】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衰祚薄,終鮮兄弟。 ——明·夏完淳《獄中上母書》
【第28句】:門內之口[mén nèi zhī kǒu]
【解釋】門內:家里。家中的人口。
【出處】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仆門內之口雖不少,司馬之俸雖不多,量入儉用,亦可自給。”
【第29句】:門外之治[mén wài zhī zhì]
【解釋】舊指朝廷和政治。
【出處】《禮記·喪服四制》:“門內之治,恩揜義;門外之治,義斷恩。”
【示例】斯蓋門外之治,以義斷恩,知君殺父而子不告,是也。 ——《魏書·竇瑗傳》
【第30句】:門戶人家[mén hù rén jiā]
【出處】明·黃尊索《說略》:“門戶二字,伎院名也。”明·徐霖《繡襦記·生拆鴛鴦》:“娘,雖則我門戶人家,也要顧些仁義,惜些廉恥,何故這等狠毒,天不容地不載呵。”
【示例】我們門戶人家舞袖歌裙,吃飯莊屯。你不肯學歌,閑著做什么? ——清·孔尚任《桃花扇·傳歌》
【第31句】:門禁森嚴[mén jìn sēn yán]
【解釋】指門前警衛戒備很嚴密。
【出處】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館門禁森嚴,進去不得。”
【示例】他的別墅花園門禁森嚴,好不氣派。
【第32句】:門殫戶盡[mén dān hù jìn]
【解釋】指全家死亡。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
【第33句】:門無雜客[mén wú zá kè]
【解釋】家中沒有閑雜的人來作客。形容交友謹慎。同“門無雜賓”。
【出處】《宋書·袁粲傳》:“居負南郭,時杖策獨游,素寡往來,門無雜客。”
【第34句】:門墻桃李[mén qiáng táo lǐ]
【解釋】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后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示例】天下文章同軌轍,門墻桃李半公卿。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二
【第35句】:門庭如市[mén tíng rú shì]
【解釋】門:家門;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
【出處】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八》:“廣通賓客,門庭如市。”
【示例】真正是門庭如市,有求必應。 ——《中國現在記》第七回
【第36句】:門堪羅雀[mén kān luó què]
【解釋】形容十分冷落,賓客稀少。同“門可羅雀”。
【出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然丁晉公詩固嘗云'屋可占烏曾貴仕,門堪羅雀稱衰翁’矣。”
【示例】體統乖,威儀褻,綱常沒半些,又不是門堪羅雀無賓客。 ——清·李漁《慎鸞交·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