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筋”的成語(38個)
本文整理了筋疲力盡、豆渣腦筋、銅筋鐵骨等含“筋”的成語38個,其中“筋”開頭的成語5個,“筋”結(jié)尾的成語8個,“筋”在中間的成語2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筋”開頭的成語【第1句】:筋疲力盡[jīng pí lì jìn]
【解釋】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漢·焦延壽《焦氏易林·巽》:“蹇驢不材,駿驥失時,筋勞力盡,罷于沙丘。”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fèi)。”
【示例】我才逃到這里來,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還有什么辦法呢? ——巴金《寒夜》
【第2句】:筋疲力竭[jīn pí lì jié]
【解釋】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出處】唐·元稹《有酒》詩:“精衛(wèi)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示例】魯迅《故事新編·奔月》:“馬只能認(rèn)著白色的田塍走,而且早已筋疲力竭,自然走得更慢了。”
【第3句】:筋信骨強(qiáng)[jīn shēn gǔ qiáng]
【解釋】信:同“伸”,伸展。筋能伸展,骨骼強(qiáng)健。形容身體強(qiáng)壯。
【出處】《管子·內(nèi)業(yè)》:“人能正靜,皮膚裕寬,耳目聰明,筋信而骨強(qiáng),乃能戴大圓而履大方。”
【第4句】:筋疲力倦[jīn pí lì juàn]
【解釋】猶言筋疲力盡。
【出處】魯迅《花邊文學(xué)·安貧樂道法》:“就是上海工廠里做工至少每天十點(diǎn)的工人,到晚快邊就一定筋疲力倦,受傷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時候的”
【第5句】:筋疲力敝[jīn pí lì bì]
【解釋】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勞累。
【出處】宋·司馬光《道傍田家》詩:“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筋”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豆渣腦筋[dòu zhā nǎo jīn]
【解釋】腦子好像豆渣。比喻極其愚蠢的人。
【示例】跟這種豆渣腦筋是講不通的。
【第2句】:死腦筋[sǐ nǎo jīn]
【解釋】思想僵化固執(zhí)的人。
【出處】她就是這樣一個~。
【示例】她就是這樣一個死腦筋
【第3句】:鶴骨松筋[hè gǔ sōng jīn]
【解釋】指修道者的形貌氣質(zhì)。
【出處】前蜀·貫休《遇道者》詩:“鶴骨松筋風(fēng)貎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第4句】:鶴骨龍筋[hè gǔ lóng jīn]
【解釋】指瘦挺虬曲的樣子。
【出處】宋·蘇軾《孤山二詠·柏堂》:“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筋尚宛然。”
【第5句】:剝皮抽筋[bō pí chōu jīn]
【解釋】形容恨之入骨或極端兇殘。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2回:“梅山猴頭,焉敢弄術(shù)!拿住你定要剝皮抽筋!”
【示例】他最怕的就是剝皮抽筋。
【第6句】:刮骨抽筋[guā gǔ chōu jīn]
【解釋】比喻極力搜刮、榨取民財(cái)。
【出處】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間的統(tǒng)治在官場中已經(jīng)凝集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貪婪惡習(xí)。一般的官府均以貪贓枉法為能,在上的鬻爵收賄,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衛(wèi)’,讓你受苦的民間硬是呼天無路,吁地?zé)o門。”
【第7句】:顏骨柳筋[yán gǔ liǔ jīn]
【解釋】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權(quán)。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fēng)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出處】宋·范仲淹《祭石學(xué)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示例】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第8句】:柳骨顏筋[jiǔ gǔ yán jīn]
【解釋】唐·柳公權(quán)的書法骨力遒健,結(jié)構(gòu)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后因以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出處】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dāng)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xiàn)之。”
“筋”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銅筋鐵骨[tóng jīn tiě gǔ]
【解釋】如銅一樣的筋,如鐵一樣的骨。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fù)重任的人。
【出處】元·楊暹《西游記》第二本第九出:“我盜了太上老君煉就金丹,九轉(zhuǎn)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示例】他本來是一副銅筋鐵骨,黑皮膚襯著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象個鄉(xiāng)下人。 ——朱自清《哀互生》
【第2句】:力軟筋麻[lì ruǎn jīn má]
【解釋】力盡筋疲,筋疲力盡。
【示例】一場登山比賽下來,我已經(jīng)累得力軟筋麻了。
【第3句】:村筋俗骨[cūn jīn sú gǔ]
【解釋】形容人的品格鄙俗。
【出處】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這才是村筋俗骨下場頭。”
【第4句】:銅筋鐵肋[tóng jīn tiě lèi]
【解釋】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fù)重任的人。同“銅筋鐵骨”。
【出處】明·宋濂《秦士錄》:“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
【第5句】:舒筋活絡(luò)[shū jīn huó luò]
【解釋】舒展筋骨,活血脈,使經(jīng)絡(luò)暢通。
【示例】這藥有舒筋活絡(luò)的功效。
【第6句】:豐筋多力[fēng jīn duō lì]
【解釋】豐:豐滿,豐實(shí);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jié)構(gòu)堅(jiān)實(shí)而豐滿,筆力強(qiáng)勁有余。
【出處】宋·無名氏《宣和書譜》:“三國之初,字學(xué)缺然不講,繇于是為一家法,而議者謂其豐筋多力,有云游雨驟之勢。”
【第7句】:傷筋動骨[shāng jīn dòng gǔ]
【解釋】本指身受重傷。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損害。
【出處】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得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
【示例】此等結(jié)束甚妙,生旦相見不十分吃力,相會亦不曾吃力,到底不曾傷筋動骨。 ——明·周朝俊《紅梅記·總評》
【第8句】:擢筋割骨[zhuó jīn gē gǔ]
【解釋】猶言擢筋剝膚。
【出處】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罰。”
【第9句】:鋼筋鐵骨[gāng jīng tiě gǔ]
【解釋】筋骨象鋼鐵打鑄的一般。形容身體健壯有力或意志堅(jiān)強(qiáng)不屈。
【出處】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間放著墊子和各種各樣舉重器械的房間里,我遇見了一群鋼筋鐵骨的青年。”
【示例】風(fēng)餐露宿,轉(zhuǎn)戰(zhàn)南北,錘煉出一副鋼筋鐵骨,赤膽忠心。 ——《人民文學(xué)》1977年第8期
【第10句】:勞筋苦骨[láo jīn kǔ gǔ]
【解釋】指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
【示例】早晨要打柴,日里要挑水,晚要舂谷簸米,勞筋苦骨,沒一刻得安閑。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
【第11句】:力盡筋疲[lì jìn jīn pí]
【解釋】盡:完;筋:筋骨。形容非常疲乏,一點(diǎn)力氣也沒有了。
【出處】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fèi)。”
【示例】駕犁,駕犁!老農(nóng)呆氣!拉牛耕田,力盡筋疲。 ——劉大白《駕犁》
【第12句】:努筋拔力[nǔ jīn bá lì]
【解釋】努:用力伸出;拔:超過。凸出青筋,使盡力氣。形容竭盡全力。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九回:“混話的!買了人家孩子來,數(shù)九的天不與棉衣裳穿,我看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裳,不自家討愧,還說長道短的哩!”
【示例】十幾歲上,他就努筋拔力,耕種他家剩下的那幾畝土地了。 ——孫犁《鄉(xiāng)里舊聞》二
【第13句】:彈筋估兩[tán jīn gū liǎng]
【解釋】形容掂量輕重。
【出處】《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里陳大郎拿著東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認(rèn)看,言真道假、彈筋估兩的在日光中烜耀。”
【第14句】:抽筋拔骨[chōu jīn bá gǔ]
【解釋】比喻非常勉強(qiáng)。
【第15句】:牽筋縮脈[qiān jīn suō mài]
【解釋】筋:筋骨;縮:緊縮;脈:血管。形容神經(jīng)非常緊張。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7卷:“柯陳兄弟見汪秀才意思坦然,雖覺放下了些驚恐,也還心緒不安,牽筋縮脈。”
【第16句】:骨軟筋麻[gǔ ruǎn jīn má]
【解釋】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亂,將身子盡力挨出,挨得骨軟筋麻,才到得稀松之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眾臣悚懼,骨軟筋麻。戰(zhàn)戰(zhàn)兢兢,癡癡痖痖。”
【示例】警備隊(duì)一聽,嚇得骨軟筋麻,暗暗說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 ——馬烽 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九回
【第17句】:骨軟筋酥[gǔ ruǎn jīn sū]
【解釋】骨頭軟了,肉也麻了。形容全身乏力,肢體癱軟的樣子。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那老魔聞得此言,嚇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撲的跌倒在地。”
【示例】賈環(huán)見了父親,唬得骨軟筋酥,忙低頭站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
【第18句】:擢筋剝膚[zhuó jīn bō fū]
【解釋】抽筋剝皮。比喻剝削深重殘酷。
【出處】宋·蘇洵《田制》:“吾之民反戚戚不樂,常若擢筋剝膚以供億其上。”
【第19句】:抽筋剝皮[chōu jīn bāo pí]
【解釋】形容剝削壓迫非常殘酷。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二回:“可知那州縣老爺們比娼妓還要下賤!遇見馴良百姓,他治死了還要抽筋剝皮,銼骨揚(yáng)灰。”
【示例】他干盡抽筋剝皮的壞事。
【第20句】:顏筋柳骨[yán jīn liǔ gǔ]
【解釋】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權(quán)。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fēng)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出處】宋·范仲淹《祭石學(xué)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示例】卻是斷腸詩詞,堪為字史,顏筋柳骨,獻(xiàn)之、羲之。 ——元·關(guān)漢卿《普天樂·喜得家書》
【第21句】:臉紅筋漲[liǎn hóng jīn zhǎng]
【解釋】形容發(fā)急或發(fā)怒時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同“臉紅筋暴”。
【第22句】:柔筋脆骨[róu jīn cuì gǔ]
【解釋】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軟無力。
【出處】明·宋濂《〈王君子與文集〉序》:“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抽青媲白,組織文繡,柔筋脆骨,點(diǎn)綴形似,徒夸艷乎。”
【第23句】:臉紅筋暴[liǎn hóng jīn bào]
【解釋】形容發(fā)急或發(fā)怒時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
【第24句】:力困筋乏[lì kùn jīn fá]
【解釋】用盡了全身力氣,已經(jīng)筋疲力盡。
【出處】元·賈仲名《開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受辛勤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
【第25句】:力軟筋疲[lì ruǎn jīn pí]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33回:“此時蔣金花力軟筋疲,滿心只望尚詔救應(yīng),被軍門右哨下一馬兵丁熙趁空一槍,刺于馬下。”
【示例】一場登山比賽下來,我已經(jīng)累得力軟筋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