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毅”的成語(8個)
本文整理了毅然決然、謹重嚴毅、劉毅答詔等含“毅”的成語8個,其中“毅”開頭的成語1個,“毅”結尾的成語2個,“毅”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毅”開頭的成語【第1句】:毅然決然[yì rán jué rán]
【解釋】毅然:頑強地;決然:堅決地。意志堅決,毫不猶豫。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竇世豪得了這封信,所以毅然決然,借點原由同洋人反對,彼此分手。”
【示例】但似乎因為舍不得皮夾里僅存的六角錢,所以竟也毅然決然地走遠了。 ——魯迅《吶喊·端午節》
“毅”結尾的成語【第1句】:謹重嚴毅[jǐn zhòng yán yì]
【解釋】謹:慎重小心;嚴:威嚴;毅:堅強。處事事情謹慎持重,嚴峻果斷。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干其慮。”
【第2句】:聰明英毅[cōng míng yīng yì]
【解釋】聰明:智力高,天資好;毅:堅定而有決斷。智力超人,英明果斷。
【出處】《宋史·孝宗紀》:“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毅”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劉毅答詔[liú yì dá zhào]
【解釋】指敢于諫諍。
【出處】《晉書·劉毅傳》:“帝嘗南郊,禮畢,喟然問毅曰:'卿以朕方漢何帝也?’對曰:'可方桓靈。’……'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示例】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群臣。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札率爾遺興寄呈蘇渙待御》詩
【第2句】:強毅果敢[qiáng yì guǒ gǎn]
【解釋】果敢:有決斷,敢作敢為。形容頑強堅毅,敢作敢為。
【出處】《國語·晉語九》:“強毅果敢則賢。”
【第3句】:剛毅木訥[gāng yì mù nè]
【解釋】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出處】《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示例】巧言令色,世之所說也;剛毅木訥,世之所惡也。 ——宋·蘇轍《論語拾遺》
【第4句】:沉毅寡言[chén yì guǎ yán]
【解釋】沉毅:深沉寧靜。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出處】《資治通鑒·肅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廣德元年》:“崇義有勇力,能卷鐵舒鉤,沉毅寡言,得眾心。”
【示例】子俊沉毅寡言,有偉略。凡奏疏公移,必自屬草,每夜分方寢。 ——清·張廷玉《明史·余子俊傳》
【第5句】:弘毅寬厚[hóng yì kuān hòu]
【解釋】弘毅:意志堅強,志向遠大。志向遠大而待人寬大厚道。
【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劉備)傳評》:“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