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蕃”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蕃籬之鷃、陳蕃下榻等含“蕃”的成語5個,其中“蕃”開頭的成語1個,“蕃”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蕃”開頭的成語【第1句】:蕃籬之鷃[fān lí zhī yàn]
【解釋】蕃籬:籬笆;鷃:鵪鶉。籬笆中間的鵪鶉。比喻目光短淺,閱歷狹窄的人。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鳳皇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蕃”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陳蕃下榻[chén fān xià tà]
【解釋】陳蕃:漢時汝南人,字至太傅,封高陽侯。徐稚到陳蕃家下榻。后用以比喻禮待賢人。
【出處】《后漢書·徐稚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示例】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下榻。 ——唐·王勃《滕王閣序》
【第2句】:生息蕃庶[shēng xī fán shù]
【解釋】蕃:繁殖。指生養系列人口。
【出處】《清史稿·食貨志一》:“其后土、客生息蕃庶,歲屢有秋,關內漢回挾眷承墾,絡繹相屬。”
【第3句】:關籥蕃籬[guān yuè fán lí]
【解釋】籥:鎖鑰;蕃籬:指籬笆,屏障。比喻邊疆像落了鎖的鐵壁,堅固異常。
【出處】《國語·楚語下》:“為之關籥蕃籬,而遠備閉之,猶恐其至也。”
【第4句】:實蕃有徒[shí fān yǒu tú]
【解釋】實:實在;徒:徒眾,群眾。實在有不少這樣的人。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惡直丑正,實蕃有徒。”
【示例】漢·張衡《西京賦》:“實蕃有徒,其從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