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琴”的成語(38個)
本文整理了琴瑟不調(diào)、賣劍買琴、破琴絕弦等含“琴”的成語38個,其中“琴”開頭的成語15個,“琴”結(jié)尾的成語7個,“琴”在中間的成語1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琴”開頭的成語【第1句】:琴瑟不調(diào)[qín sè bù tiáo]
【解釋】琴瑟:古樂器名,比喻夫婦。①指琴瑟合奏時,聲音沒有調(diào)整得和諧。②比喻夫妻不和。
【出處】《漢書·禮樂志》:“辟之琴瑟不調(diào),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示例】郭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diào)。 ——唐·趙璘《因話錄》卷一
【第2句】:琴斷朱弦[qín duàn zhū xián]
【解釋】比喻婦女死掉丈夫。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幸恩》:“奴家楊氏,幼適裴門,琴斷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瑣,肯容韓掾輕偷。”
【第3句】:琴劍飄零[qín jiàn piāo líng]
【解釋】琴:樂器;劍:兵器;飄:飄泊;零:孤零。指文人潦倒失意,落拓四方。
【出處】明·錢曄《贈周歧鳳》:“琴劍飄零西復(fù)東,舊游清興幾時同?”
【示例】琴劍飄零千里別,江湖涕淚一身多。 ——陳巢南《歸家雜感》
【第4句】:琴瑟和好[qín sè hé hǎo]
【解釋】比喻夫婦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靜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琴瑟和同”、“琴瑟和調(diào)”。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孫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兩女,十余年從無角口之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孫生》
【第5句】:琴瑟之好[qí sè zhī hǎo]
【解釋】比喻夫妻間感情和諧。
【出處】《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示例】他們倆海誓山盟,愿永結(jié)琴瑟之好。
【第6句】:琴挑文君[qín tiāo wén jūn]
【解釋】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動對方的愛慕之情,并表達(dá)自己的愛意。亦作“琴心相挑”。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今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第7句】:琴瑟調(diào)和[qín sè tiáo hé]
【解釋】琴瑟同時彈奏,聲音和諧。比喻夫妻恩愛。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少年夫婦,琴瑟調(diào)和,女貌郎才,如魚得水。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二回
【第8句】:琴瑟和同[qín sè hé tóng]
【解釋】琴瑟:兩種弦樂器名。琴瑟合奏時聲音非常和諧。比喻夫妻關(guān)系和諧。
【出處】元·喬吉《揚(yáng)州夢》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廝斷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廝搬弄,但能夠魚水相逢琴瑟和同。”
【第9句】:琴瑟相調(diào)[qín sè xiāng tiáo]
【解釋】琴瑟同時彈奏,聲音和諧。比喻夫妻恩愛。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瑟相調(diào)。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
【第10句】:琴歌酒賦[qín gē jiǔ fù]
【解釋】彈琴、唱歌、飲酒、賦詩。舊皆逸人、高士之事。
【出處】宋·韓元吉《武夷精舍記》:“讀書肄業(yè),琴歌酒賦,莫不在是。”
【第11句】:琴心相挑[qín xīn xiāng tiǎo]
【解釋】以琴聲傳達(dá)心意,表示愛情。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示例】你雄姿秀骨風(fēng)度好,瞥然見把人魂消,又不是琴心相挑,一意愿詠桃夭,諧白發(fā)附青霄。 ——明·屠隆《曇花記·超度沉迷》
【第12句】:琴心劍膽[qín xīn jiàn dǎn]
【解釋】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處】元·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示例】你如莫邪剛,并剪快,哀梨脆,琴心劍膽羞姿媚。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三出
【第13句】:琴棋書畫[qín qí shū huà]
【解釋】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于天文歷數(shù),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示例】不拘描龍繡鳳,件件皆精,琴棋書畫,般般都會。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
【第14句】:琴瑟和諧[qín sè hé xié]
【解釋】琴瑟:兩種弦樂器名。琴瑟合奏時聲音非常和諧。比喻夫妻關(guān)系和諧。
【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團(tuán)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
【第15句】:琴瑟失調(diào)[qín sè shī tiáo]
【解釋】琴瑟:古樂器名,比喻夫婦。琴瑟演奏的不諧調(diào)。比喻政令不當(dāng),失去調(diào)節(jié)。也比喻夫婦不和。
【出處】《漢書·董仲書傳》:“竊譬之琴瑟不調(diào),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示例】所可惜者,塤篪和鳴,卻又琴瑟失調(diào)。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九回
“琴”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賣劍買琴[mài jiàn mǎi qín]
【解釋】指沒有功名意識,志在歸隱。
【出處】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賣劍買琴,斗瓦輸銅。”
【示例】他賣劍買琴,退出江湖。
【第2句】:亂彈琴[luàn tán qín]
【解釋】比喻胡扯或胡鬧。
【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一二:“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愿意?亂彈琴!”
【第3句】:牛聽彈琴[niú tīng tán qín]
【解釋】比喻聽不懂。
【出處】瞿秋白《亂彈》:“現(xiàn)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無線電的播音里去聽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聽彈琴,一竅不通了。”
【第4句】:對牛彈琴[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釋】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出處】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示例】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很好,咱們一總再算賬! ——清·李當(dāng)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第5句】:煮鶴焚琴[zhǔ hè fén qín]
【解釋】把琴當(dāng)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shù)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fēng)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暉,背山起樓,燒琴煮鶴。”
【示例】憐香惜玉無情緒,煮鶴焚琴惹是非。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八回
【第6句】:彭澤橫琴[péng zé héng qín]
【解釋】陶淵明擺了一張無弦琴。比喻志趣高雅不俗。
【示例】你還是不要學(xué)彭澤橫琴。
【第7句】:煮鶴燒琴[zhǔ hè shāo qín]
【解釋】比喻糟蹋美好事物因而大殺風(fēng)景之事。
【出處】唐·韋鵬翼《戲題盱眙壁》詩:“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示例】賞心亭上雪初融,煮鶴燒琴宴鉅公。 ——清·孔尚任《桃花扇·罵筵》
“琴”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破琴絕弦[pò qín jué xián]
【解釋】比喻知音斷絕。
【出處】《呂氏春秋·本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
【第2句】:人琴俱亡[rén qín jù wáng]
【解釋】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晉書·王徽之傳》:“取獻(xiàn)之琴彈之,久而不調(diào),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
【示例】人琴俱亡,頗勞夢寐。 ——明·張岱《贈沈歌敘序》
【第3句】:如鼓琴瑟[rú gǔ qín sè]
【解釋】琴瑟:古代弦樂器。好像彈奏琴瑟一樣。比喻夫妻間像彈奏琴瑟那樣和諧美好。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清依斯論,如鼓琴瑟。 ——《閨訓(xùn)千字文》
【第4句】:焚琴鬻鶴[fén qín yù hè]
【解釋】猶焚琴煮鶴。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處】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卷二:“焚琴鬻鶴,傖父所為,不圖出之改之。”
【第5句】:瑟弄琴調(diào)[sè nòng qín tiáo]
【解釋】比喻夫婦感情融洽。
【出處】語出《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瑟弄琴調(diào),好合誠堪慰。 ——明汪廷訥《獅吼記·談禪》
【第6句】:和如琴瑟[hé rú qín sè]
【解釋】比喻夫妻相親相愛。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第7句】:破琴示絕[pò qín shì jué]
【解釋】把琴摔破,表示絕裂。指不媚權(quán)貴。
【示例】做出破琴示絕的舉動是不容易的。
【第8句】:人琴俱逝[rén qín jù shì]
【解釋】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清·王鵬運(yùn)《韁村詞序》:“人琴俱逝,賞音闃然。”
【第9句】:人琴兩亡[rén qín liǎng wáng]
【解釋】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示例】丹壑非昔,人琴兩亡,惟舊之懷,有深追悼。 ——《舊唐書·文苑傳中·賀知章》
【第10句】:燒琴煮鶴[shāo qín zhǔ hè]
【解釋】拿琴當(dāng)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昆體》:“《西清詩話》云:'《義山雜纂》,品目數(shù)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fēng)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
【示例】也須把溫語相商,又何用燒琴煮鶴,躪玉蹂香。 ——清李漁《凰求鳳·酸報》
【第11句】:坐上琴心[zuò shàng qín xīn]
【解釋】指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漢司馬相如宴于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聲傳意,文君心悅,遂夜奔相如。
【示例】坐上琴心,機(jī)中錦字,覺最縈懷抱。 ——宋·周邦《氐州第一》詞
【第12句】:劍膽琴心[jiàn dǎn qín xīn]
【解釋】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處】元·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示例】說實在話,簡直是出類拔萃,劍膽琴心。 ——?dú)W陽山《三家巷》二十
【第13句】:鳴琴而治[míng qín ér zhì]
【解釋】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dá)到“政簡刑清”的統(tǒng)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出處】《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第14句】:焚琴煮鶴[fén qín zhǔ hè]
【解釋】把琴當(dāng)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前集》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shù)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fēng)景,謂清泉濯足,背山起樓,燒琴煮鶴。”
【示例】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
【第15句】:瑟調(diào)琴弄[sè tiáo qín nòng]
【解釋】比喻夫婦感情融洽。
【出處】語出《詩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示例】想那日瑟調(diào)琴弄,嘆中途付與東風(fēng)。 ——《群音類選·<紅拂記·紅拂寄訊>》
【第16句】:一琴一鶴[yī qín yī hè]
【解釋】原指宋朝趙捜ニ拇ㄗ齬伲嬪硇畝鶻鲇幸徽徘俸鴕恢緩住P穩(wěn)菪兇凹蟶伲脖扔魑僨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