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沓”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沓岡復嶺、紛紜雜沓、改口沓舌等含“沓”的成語11個,其中“沓”開頭的成語3個,“沓”結尾的成語3個,“沓”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沓”開頭的成語【第1句】:沓岡復嶺[tà gāng fù lǐng]
【解釋】指岡巒重沓。
【第2句】:沓來踵至[tǎ lái zhǒng zhì]
【解釋】指紛紛到來。亦作“踏來麕至”。
【出處】清林則徐《札南澳鎮(zhèn)飭嚴辦東路販煙外國船只》:“倘敢抗違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轟擊,或用火燒,務使創(chuàng)巨痛深,始免沓來踵至。”
【示例】至難至險之現(xiàn)象,踏來麕至。 ——梁啟超《匈牙利愛國者噶蘇士傳·匈國之內亂及其原因》
【第3句】:沓來麕至[tà lái yǒu zhì]
【解釋】指紛紛到來。同“沓來踵至”。
【出處】梁啟超《匈牙利愛國者噶蘇士傳·匈國之內亂及其原因》:“至難至險之現(xiàn)象,沓來麕至。”
“沓”結尾的成語【第1句】:紛紜雜沓[fēn yún zá tà]
【解釋】紛紜:交錯;沓:重復。多而且雜亂。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雖然紛紜雜沓,仍自嚴肅整齊,只此一室之中,隨從何止百數(shù)。”
【第2句】:拖拖沓沓[tuō tuō tà tà]
【解釋】形容做事拖拉。
【出處】鄧小平《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但這種錯誤比那種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拖拖沓沓、長期解決不了問題的錯誤好得多,也容易糾正。”
【示例】這樣拖拖沓沓的人是難以完成任務的。
【第3句】:泄泄沓沓[xiè xiè tà tà]
【解釋】本指多言,羅嗦。后轉義指拖拖沓沓。
【出處】《孟子·離婁上》:“泄泄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天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
【示例】今上十一年來吁食宵衣,孜孜求治而天下日亂,以嚴刑峻法督責臣工而臣工徇私害公,泄泄沓沓如故。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沓”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改口沓舌[gǎi kǒu tà shé]
【解釋】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出處】清·周亮工《書影》卷三:“尉數(shù)之曰:'若復敢姍笑劉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對曰:'民寧再受笞數(shù)十,終不能改口沓舌,妄諛劉侍御也!’”
【第2句】:紛至沓來[fēn zhì tà lái]
【解釋】紛:眾多,雜亂;沓:多,重復。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出處】宋·朱熹《答何叔京》六:“夫其心儼然肅然,常若有所事,則雖事物紛至而沓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
【示例】貼出布告以后,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鎮(zhèn),只見應募的小伙子,紛至沓來,應接不暇。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第3句】:麇至沓來[qún zhì tà lái]
【解釋】猶言群集紛至。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來。”
【第4句】:重規(guī)沓矩[chóng guī tà jǔ]
【解釋】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樣的規(guī)矩法度。亦比喻因襲、重復。
【出處】《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皇夏》:“堯昔命舜,舜亦命禹,大人馭歷,重規(guī)沓矩。”
【第5句】:雜沓而至[zá tà ér zhì]
【解釋】雜沓:雜亂。指從四面紛紛而來。
【出處】清·煙霞散人《鳳凰池》第六回:“杭州自古繁華之處,騷人游客,往往慕西湖遺事,雜沓而至,不免到那里去訪問,或者相逢也未可知。”
【示例】朋疑眾難,雜沓而至,自非雄杰獨斷如俄之大彼得者,固弗能勝是也。(清·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