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爐”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爐火純青、冬箑夏爐、重起爐灶等含“爐”的成語16個,其中“爐”開頭的成語1個,“爐”結尾的成語6個,“爐”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爐”開頭的成語【第1句】:爐火純青[lú huǒ chún qīng]
【解釋】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里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出處】唐·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洪焰翕赫;煙示及黔,焰不假碧。”
【示例】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爐”結尾的成語【第1句】:冬箑夏爐[dōng zhá xià lú]
【解釋】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出處】《淮南子·精神訓》:“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于己,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p>
【示例】左春右秋,冰蟲之見,生今反古,是冬箑夏爐,烏乎能。 ——清·張祥齡《詞論》
【第2句】:熔于一爐[róng yú yī lú]
【解釋】熔化在同一個爐內。比喻多種事物相互間結合緊密,渾然一體,難分難解。
【出處】卞之琳《馮文炳選集·序》:“廢名在解放前,特別在抗戰前,似曾以他獨特的方式,把儒釋道熔于一爐?!?/p>
【第3句】:官法如爐[guān fǎ rú lú]
【解釋】指國家如爐火無情。
【出處】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個便是鐵呵,怎當那官法如爐?!?/p>
【示例】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印長老處要可常。長老離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錢鈔與公人。常言道:官法如爐,誰肯容情。 ——《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第4句】:冬扇夏爐[dōng shàn xià lú]
【解釋】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爐。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出處】東漢·王充《論衡·逢遇》:“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何福佑之有乎?!?/p>
【示例】他經常干冬扇夏爐般的蠢事。
【第5句】:冰炭不同爐[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解釋】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爐。”
【示例】你深思慮,因何難共處?豈不聞冰炭不同爐。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第6句】:人心似鐵,官法如爐[rén xīn sì tiě,guān fǎ rú lú]
【解釋】即使人心像鐵一樣堅硬,也抗不過像熔爐一樣的法律。
【出處】元·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你待結綢繆,我怕遭刑獄。我人心似鐵,他官法如爐。”
【示例】問到陳干娘門首時,十字兒竹竿封著門,一碗官燈在門前。上面寫著八個字道:“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四
“爐”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重起爐灶[chóng qǐ lú zào]
【解釋】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出處】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p>
【示例】經過這次臺風的襲擊,我們不得不重起爐灶了。
【第2句】:洪爐燎發[hóng lú liáo fà]
【解釋】洪爐:大爐子。大火爐里燒毛發。比喻事情極易解決。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無事矣?!?/p>
【示例】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發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
【第3句】:洪爐點雪[hóng lú diǎn xuě]
【解釋】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馬上就會融化。比喻對問題領會極快。
【出處】宋·王質《雪山集·大慧禪師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幾案文書,得此閱之,至洪爐點雪,恍然非平時之境?!?/p>
【示例】他原是明悟禪師轉世,根氣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爐點雪。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二
【第4句】:另起爐灶[lìng qǐ lú zào]
【解釋】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糞莫辨,這才'另起爐灶’?!?/p>
【示例】第二師范解散,要另起爐灶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職員。 ——梁斌《紅旗譜》五十
【第5句】:洪爐燎毛[hóng lú liáo máo]
【解釋】洪爐:大爐子;燎:燒。大火爐里燒毛發。比喻問題極易解決。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無事矣?!?/p>
【第6句】:別具爐錘[bié jù lú chuí]
【解釋】爐錘:冶煉鍛造的工具。形容具有獨特的造詣。
【出處】明·祁彪佳《遠山堂品·妙品·獨樂園》:“妙在從君實口角中討出神情,此于移商換羽外,別具錘爐,即在元曲,亦稱上乘。”
【示例】筆墨間無非香氣,町畦外別具爐錘。 ——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陸孫評湖山記游》
【第7句】:夏爐冬扇[xià lú dōng shàn]
【解釋】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今則不然,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p>
【第8句】:紅爐點雪[hóng lú diǎn xuě]
【解釋】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領悟、接受迅速,思想改變快。
【出處】《高子遺書·會語》:“顏子克己,若紅爐點雪,不必言難,天下歸仁?!?/p>
【示例】詩得一字之師,如紅爐點雪,樂不可言。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四卷
【第9句】:踞爐炭上[jù lú tàn shàng]
【解釋】踞:蹲、坐。蹲在爐子的炭火之上。形容處境險惡,不堪忍受。
【出處】《晉書·宣帝紀》:“軍還,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