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歲”的成語大全(98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歲月不待人、枯耘傷歲、百歲之好等含“歲”的成語98個,其中“歲”開頭的25個,“歲”結尾的31個,“歲”在中間的42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歲”開頭的成語
【第1句】:歲月不待人[suì yuè bù dài rén]
【解釋】待:等待。指時光流逝,不因人而停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應抓緊時間。
【出處】晉·陶潛《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第2句】:歲稔年豐[suì rěn nián fēng]
【解釋】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豐年稔”。
【出處】明·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圣臣賢治,化育的歲稔年豐快。”
【第3句】:歲寒知松柏之后凋[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zhī hòu diāo)]
【解釋】比喻只有經過艱苦惡劣環境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高尚精神品質。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示例】“歲寒知松柏之后凋!”遇到今日這樣大關節處,正要見大臣風骨,豈可茍且求容!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三章
【第4句】:歲豐年稔[suì fēng nián rěn]
【解釋】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亦作“歲稔年豐”。
【出處】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谷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糴,實太倉之儲。”
【第5句】:歲月如流[suì yuè rú liú]
【解釋】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出處】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示例】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人又要添一歲了。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
【第6句】:歲寒三友[suì hán sā yǒu]
【解釋】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出處】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
【示例】花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元·白樸《朝中措》)
【第7句】:歲寒知松柏[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解釋】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示例】歲寒松柏當朝選,忠臣要剖葵心獻。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十六出
【第8句】: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suì lǎo gēn mí zhuàng,yáng jiāo yè gèng yīn]
【解釋】歲:年;彌:更加;陰:指茂盛。年歲越老根越壯實,陽光越強,枝葉越顯得茂盛蔥郁。形容人的閱歷越深,經受考驗越多,就越堅強。
【出處】宋·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第9句】:歲序更新[suì xù gēng xīn]
【解釋】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示例】隨著歲序更新,我們又要踏上征程了。
【第10句】:歲不我與[suì bù wǒ yǔ]
【解釋】年歲是不等人的。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示例】歲不我與其奈何,兩鬢星星尚如此。 ——元·耶律楚材《用前韻感事》
【第11句】:歲暮天寒[suì mù tiān hán]
【解釋】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歲暮天寒,且歸休息,以俟再舉可也。”
【第12句】:歲不與我[suì bù yǔ wǒ]
【解釋】與:給。歲月不能再給我。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出處】三國·魏·吳質《答太子箋》:“日月冉冉,歲不與我。”
【第13句】:歲寒松柏[suì hán sōng bǎi]
【解釋】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示例】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辭李相公》
【第14句】:歲聿其暮[suì yù qí mù]
【解釋】歲:年;聿:句中語氣詞;暮:晚。一年快過去了。指年終歲晚。
【出處】《詩經·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還,歲聿云莫。”
【第15句】:歲時伏臘[suì shí fú là]
【解釋】歲時:一年四季;伏臘:伏日和臘日。指四季時節更換之時。
【出處】《舊唐書·張九齡傳》:“又以其弟九章,九皋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
【第16句】:歲在龍蛇[suì zài lóng shé]
【解釋】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數當終。
【出處】《后漢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賢注:“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
【示例】歷險阻之馳驅,風如牛馬;慨身宮之偃蹇,歲在龍蛇。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
【第17句】:歲朘月耗[suì juān yuè hào]
【解釋】朘:縮小,減少。日日削減,月月縮小。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受到搜刮。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窮。”
【示例】歲朘月耗的根據地還在頑強地抵抗侵略
【第18句】:歲物豐成[suì wù fēng chéng]
【解釋】物:谷物;豐成:大豐收。指豐收之年。
【出處】宋·歐陽修《豐樂亭記》:“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
【第19句】:歲在龍虵[suì zài lóng shé]
【解釋】后指命數當終。同“歲在龍蛇”。
【第20句】:歲月蹉跎[suì yuè cuō tuó]
【解釋】指無所作為地把時間荒廢掉了。
【出處】明·許三階《節俠記·閨憶》:“你我蓬飄嶺南,歲月蹉跎,音書斷絕。”
【示例】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浪幾晴和。 ——清·鄭燮《浪淘沙·和洪覺范瀟湘八景》
【第21句】:歲比不登[suì bǐ bù dēng]
【解釋】比:屢?牛黃燈怠E┮盜昵甘鍘M氨饒瓴壞恰薄?
【出處】《漢書·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示例】壬寅,以諸路歲比不登,免今年田租、絲銀。 ——《元史·世祖紀七》
【第22句】:歲月崢嶸[suì yuè zhēng róng]
【解釋】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處】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示例】真是歲月崢嶸,值得今后回味。
【第23句】:歲月不居[suì yuè bù jú]
【解釋】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出處】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第24句】:歲聿其莫[suì yù qí mù]
【解釋】指一年將盡。聿,語氣助詞;莫,“暮”的古字。
【出處】《詩·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第25句】:歲聿云暮[suì yù yún mù]
【解釋】指一年將盡。同“歲聿其莫”。
【出處】《魏書·樂志》:“既歲聿云暮,三朝無遠,請共本曹尚書及郎中部率呈試。”
“歲”結尾的成語
【第1句】:枯耘傷歲[kū yún shāng suì]
【解釋】耘:除草;歲:年谷成熟。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一年的收成。
【出處】《荀子·天論》:“楛耕傷稼,耘耨失薉。”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枯耕傷稼,枯耘傷歲。”
【第2句】:長命百歲[cháng mìng bǎi suì]
【解釋】壽命很長,能活到一百歲。常用作祝福長壽之詞。
【出處】元·無名氏《藍采和》第四折:“這廝淡則淡到長命百歲。”
【示例】你怕死,你長命百歲的活著,好不好?(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
【第3句】:惟日為歲[wéi rì wéi suì]
【解釋】猶言度日如年。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處】《后漢書·黨錮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岵瞻望,惟日為歲。”
【第4句】:積年累歲[jī nián lěi suì]
【解釋】指經過的時間長。同“積年累月”。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賊人]只得招出實話來:乃是積年累歲遇著節令盛時,即便四出剽竊,以及平時略販子女,傷害性命。”
【第5句】:聊以卒歲[liáo yǐ zú suì]
【解釋】聊:勉強;卒:終;歲:年。勉強地度過一年。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示例】于艱難竭蹶之中,存聊以卒歲之想。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第6句】:花花太歲[huā huā tài suì]
【解釋】太歲:原指傳說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著華麗,不務正業,只專心于吃喝玩樂的官宦和土豪。
【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
【示例】京師人懼怕他權勢,誰敢與他爭口,叫他做花花太歲。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
【第7句】:遠年近歲[yuǎn nián jìn suì]
【解釋】過去至現在;長期以來。
【出處】元·武漢臣《老生兒》楔子:“張郎,將俺那遠年近歲欠少我錢鈔的文書,都與我搬運將出來,算一算是多少。”
【示例】員外叫張郎取過那遠年近歲欠他錢鈔的文書,都搬將出來,叫小梅點個燈,一把火燒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
【第8句】:枯耕傷稼,枯耘傷歲[kū gēng shāng jià,kū yún shāng suì]
【解釋】枯:粗劣;耘:除草;歲:收成。粗糙不細致的耕耘會傷害莊稼,減少收成。
【出處】《荀子·天論》:“人襖則可畏也,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第9句】:度日如歲[dù rì rú suì]
【解釋】過一天象過一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同“度日如年”。
【出處】宋·周邦彥《霜葉飛》詞:“迢遞望極關山,波穿千里,度日如歲難到。”
【示例】欲見之切,度日如歲。 ——《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第10句】:積日累歲[jī rì lěi suì]
【解釋】形容時間長久。
【出處】明·李東陽《求退錄》:“或飲食過度,或勞佚不時,積日累歲,其來已久,以至元氣弊虧,痰邪洨結。”
【第11句】:楛耘傷歲[kǔ yún shāng suì]
【解釋】楛:粗惡;耘:除草;歲:年谷成熟。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一年的收成。
【出處】《荀子·天論》:“楛耕傷稼,耘耨失薉。”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枯耕傷稼,枯耘傷歲。”
【第12句】:一日三歲[yī rì sān suì]
【解釋】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出處】《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示例】《北史·王肅傳》:“不見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歲,我勞如何。”
【第13句】:綺紈之歲[qǐ wán zhī suì]
【解釋】指少年時代。
【出處】北周·庾信《慕容寧神道碑》:“岐嶷表羈貫之年,通禮稱綺紈之歲。”
【第14句】:窮年累歲[qióng nián lěi suì]
【解釋】累:接連。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出處】《荀子·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示例】與夫伏生、孔安國之徒,其于六經之余,窮年累歲,不遺余力矣。 ——宋·陳亮《策·傳注》
【第15句】:兇年饑歲[xiōng nián jī suì]
【解釋】兇年:年成很壞。指荒年。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示例】夫為令之職,必使境內之民兇年饑歲免于死亡。 ——宋《二程全書·外書十二》
【第16句】:山呼萬歲[shān hū wàn suì]
【解釋】山呼:指臣下對皇帝高呼萬歲。封建時代臣下祝頌皇帝的一種禮儀。
【出處】《漢書·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
【示例】皇太子率領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揚塵舞拜,山呼萬歲。 ——二月河《康熙大帝》四十九
【第17句】:免懷之歲[miǎn huái zhī suì]
【出處】《論語·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
【第18句】:引日成歲[yǐn rì chéng suì]
【解釋】捱過一天像度過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出處】《周書·文帝紀上》:“眾之思公,引日成歲,愿勿稽留,以慰眾望也。”
【第19句】:豐年稔歲[fēng nián rěn suì]
【解釋】稔:指莊稼成熟。五谷豐登的好年景。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八方肅靖,東夷西戎仰化,南蠻北狄歸降,貢麟鳳獻瑞呈祥,產禾苗豐年稔歲。”
【第20句】:楛耘失歲[kǔ yún shī suì]
【解釋】楛:粗惡;耘:除草;歲: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的收成。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天論》:“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第21句】:逾年歷歲[yú nián lì suì]
【解釋】指經過一定年月。形容經歷較長時間。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眾攻戰,逾年歷歲,未見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為?’”
【第22句】:玩日愒歲[wán rì kài suì]
【解釋】猶言玩時愒日。指貪圖安逸,曠廢時日。
【出處】清·李文炤《勤訓》:“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歲。”
【第23句】:懸車之歲[xuán chē zhī suì]
【解釋】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指七十歲。同“懸車之年”。
【出處】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若今日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則致仕之期,即不必以七十為限……故余兩次引歸,皆未及懸車之歲。”
【第24句】:千秋萬歲[qiān qiū wàn suì]
【解釋】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出處】《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示例】千秋萬歲后,榮名安所之?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漢·阮籍《詠懷詩·十九》
【第25句】:國無寧歲[guó wú níng suì]
【解釋】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日子。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5回:“國無寧歲,民無安時。”
【第26句】:兇年惡歲[xiōng nián è suì]
【解釋】兇年:年成很壞。指饑荒的年頭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兇年惡歲,則行貨物,流有余而調不足也。”
【第27句】:寸陰若歲[cùn yīn ruò suì]
【解釋】歲:年。一剎那象過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處】《北史·韓禽傳》:“班師凱入,誠知非遠;想思之甚,寸陰若歲。”
【示例】不奉教誨,四月有余,仰鄭補之懷,寸陰若歲。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五十首
【第28句】:楛耕傷稼,楛耘失歲[kǔ gēng shāng jià,kǔ yún shī suì]
【解釋】楛:粗惡;稼:莊稼;耘:除草;歲: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細致,會影響到的收成。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天論》:“楛耕傷稼,楛耘失歲。”
【示例】曰:何謂人妖?曰:楛耕傷稼,楛耘失歲,政險失民,田穢稼惡。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二卷
【第29句】:以日為歲[yǐ rì wéi suì]
【解釋】過一天象過一年那樣長。形容日子很不好過。
【出處】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下風傾首,以日為年。”
【示例】望神之來,以日為歲,飚輿在望,亦既勞止。 ——宋·張孝祥《迎嘉顯孚濟侯求雨文》
【第30句】:日長似歲[rì cháng sì suì]
【解釋】一天像一年一樣長。形容時間過得太慢。
【出處】宋·陸游《秋思》詩:“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第31句】:優游卒歲[yōu yóu zú suì]
【解釋】悠閑度日。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示例】次即束身自好,優游卒歲,以自處于朝隱。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歲”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百歲之好[bǎi suì zhī hǎo]
【解釋】好:友愛。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妻。
【出處】明·屠隆《曇花記·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將圖百歲之好,非僅邀一夕之歡。”
【示例】他們歷經磨難,終于結成百歲之好。
【第2句】:日久歲長[rì jiǔ suì cháng]
【解釋】時間長,日子久。同“日久天長”。
【出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我雖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認做兄妹往來,誰禁得我?這便可以日久歲長的了。”
【第3句】:玩歲愒時[wán suì kài shí]
【解釋】指貪圖安逸,曠廢時日。同“玩歲愒日”。
【出處】元·揭傒斯《劉福墓志銘》:“愚鹵鄙陋者,或媮慢憂游得以玩歲愒時,此劉孟介至于嘔血而死也。”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示例】臣若貪位變祿,玩歲愒時,及此不圖,更復何待? ——明·李東陽《求退錄》十一
【第4句】:卒歲窮年[zú suì qióng nián]
【解釋】卒:終了,歲:年;窮:完了。指整年。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卷:“雖卒歲窮年,無有透徹之期。”
【第5句】:經歲之儲[jīng suì zhī chǔ]
【解釋】歲:一年。夠一年用的儲蓄。
【出處】《三國志·魏志·毛玠傳》:“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
【第6句】:窮歲累月[qióng suì lěi yuè]
【解釋】窮:盡。指經過很長的時間。形容連續不斷,時間長久。
【出處】清·黃宗羲《前鄉進士澤望黃君壙志》:“及穿剝三藏,窮歲累月,稍稍出而觀今之宗師者,發露其敗闕。”
【第7句】:虛延歲月[xū yán suì yuè]
【解釋】虛:空,白白地;延:拖延。白白地拖延時間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勤求》:“我有秘書,便守事之,庶有異聞,而虛延歲月,妨資棄力,卒無所成。”
【第8句】:年近歲除[nián jìn suì chú]
【解釋】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2回:“年近歲除,怎好只管打擾?”
【第9句】:消磨歲月[xiāo mó suì yuè]
【解釋】消磨:虛度。虛度年月。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再說那舅太太只和姑娘這等消磨歲月,轉瞬之間,早度過殘歲,又到新年。”
【示例】年輕人不能消磨歲月,浪費光陰。
【第10句】:年深歲久[nián shēn suì jiǔ]
【解釋】深:久。形容時間久遠。
【出處】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個,這等年深歲久的事,那時記得。”
【第11句】:壓歲錢[yā suì qián]
【解釋】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第12句】:一歲再赦[yī suì zài shè]
【解釋】一年之中再次赦罪。指赦免過濫。同“一歲載赦”。
【出處】宋·范祖禹《唐鑒》卷三:“一歲再赦,善人喑啞。”
【示例】一歲再赦,好人喑啞。 ——《舊唐書·太宗紀上》
【第13句】:年豐歲稔[nián fēng suì rěn]
【解釋】稔:莊稼成熟。年成好,莊稼大豐收。
【出處】清·如蓮居士《薛剛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豐歲稔,政治不亂,皆仁杰一人之功也。”
【第14句】:玩歲愒月[wán suì kài yuè]
【解釋】指貪圖安逸,曠廢時日。同“玩歲愒日”。
【出處】明·周圣楷《張居正本傳》:“乃當事者玩歲愒月,卒不能以實應。即敷奏,徒文具耳。”
【第15句】:百歲之后[bǎi suì zhī hòu]
【解釋】死的諱稱。
【出處】《詩經·唐風·葛生》:“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示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后,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 ——西漢·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
【第16句】:年衰歲暮[nián shuāi suì mù]
【解釋】指年紀衰老,壽命將盡。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今堪年衰歲暮,恐不得自信,排于異人,將安究之哉?”
【第17句】:曠歲持久[kuàng suì chí jiǔ]
【解釋】歲:年。指相持很久,耽擱了很多時間。
【出處】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師徒之眾寡不敵,然尚曠歲持久,師老費財。”
【第18句】:一歲三遷[yī suì sān qiān]
【解釋】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出處】《南史·到儰傳》:“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
【第19句】:年盡歲除[nián jìn suì chú]
【解釋】指已臨近年底。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況且年近歲逼,家中必然懸望,不如回去。”
【示例】年盡歲除,怎好只管打擾。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二回
【第20句】:萬歲千秋[wàn suì qiān qiū]
【解釋】猶言千秋萬代,形容歲月長久。亦作“千秋萬歲”。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夢……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后,誰與此樂矣?’”
【示例】九洲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唐·盧照鄰《登封大酺歌》
【第21句】:崢嶸歲月[zhēng róng suì yuè]
【解釋】崢嶸:不平凡,不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處】宋·陳杰《自堂存稿·仲宣樓》:“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示例】攜來百侶同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
【第22句】:日計不足,歲計有余[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解釋】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獲。
【出處】《莊子·庚桑楚》:“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余,庶幾其圣人乎?”《淮南子·俶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余。”
【示例】陳晉之一日只讀一百二十字,后遂無書不讀,所謂日計不足,歲計有余者。 ——宋·陳善《捫虱新話》上集卷四
【第23句】:千歲鶴歸[qiān suì hè guī]
【解釋】指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出處】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第24句】:年近歲逼[nián jìn suì bī]
【解釋】指臨近年節。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況且年近歲逼,家中必然懸望,不如回去。”
【示例】又因年近歲逼,諸事煩雜不算外,又有林之孝開了一個單子回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回
【第25句】:百歲千秋[bǎi suì qiān qiū]
【解釋】一百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
【出處】《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示例】明·康海《王蘭卿》第三折:“便活到百歲千秋索一死,則不如另尋個身計。”
【第26句】:千歲一時[qiān suì yī shí]
【解釋】猶千載一時。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晉書·慕容云載記》:“機運難邀,千歲一時,公焉得辭也。”
【第27句】:時和歲稔[shí hé suì rěn]
【解釋】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出處】《南齊書·王敬則傳》:“救民拯弊,莫過減賦。時和歲稔,尚爾虛乏,儻值水旱,寧可熟念?”
【示例】上樂時和歲稔,萬物得其宜;下樂名遂官閑,一身得其所。 ——唐·白居易《泛渭賦》序
【第28句】:一歲載赦[yī suì zài shè]
【解釋】一年之中再次赦罪。指赦免過濫。亦作“一歲再赦”。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一歲載赦,奴兒噫嗟。’”
【第29句】:積歲累月[jī suì lěi yuè]
【解釋】指經過的時間長。同“積年累月”。
【出處】明·張居正《答總統凌洋山言邊地種樹設險書》:“昔謝病山居,手植榆柳,今已郁然參天。若以官法為之,積歲累月,竟成虛謬矣。”
【第30句】:比歲不登[bǐ suì bù dēng]
【解釋】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
【出處】《漢書·成帝紀》:“關東比歲不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人谷物助縣官賑贍者,已賜直。”
【第31句】:百歲之盟[bǎi suì zhī méng]
【解釋】同“百年之約”。即婚約。
【出處】清·李漁《意中緣·先訂》:“他要與小娘子訂百歲之盟,不知可肯相許。”
【第32句】:優游歲月[yōu yóu suì yuè]
【解釋】悠閑舒適地過日子。
【出處】茅盾《子夜》四:“可惜他這位兒子雖名為'家駒’,實在還比不上一條'家狗’,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游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示例】茅盾《子夜》:“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游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第33句】:玩歲愒日[wán suì kài rì]
【解釋】愒:荒廢。指貪圖安逸,虛度歲月。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趙孟將死矣,主民,玩歲而愒日,其與幾何?”
【示例】知陛下之志,必于復仇啟土而無玩歲愒日之心,更加激厲,以圖事功。 ——宋·朱熹《壬午應詔封事》
【第34句】:太歲頭上動土[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解釋】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每年所在方位為兇方,這一年如在這一方位動土建筑,便要發生禍事。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出處】漢·王充《論衡·難歲篇》:“移徒法日:'徒抵太歲兇,伏太歲亦兇’。”
【示例】駙馬現掌兵權,殺人如同兒戲,庶民無不危懼,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四回
【第35句】:日久歲深[rì jiǔ suì shēn]
【解釋】歲:年;深:長久。指時間長久。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云門文偃禪師》:“總是汝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歲深自然有個入路。”
【示例】你將為常言俗語道'呼蛇容易遣蛇難’,怕日久歲深,盤費重大。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第36句】:千歲流芳[qiān suì liú fāng]
【解釋】芳:香:引申為好的名聲。好的名聲永遠流傳。
【出處】晉·張敏《頭責子羽文》:“子欲為名高也,則當如許由、子威、卞隨、務光,洗耳逃祿,千歲流芳。”
【第37句】:一歲九遷[yī suì jiǔ qiān]
【解釋】歲:年;遷:官職升遷。一年之內升遷九次。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出處】《南史·到撝傳》:“上又數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唐·韓愈《上張仆射書》:“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則未也。”
【第38句】:蹉跎歲月[cuō tuó suì yuè]
【解釋】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出處】晉·阮籍《詠懷》詩:“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
【示例】倘我不能報復而死,埋沒了龍家的豹韜,枉蹉跎歲月一死鴻毛。 ——明·張鳳翼《灌園記·君后授衣》
【第39句】:遷延歲月[qiān yán suì yuè]
【解釋】猶言拖延時間。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七回:“不然。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
【示例】寇得遷延歲月,設法困我,漸及秋冬,水更滯涸,北方早寒,三軍未帶裘褐,必嘆無衣,不但無食可憂哩。 ——蔡東蕃《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第40句】:節變歲移[jié biàn suì yí]
【解釋】節:節令;歲:年。節令變易,年歲轉換。
【出處】唐·牛肅《紀聞·牛應貞》:“今節變歲移,臘冬春首,照晴光于效甸,動暄氣于梅柳,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
【第41句】:牛衣歲月[niú yī suì yuè]
【解釋】指貧困的生活。
【出處】清·曾國藩《送妹夫王五歸》詩之四:“織屨辟纑終古事,牛衣歲月即羲皇。”
【第42句】:時和歲豐[shí hé suì fēng]
【解釋】和:和平;歲:年成;豐:盛,多。時代太平,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出處】《詩經·小雅·華黍》孔穎達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示例】今時和歲豐,邊鄙不聳,亦古之所謂小康者。 ——宋·陳亮《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