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魔”的成語(19個)
本文整理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走火入魔、病魔纏身等含“魔”的成語19個,其中“魔”開頭的成語1個,“魔”結尾的成語2個,“魔”在中間的成語1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魔”開頭的成語【第1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解釋】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出處】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魔”結尾的成語【第1句】:走火入魔[zǒu huǒ rù mó]
【解釋】走火:過頭。對某種事物迷戀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這樣下去,只怕他會走火入魔,專動些歪腦筋。”
【第2句】:鬼怪妖魔[guǐ guài yāo mó]
【解釋】泛指各種害人的妖怪,比喻社會上作惡害人的惡勢力和壞人。
【出處】《說唐》第62回:“原來是鬼怪妖魔都來拜我生日。”
【示例】一派講私利的,就是阿修羅部下的鬼怪妖魔。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1回
“魔”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病魔纏身[bìng mó chán shēn]
【解釋】指長期患病。
【出處】《辭海·詞語分冊下》:“(病魔)謂疾病纏身。”
【示例】他一直病魔纏身,至今還沒有康復。
【第2句】:花魔酒病[huā mó jiǔ bìng]
【解釋】花:指女色。指迷戀酒色。
【出處】元·曾瑞《哨遍·思鄉》:“花解語,嬌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示例】早除卻花魔酒病,慣聞他鶴唳猿聲,守清夜藥壚丹鼎。 ——明·梅鼎祚《玉合記·醳負》
【第3句】:邪魔歪道[xié mó wāi dào]
【解釋】指不正當的言行或途徑。
【出處】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邪魔歪道弄來的東西,咱不稀罕!”
【第4句】:神謀魔道[shén móu mó dào]
【解釋】猶神差鬼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這位姑娘好容易才安頓了,他心里又神謀魔道的想起甚么來了?”
【第5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解釋】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示例】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吳蓀甫,以及他的同志孫吉人他們,都是企業界身經百戰的宿將,難道就怕了什么? ——茅盾《子夜》十
【第6句】:邪魔外道[xié mó wài dào]
【解釋】佛教用語。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出處】《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
【示例】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第7句】:佛高一尺,魔高一丈[fó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解釋】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出處】明·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第8句】:道高魔重[dào gāo mó zhòng]
【解釋】形容法力高強。
【出處】陶牧《七夕和儆廬仍用征字韻》:“道高魔重文驅瘧,海涸桑枯路未平。”
【第9句】:邪魔怪道[xié mó guài dào]
【解釋】猶言邪魔歪道。指不正當的言行或途徑。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你看《禹貢》上面,何嘗有一點這種邪魔怪道的話,他卻實實在在把水治平了。”
【第10句】:天魔外道[tiān mó wài dào]
【解釋】外道:佛家語,指不合佛法的教度。指正統以外的的異端流派。
【出處】《梵網經》卷十:“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
【示例】畜生惡鬼,水陸行空,天魔外道,幽冥鬼神,一切雜形,皆悉不受。 ——唐·釋元覺《永嘉集·發愿文》
【第11句】:妖魔鬼怪[yāo mó guǐ guài]
【解釋】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種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惡勢力。
【出處】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便信著他跟將去了。”
【示例】師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魎鬼怪了?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七回
【第12句】:毒魔狠怪[dú mó hěn guài]
【解釋】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出處】《西游記》第九七回:“大哥是個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這幾個毛賊?”
【第13句】:群魔亂舞[qún mó luàn wǔ]
【解釋】成群的魔鬼亂跳亂蹦。比喻一批壞人在政治舞臺上猖狂活動。
【出處】穆青《為了周總理的囑托》:“在烏云密布群魔亂舞的日子里,為了純樸的老農,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動為人們譜寫了一首悲壯的正氣之歌!”
【示例】社會動蕩,群魔亂舞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第14句】:邪魔外祟[xié mó wai suì]
【解釋】指邪惡的鬼怪。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來纏擾。”
【示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要是你自己個兒招些邪魔外祟來弄的受了累,那我可全不知道。”
【第15句】:混世魔王[hùn shì mó wáng]
【解釋】《西游記》中的一個妖怪。比喻擾亂世界、給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人。有時也指成天吃喝玩樂、到處胡鬧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示例】曹操決不是一個以殘破天下為樂的混世魔王。
【第16句】:風魔九伯[fēng mó jiǔ bó]
【解釋】風:通“瘋”;風魔:瘋癲。瘋狂癡癲。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五卷:“休怪!我曾見風魔九伯,不曾見這般個神狗乾郎在。”
【示例】才五更天氣,你敢風魔九伯,引的我那里去?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