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刺”的成語大全(57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刺促不休、眼中釘,肉中刺、陳古刺今等含“刺”的成語57個,其中“刺”開頭的12個,“刺”結尾的18個,“刺”在中間的27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刺”開頭的成語
【第1句】:刺促不休[cì cù bù xiū]
【解釋】刺促:勞碌、繁忙。繁忙勞碌,不肯停息。舊多用于形容勤于公務。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山公以器重朝望。”注引王隱《晉書》:“和嶠刺促不得休。”
【第2句】:刺虎持鷸[cì hǔ chí yù]
【解釋】比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載:刺虎,戰國時,陳畛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齊楚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持鷸,用“鷸蚌相持”之典。
【示例】臣是以反復于前代以蠻攻蠻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鷸,功在乘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 ——清·魏源《圣武記》卷六
【第3句】:刺股讀書[cì gǔ dú shū]
【解釋】比喻刻苦攻讀。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第4句】:刺心切骨[cì xīn qiè gǔ]
【解釋】指內心極其悲憤。
【出處】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死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慘烈也。臣之痛憤,刺心切骨,何時可已。”
【示例】他們的是非,往往和我們的顛倒。往往我們所以為刺心切骨的,他們卻雍容談笑的不理。 ——冰心《寄小讀者》
【第5句】:刺股懸梁[cì gǔ xuán liáng]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示例】從今后刺股懸梁,專心致義獻光明,雁塔爭看姓字揚。 ——清·袁于令《西樓記·檢課》
【第6句】:刺刺不休[cì cì bù xiū]
【解釋】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出處】唐·韓愈《送殷員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示例】你只聽他昨日那一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話,也不怕人厭,刺刺不休,就知他素日行為之謬。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四回
【第7句】:刺骨懸梁[cì gǔ xuán liáng]
【解釋】懸梁:以繩子系頭掛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可憐刺骨懸梁志,險作離鄉背井魂。”
【第8句】:刺上化下[cì shàng huà xià]
【解釋】諷諭國君,教化下民。
【第9句】:刺股懸頭[cì gǔ xuán tóu]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同“刺股懸梁”。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示例】萱堂淑賢齊孟母,諄諄教子讀詩書。刺股懸頭曾努力,引光夜鑿匡衡壁。 ——元·柯丹丘《荊釵記·會講》
【第10句】:刺心裂肝[cì xīn liè gān]
【解釋】指悲痛至極。
【出處】明·張居正《答參軍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第11句】:刺舉無避[cì jǔ wú bì]
【解釋】刺舉:偵察揭發;避:回避。偵察揭發不法行為,不回避權勢。形容敢于同壞人壞事做斗爭。
【出處】《漢書·蓋寬饒傳》:“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回避。”
【第12句】:刺心刻骨[cì xīn kè gǔ]
【解釋】①猶刻骨銘心。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內心極其悲憤。
【出處】清·陳確《答惲促升書》:“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誠多言矣。”
【示例】他們的是非,往往和我們的顛倒。往往我們所以為刺心刻骨的,他們卻雍容談笑的不理。 ——冰心《寄小讀者》六
“刺”結尾的成語
【第1句】:眼中釘,肉中刺[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ì]
【解釋】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
【示例】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5回:“除了他們眼中釘,肉中刺,從此沒人訛詐,愿給多少就多少。”
【第2句】:話中帶刺[huà zhōng dài cì]
【解釋】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因此待親家母面上冷落,話中帶刺。”
【示例】他話中帶刺,出口傷人。
【第3句】:相鼠之刺[xiàng shǔ zhī cì]
【解釋】相:視。舊指人須知廉恥,要講禮義。
【出處】《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示例】人惟有禮,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異禽獸之心。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鳥獸》
【第4句】:話里帶刺[huà lǐ dài cì]
【解釋】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出處】范乃仲《小技術員戰服神仙手》:“升級一聽,話里帶刺,來者不善。”
【第5句】:挑毛揀刺[tiāo máo jiǎn cì]
【解釋】故意挑剔毛病。
【示例】你別挑毛揀刺就算不錯了
【第6句】:心如刀刺[xīn rú dāo cì]
【解釋】內心痛苦得象被刀刺一樣。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六:“里頭翠翠聞知此信,心如刀刺,只得對將軍說了,要到書房中來看看哥哥的病癥。”
【示例】迂奶奶聽了,更是心如刀刺,又是羞,又是惱,又是痛,又是怕。 ——清·跨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六回
【第7句】:心如芒刺[xīn rú máng cì]
【解釋】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樣難受。形容心里極其痛苦。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畢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
【第8句】:促促刺刺[cù cù cì cì]
【解釋】形容很不安寧的樣子。
【出處】唐·王建《促促詞》:“促促復刺刺,水中無魚無山石。”
【第9句】:肉中刺[ròu zhōng cì]
【解釋】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東西。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小衙門云:我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快叫個人牙子來,多少賣幾兩銀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釘,大家過太平日子。”
【示例】那曉得這位黎小姐相貌雖丑,性情卻是極其兇悍。看著伍瓊芳這四個小孩子,真是眼中釘,肉中刺。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三回
【第10句】:背若芒刺[bèi ruò máng cì]
【解釋】猶言芒刺在背。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不意[曹操]專國弄權,擅作威福。朕每見之,背若芒刺。”
【第11句】:泥中隱刺[ní zhōng yǐn cì]
【解釋】比喻說話中帶著譏諷。
【出處】元·高茂卿《兒女團圓》第四折:“莫怪他泥中隱刺,他不曾道節外生枝。”
【示例】看玄德公面皮,將這廝搶下樓去。這廝敢泥中隱刺。 ——元·無名氏《劉玄德醉走黃鶴樓》第三折
【第12句】:背生芒刺[bèi shēng máng cì]
【解釋】猶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2回:“適才聽智兄之言,覺得背生芒刺。”
【示例】這事讓她一直有背生芒刺的感覺。
【第13句】:眼中疔,肉中刺[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解釋】疔:疔瘡。眼睛里面的疔瘡,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
【第14句】:挑茶斡刺[tiāo chá wò cì]
【解釋】指尋事生非。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非是我挑茶斡刺,則問你李美人生下的孩兒,要說個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第15句】:雞頭魚刺[jī tóu yú cì]
【解釋】比喻輕微而不被重視的的事物。
【出處】劉紹棠《狼煙》二十三:“龍舟渡口的李托塔、熊大力和金磙子,率領保土安民義和團奔赴萍水縣城,只留下胭脂虎和她那一伙雞頭魚刺,鬼吹燈夏三給她當狗頭軍師。”
【第16句】:撩蜂撥刺[liáo fēng bō cì]
【解釋】撩:挑逗。引逗蜜蜂撥開刺兒。比喻挑起事端。
【出處】清·俞萬春《蕩寇志》第89回:“你倒先來撩蜂撥刺,此仇如何不報?”
【第17句】:話里有刺[huà lǐ yǒu cì]
【解釋】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郭全海聽見話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還是按下心頭的火。”
【第18句】:眼中刺[yǎn zhōng cì]
【解釋】形容最痛恨、最厭惡的人
【出處】唐·白居易《母別子》:“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去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刺”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陳古刺今[chén gǔ cì jīn]
【解釋】即借古諷今。借評論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現實。
【出處】《詩·王風·大車序》:“《大車》,刺周大夫也。禮義陵遲,男女淫奔,故陳古刺今,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
【示例】若其隱辭寓意,雖陳古刺今者,詩之樂之,皆無害也。 ——宋·程大昌《考古編·詩論十七》
【第2句】:描龍刺鳳[miáo lóng cì fèng]
【解釋】描:摹寫或繪畫;刺:刺繡。指精于刺繡。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描龍刺鳳,女工織黹,飲饌酒漿。”
【示例】咱們是要她們上馬殺敵,卻不是要她們坐在繡房里描龍刺鳳,說起話來輕言細語。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六章
【第3句】:肉中刺,眼中釘[ròu zhōng cì,yǎn zhōng dīng]
【解釋】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
【示例】多少賣幾兩銀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釘,大家過太平日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
【第4句】:寒氣刺骨[hán qì cì gǔ]
【解釋】冷得幾乎失去知覺,感到特別冷。
【示例】這兒的天氣寒氣刺骨。
【第5句】:棘刺母猴[jí cì mǔ hóu]
【解釋】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
【第6句】:滅門刺史[miè mén cì shǐ]
【解釋】指地方官手中的權力,足以使人破家滅門。
【出處】明·敖英《東谷贅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縣令,滅門刺史。’予謂此言,強宗豪右當常訟之。”
【第7句】:芒刺在身[máng cì zài shēn]
【解釋】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內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處】柳青《創業史》第13章:“他覺得那個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使他有如芒刺在身,脊梁骨癢癢,可又不敢回頭。”
【第8句】:懷刺不適[huái cì bù shì]
【解釋】刺:名貼,名片;懷刺:懷藏名片。懷中準備好名片想去求見賢人,但卻無處可投。指很想結識名人,但卻找不到拜謁的理想對象。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建安初,來游許下,始達穎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第9句】:懸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
【示例】豈不聞古之人懸梁刺股,以志于學。 ——明·徐霖《繡襦記·剔目勸學》
【第10句】:懸梁刺骨[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
【第11句】:援古刺今[yuán gǔ cì jīn]
【解釋】引述故事古義以諷刺今事。
【出處】明·楊慎《升庵詩話》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謂之箴。”《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述懷詠史,不過詞人之習態,不可以為援古刺今。”
【第12句】:芒刺在躬[máng cì zài gōng]
【解釋】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內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處】前蜀·杜光庭《楊鼎校書本命本樵詞》:“常懷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澤,兢憂度日,芒刺在躬。”
【第13句】:斷蛟刺虎[duàn jiāo cì hǔ]
【解釋】指武藝高強,行為俠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載: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
【示例】斷蛟刺虎好身手,碧瞳如水涵清秋。 ——元·師嚴《藺五見訪》詩
【第14句】:以錐刺地[yǐ zhuī cì dì]
【解釋】用錐子刺地來測量地的深淺。比喻見識淺陋,所知甚少。
【出處】《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第15句】:芒刺在背[máng cì zài bèi]
【解釋】芒刺:細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內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處】現在被獻忠這樣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猶如~。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7章:“現在被獻忠這樣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猶如芒刺在背。”
【第16句】:引錐刺股[yǐn zhuī cì gǔ]
【解釋】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示例】要知男兒知悔后,引錐刺股并非難。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
【第17句】:心頭刺,眼中疔[xīn tóu cì,yǎn zhōng dīng]
【解釋】疔:疔瘡。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你所事無成,見兄弟,心頭刺,眼中疔。”
【第18句】:懷刺漫滅[huái cì màn miè]
【解釋】刺:名貼,名片;懷刺:懷藏名片。懷中準備好名片想去求見賢人,但卻無處可投。指很想結識名人,但卻找不到拜謁的理想對象。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建安初,來游許下,始達穎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示例】若白白說些瞻依暱就話頭,就是司空見慣矣,不如學禰正平懷刺漫滅。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回
【第19句】:懸頭刺股[xuán tóu cì gǔ]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同“懸梁刺股”。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
【示例】未嘗聚螢映雪,懸頭刺股。讀《論》唯取一篇,披《莊》不過盈尺。 ——《北史·崔賾傳》
【第20句】:懸頭刺骨[xuán tóu cì gǔ]
【解釋】懸:吊掛。把頭掛在屋梁上面,用錐刺自己的大腿骨。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龍泉記·家庭訓子>》:“詞翰積如丘,要精通,須苦求,懸頭刺骨非虛謬。”
【第21句】:寒風刺骨[hán fēng cì gǔ]
【解釋】寒風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頭里一般。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第22句】:如芒刺背[rú máng cì bèi]
【解釋】形容極度不安。同“如芒在背”。
【出處】《封神演義》第七回:“[黃仲]心下躊躇,坐臥不安,如芒刺背。”
【示例】清·石玉昆《小五義》第五回:“叫張祥兒備酒,再亦吞吃不下,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第23句】:以刺世事[yǐ cì shì shì]
【解釋】以:表示目的的連詞。來諷刺當世之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第24句】:錐心刺骨[zhuī xīn cì gǔ]
【解釋】錐:用尖錐刺。形容十分悲痛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54回:“只是見不得這一個'窮’字聽到耳朵里,真是錐心刺骨、勢不兩立的勾當。”
【第25句】:深刺腧髓[shēn cì shù suǐ]
【解釋】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出處】宋·葉適《〈覆瓿集〉序》:“使讀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開其智。”
【第26句】:鉆心刺骨[zuàn xīn cì gǔ]
【解釋】鉆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極深。
【出處】清·李漁《比目魚》第六回:“一到登場的時節,他把我認做真妻子,我把他認做真丈夫。沒有一句話兒,不說得鉆心刺骨。”
【示例】熏得你渾身起紅斑點,鉆心刺骨的癢癢。 ——大群《小礦工·續編》
【第27句】:描鸞刺鳳[miáo luán cì fèng]
【解釋】形容女子工于刺繡。
【出處】明·陸采《明珠記·由房》:“作賦吟詩,人人盡說蔡文姬的再生;描鸞刺鳳,個個皆稱薛夜來的神針。”
【示例】以至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