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的近義詞
[mark_b]
背篼的相關詞: 背筐、背譎、背角、背負、背靜、背人、背膂、背躬、背膠、背禮
[/mark_b]
背篼的意思:背篼,指用竹、藤、柳條等做成的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器具?!镜?句】:亦作“背兜”。方言。即背簍。艾蕪《還鄉記》:“割草姑娘連忙把割好的草,裝進大背篼,背在背上。”沙汀《兇手》:“從廟門口望出去,已經看不見一只尖底背篼,也聽不見一聲鶴嘴鋤掘土的聲響了。”《小說選刊》1981年第7期:“三子有點急,跳下車,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眳⒁姟氨澈t”?!镜?句】:在貴陽有著靠苦力吃飯的人--“背篼”(與四川的“棒棒”一個意思)背篼客棧:在畢節市區倒天河畔,有這么一種客棧,通常2塊錢就能住一晚上,并且免費提供熱水和毛巾。因為價格低廉,服務周到,客棧受到背篼等低收入人群的青睞,坊間稱這種客棧為“”。
背篼的拼音:[ bēi dōu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背膠:背膠是郵票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時就刷有背膠。但是你是否聽說冬天背膠和夏天背膠嗎?
【第2句】:背囊:背袋。
【第3句】:背負:背負,常解釋作用背馱或承當,擔負。
【第4句】:背向:以回避或后退為特征。
【第5句】:背靜:清靜
【第6句】:背禮:違背禮法。
【第7句】:背躬:背躬戲曲中角色背著臺上其他角色對觀眾說的話。猶旁白。
【第8句】:背德:背棄道德或恩德。
【第9句】:背譎:bèijuéㄅㄟˋㄐㄩㄝˊ背譎亦作“背穴”。亦作“背璚”。亦作“背鐍”。意思是指:太陽周圍的云氣。引用于:《淮南子·覽冥訓》:“君臣乖心,則背譎見于天?!备哒T注:“日旁五色氣在兩邊,外出為背,外向為譎?!薄稌x書·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疊次序,在于日旁也?!?/p>
【第10句】:背人:【第1句】:避開人;不使人看見或知道:他背著人問了問孩子。正大光明的事,用不著~。
【第11句】:背離:背離,指離開、離散,或是違背,是指脫離原來的、通常的、正常的或公認的軌道,或是偏離常規、常軌、習慣等
【第12句】:背角:猶如死角,不被人注意的角落。
【第13句】: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并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
【第14句】:背筐:背筐是在背上的筐,和南方的背(bēi)簍作用類似。
【第15句】:背駝:駝背。
背篼造句:
【第1句】:晚上過,老人開始收攤子,熟練地將幾十樣玩具依次裝進背篼和一個籃子里,然后起身,前往不遠處乘坐公交車。
【第2句】:“背篼”是貴州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典型表現。
【第3句】:魏森揉了揉眼窩,早早地背上那只熟悉的背篼,扛著刨镢,走過房后墳灘旁的小路,對直朝北面李家咀山上而去。
【第4句】:沒用多長時間,需要的東西就準備好了,趙胤背好了背篼,趙老六鎖好了屋子,兩人便離開了趙家村,朝著寶天鄉趕去。
【第5句】:王恒瀟就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看著外公專心的用竹篾條編背篼,時不時地看自己一眼。
【第6句】:就見老頭子從他的背篼里翻出來個小瓷罐,大小也就跟以前大姑娘小媳婦放胭脂的盒子差不多,就是臟的夠嗆,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本來是裝什么的。
【第7句】:“背篼”是貴州農村剩馀勞動力的典型表現。
【第8句】:教育對于提高“背篼”的收入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第9句】:他經常使用的糞背篼,是當地人用箭竹劃的篾條編出來的,背篼底子是尖的,口上是圓的,叫“尖底子背篼”。
【第10句】:一個背背篼的醉漢站在離唐大爺不遠的地方,聽唐大爺一幫老哥們擺龍門陣,時不時大聲武氣的接幾句嘴。
【第11句】:安娜還給悟空縫了一個布背篼掛在它的頸子上,專門用來放魔獸的晶核。
【第12句】:就在準備收拾東西的時候,忽然一道白影從背篼之中飛快躥出。
【第13句】:收拾路人遺物時,才發現有半背篼瓜子金。
【第14句】:蕭不吉一邊打豬草一邊唱歌,唱著唱著,背篼便會唱滿了。
【第15句】:的蔣代云背著背篼,正打算去山坡上撿點柴火,看到這個場景也不由得停下步子,把背篼倒扣過來當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