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無實的意思是什么(有名無實意思及出處)
有名無實,語見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八》:“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這里的故事是說:春秋時的晉國韓起(韓宣子)代趙文子主持朝政以后,太傅叔向來見他,韓起向他表示憂慮自己貧窮,叔向因而向他稱賀。韓起說:“我雖然有個正卿的名聲,但是卻沒有正卿應有的財產,難以同晉諸卿大夫相比,所以才感到憂慮,你反而向我道賀,這是什么緣故?”叔向講了一番“憂德不憂貧”的大道理,說過去欒武子曾為晉之上卿,但他沒有“一卒之田”(一百人為一卒,合田百頃),也不備祭器,但他實行德政聞名于諸候,各少數民族都望風歸順,端正了晉國綱紀,嚴以執法,免除了弒君之難。到了欒武子的兒子恒子,驕奢貪慾,以犯法達到自己目的,以致身敗。他的兒子懷子,改變了桓子的行為,重新恢復了欒武子的德政,才免于國難。晉的三卿郤錡、郤孿、郤至和五大夫,家室巨富,比半個晉國還要多,結果一朝連宗族全都滅亡,實在可悲,這是由于他們無德?,F在正由于你有欒武子那樣的貧窮,我才認為你能實行德政,所以表示祝賀。如果不憂德之不建,而憂財富的不足,吊喪還來不及呢,那里還能祝賀?
韓起聽了急忙扣頭稱謝,說我幾乎要敗亡了,因為你的開導才得以生存,你的祝賀不是對我一個人的,這是你對我們韓氏宗族的恩賜啊。
“有名無實”,原指有名望而沒有財富,后來泛指徒有虛名,并無真才實學,或有職無權,形同虛設。如東漢·班固《漢書·循吏黃霸傳》有:“并行偽貌,有名亡(無)實”;陸機《五等諸論》中有:“割削宗子,有名無實,天下曠然,復襲亡秦之軌矣?!?/p>